?

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應用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方案研究*

2016-04-11 17:56許松濤
山東紡織經濟 2016年10期
關鍵詞:審計學成員交流

許松濤,陳 霞

(九江學院會計學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應用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方案研究*

許松濤,陳 霞

(九江學院會計學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在梳理了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對審計人員能力需求的基礎上,分析了傳統教學方法在《審計學》課程中對學生有關交流與溝通、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等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有助于對接審計人員能力需求,即提升學生未來在審計工作中所需要的交流與溝通、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最后根據合作學習理論,以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教學為例,提出了合作學習在《審計學》教學應用的實施方案,以供合作學習應用推廣的參考。

合作學習; 教學方法; 審計學能力

一、引言

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系統化的教學方法,以小組共同學習的形式達到共同目標,最終實現教學目標(Slavin,1991)。合作學習通過小組異質性編組、設置小組目標、小組成員間的積極依賴、成員個體責任的承擔和小組自我評價等核心要素的要求,一方面實現傳統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目標,亦同時鍛煉了小組成員的責任感、溝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特別是在團隊合作能力培養方面,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間不同能力構成的異質性配置,旨在強制要求成員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有著非常顯著的合作能力培養導向,表現出與其他教學方法在此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而鑒于當前組織經濟發展模式下,社會對團隊合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個人能力的貢獻亦往往通過組織團隊的平臺來實現。因此,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在高等學校教學應用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在深入分析審計工作所需求的個人主要能力特點的基礎上,考察合作學習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是否吻合審計工作能力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探討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的可行性,進一步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研究了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方案,旨在為推進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個人能力的主要要求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教育委員會在2003年發布了《IES3 專業技能》中指出,職業會計師(審計師)在審計執業中,應具備適當的綜合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術技能、個人技能、交際交流和組織管理能力等。限于的研究主題范圍限制,本文重點討論IFAC所要求的交際交流和和組織管理等方面能力。

1. 交際交流能力

交際交流能力是指為了組織的共同利益而與其他人一起工作,接受和傳遞信息,形成有依據的判斷和有效的制定決策。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對審計人員交際交流能力的要求,旨在強調審計人員在與他人工作過程中,具有協商能力以降低或解決沖突;具有與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進行相互交流影響的能力,并在其專業背景下有商談可行解決方案的能力等。具體而言,審計人員需要與被審計單位、審計小組內部、委托單位進行有效溝通,以確保審計目標明確、審計計劃得以落實、審計程序得以實施。另一方面,審計證據的收據的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的撰寫均需要審計人員有較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最后,審計人員經常要處理各類書面材料證據、制定審計計劃與方案,在審計報告階段需要撰寫審計報告和工作總結等,而這些工作通常是團隊合作的成果,需要在與委托人、受托人和審計小組內部進行多方的溝通與協調,且其溝通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書面的和口頭的交流,有效地提出、討論、報告和辯論觀點,有效地進行傾聽。

2.組織管理能力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認為,審計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應包括如下的要求:(a)具有制定戰略計劃、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決策的能力;(b)具有組織和安排任務、激勵和提升下屬人員的能力;(c)具有領導團隊或項目組開展工作的能力;(d)具有專業的判斷和識別能力。根據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的觀點,組織和管理技能對于審計師而言是越來越重要。具體就審計工作而言,審計工作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工作,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注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等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地對審計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與協調、形成合力、減少干擾、保持獨立性,是實現保證審計任務目標有效地完成的前提基礎。因此,各層級的審計人員均需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實現各自崗位職責審計資源投入的效率。

3. 團隊合作能力

團隊合作技能是指建立在團隊基礎之上,發揮團隊互補互助的優勢以彌補各人能力的不足,從而達到團隊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對于團隊的各個成員而言,團隊合作能力不僅僅要求個人具有各自的特長能力,還需要其在團隊中能盡其所能,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的工作能力。就審計工作而言,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除了具有組織協調能力外,更多的則是需要有團隊意識,并能協助他人共同完成任務,這其中即包括了對工作積極性的要求,亦包括了對工作分配的謙讓精神,從而保證審計工作小組內的和諧工作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團隊合作能力并非是單一獨立的能力。交際交流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是構成的團隊合作能力之基礎。團隊的合作構建,首先需要組織協調管理,明確團隊的任務目標、各成員的分工與考核激勵;其次,團隊的合作運行需要團隊成員之間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以便于解決問題、達成共識、實現目標。另一方面,僅僅具有交際交流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并不一定就具有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還需強調團隊成員的各盡所能、互相依賴和團隊意識,以實現團隊的總任務目標。

三、傳統的《審計學》教學方法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

傳統的《審計學》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講授法進行審計理論的闡述,即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審計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講授法逐步引入了多媒體技術和其他現代技術,在教學中大量使用了圖文并茂的教學素材。但是其核心依然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接收知識,較少涉及到對學生在交際交流能力、管理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由于審計案例特別是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的數據翔實,近年來案例教學法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逐步得以推廣。這些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的精神。但是,案例教學法依然是傳統講授法的補充,難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培養。

《審計學》課程有著非常強的實踐性。無論是審計準備階段,還是審計實施階段或審計終結階段,均涉及到具體的審計實務工作。僅僅通過理論教學,學生無法把握審計的內涵。為了彌補理論教學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實驗法亦被引入到《審計學》課程教學中。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相關設備和材料,通過模擬審計工作的具體流程,如從接受委托、審計目標的確定、審計程序的選擇、風險評估、審計測試的定位、審計證據的獲取、審計意見的形成、審計報告的撰寫等。實驗法通過不同審計實驗環境的設置,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審計實務工作能力,加深學生對審計理論的理解。目前我國《審計學》實驗教學,主要通過計算機審計和手工審計處理兩種模式實現。其中計算機審計提供了仿真的審計工作環境、會計及有關文檔、審計工作底稿等,學生通過審計軟件進行單項或綜合的審計工作實驗。部分審計軟件亦實現了不同審計崗位的角色配置,旨在模仿審計團隊的合作。手工審計模式則將實驗環境還原到紙質的文檔材料,學生利用這些文檔材料進行部分審計程序的實險。就目前而言,無論是手工審計還是計算機審計其定位的重點依然是審計技能的培養,沒有重視對學生在交流與溝通、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方面進行訓練。

綜上可知,我國現有主流的《審計學》課程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案例法和實驗法均以學生的理論和專業技能培養為重點,較少涉及到學生在交流與溝通、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這實質反映了我國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特點。盡管案例法在學生參與方面有所改善,但依然沒有脫離教師為中心的被動學習模式。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特別是對于《審計學》這類理論學習枯燥、團隊合作實踐性強的課程,其教學方法的選擇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團隊式的教學方法。因此,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在《審計學》課堂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合作學習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特點

根據已有的文獻和經驗研究表明,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在對學生交流與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的培養上有著較好的吻合度,具體內容如下:

1.合作學習對學生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實驗和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成員在一起共同學習、實驗和實踐,共同完成學習目標。這就要求小組內每個成員必須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其在小組討論中注重吸收其他成員的不同意見和做法,實現小組成員內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學習工作氛圍。在這點上,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有著顯著的不同。在傳統講授法模式下,教師為課堂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更多的是被動性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缺乏了有效的交流與溝通,難以實現對社交能力的培養。

2. 合作學習對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

合作學習的初始階段,需要由教師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如確定合作學習小組的規模、確定小組任務目標、目標分解、協調各小組的活動、考評激勵等。但隨著合作學習的深入,通常需要小組成員內自行進行團隊學習的組織管理,以使合作學習具有自發的源動力,并使目標分解、積極互賴、組內考評激勵等更具有現實可行性。Johnson和Johnson(2016)實驗的研究即表明,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內部的自我組織和管理能力,更有利于小組學習的效率和任務目標的完成。教師如果過多地干預學習小組內部的組織管理,則使學生被動地接收指令,其團隊的責任感和創造力明顯降低。因此,合作學習最小組織單位的自主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小組的學習工作效率。

合作學習的小組管理,實質上是組內成員的任務分解、角色定位與角色互換的組織管理。由于組內成員的異質性構建,任務分解通常按照能力匹配、興趣匹配和崗位輪換等思路進行。組內角色則包括組長、記錄員、小組專家和發言代表等。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通過承擔不同的角色并進行輪換,特別是在擔任組長角色時帶領成員完成小組任務目標,充分地鍛煉了每位成員的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

3. 對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合作學習對學習小組的分組,是基于異質性小組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成員的能力和技術不盡相同。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由于小組成員要完成共同的任務目標,需根據各成員的技術能力特點,在成員之間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與互助工作學習。因此,合作學習有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關系,推動各成員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形成較好的目標導向合作氛圍。另一方面,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何與不同背景的團隊成員進行有效合作,以高效地完成團隊目標,亦是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五、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案-以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教學為例

學生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需要具有交流與溝通、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而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從理論上能支撐上述合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合作學習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有著非?,F實的重要意義。我校多來年根據合作學習的理論,亦一直在會計學專業的《審計學》課程教學中推進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限于篇幅,本文以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教學為例,介紹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合作學習的特點與經驗,Davidson(1995)提煉出有效的合作學習通常具有的五個基本要素:小組目標、異質性小組構成、積極依賴、個體責任、小組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我們亦分別從上述幾個方面為基礎闡述合作學習在生產與存貨循環教學組織的要點,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合作學習小組目標的確定

本知識點的合作學習小組目標在于理解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流程與方法。

2.異質性小組構成

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以異質性為基礎,在各小組之間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分配,其分配的核心在于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異質性能力互補,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組合,進而達到完成團隊目標任務,亦是保證團隊合作的基礎??紤]到學習會計學審計學的學生背景多數來源于文科,在計算機處理如使用Excel和Powerpoint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因此相關計算機軟件的使用能力則構成了合作學習小組異質性構成的重要標識。我們為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配備了一名使用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學生,從而保證了合作學習小組能有較好完成相關生產與存貨循環的計算機處理和高效PPT工作匯報的任務。

3.合作學習材料的準備

教師在課程開始前,準備了某公司近三年的公司財務報表、生產任務書、生產計劃表、內部清盤報告、月度和年度生產報告、物料清單、存貨臺賬、存貨總賬、明細賬和各類公司的內部控制等規制制度等。對于審計人員的監盤程序,則聯系了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在事務所進行監盤時,安排學生參與現場的監盤,并事先了解監盤程序及事后參與監盤結果的討論。

4.組內成員之間的任務分擔

任務的設計與分配涉及到二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針對各個小組的任務目標進行設計。第二個層面是針對各小組內部的目標分解或分配。對于小組內部成員間的目標分解,在合作學習的引入階段,可由指導教師給出目標分解的初步方案,再由各小組進行討論決定。而在合作學習的后續階段,則由各小組自行進行決定,教師可不再進行干預。

具體而言,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流程的主要任務包括了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測試、實質性分析程序、存貨監盤、對標準成本系統進行審核、存貨截止性測試和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意見等。上述主要任務均落實到不同的小組成員,在各個成員獨立完成任務的基礎上,進行團隊意見交流,查找審計程序和審計證據的不足之處,并共同制定與實施補充的審計程序。

5.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信賴與個體責任

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構建,實質上是組內成員之間任務分擔的繼續。根據合作學習的設計,可要求組內成員分擔不同的任務,并進行與任務相關理論或知識的傳授,從而保證整體任務和學習由每個不可或缺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完成。如在風險評估階段,分別要求小組內不同成員承擔生產與存貨循環相關的內部控制評估、行業總體的生產與存貨循環特征分析等工作,使每個成員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隨后經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每個小組成員闡述各自掌握的風險評估方法和結果、最終形成小組結論。合作學習的這種工作任務分配模式,提高了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從而形成了團隊學習與工作的合力。

合作學習的個體責任亦是在組內成員任務分擔的基礎上得以確定。由于小組的任務目標與學習的完成依賴于各個不同成員承擔的任務合集。因此,成員的個體責任是確保合作學習有效運行的基礎。我們在《審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相關視頻教學和拓展訓練強化了每位成員的個體責任,并在團隊與成員考核時予以量化考慮個體的責任感。

6.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成績考核,以服務于整體教學目標為主導。審計學的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審計的基本理論、概念、方法等,理解審計程序。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習實驗和實踐,能運用審計技術和方法,對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審計學的教學實踐中,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教學方法的限制,在教學目標和結果上更多地偏向于對審計理論的掌握,而忽視了對審計實務能力的培養。因此,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考核,應在借鑒傳統課堂教學的成績考核基出,增加對學生審計實務能力要求的考核。如對審計實驗結果的考核、對審計實務中要求的溝通與交流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進行考核等。

在具體的考核方式上,我們從被評價者和評價者兩個緯度進行業績評價,第一層緯度是從合作學習團隊成員個人和團隊整體層面分別考察被評價者的在審計理論知識、溝通與交流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進行評價;第二層緯度則從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兩個層面展開。要求無論是團隊成員個人還是團隊整體均需要進行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以從不同視角分析合作學習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方向。

[1]Davidson,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5;23(3):197-200.

[2]Johnson,D W., Johnson,R.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itizenship in democrac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6;76(3):162-177.

[3]Slavin, R E. Synthesis of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1;48(5):71-82.

Research 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 p lementation Pla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 lied in Auditing Course Teaching

Xu Songtao, Chen Xia
(Accounting School,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Jiangxi 332005)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IFAC for auditor’s abilities, the lack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teamwork is analyzed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 of auditing. It is founde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w ill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mprovement, including the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auditing work.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he course of auditing is proposed w ith the example of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ycle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 auditing; abilities

G642.0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6.10.022

本文系九江學院校教改革課題《合作學習在《審計學》中的實施方案、應用案例構建及其教學效果評價》(XJY09-11)的最終成果。

許松濤(1973-),男,湖北武漢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會計審計教育、環境規制與公司財務。

陳霞(1979-),女,湖北公安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會計審計教育、環境會計。

猜你喜歡
審計學成員交流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如此交流,太暖!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審計學》課程教改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秾徲媽W》教材的編制與創新性人才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