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運用學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016-04-14 00:23林月美
考試周刊 2016年20期
關鍵詞:使用策略學具小學數學

林月美

摘 要: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學具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增強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使得他們更易掌握數學知識。本文以如何使用學具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怎樣有效使用的問題,并給出相關的解決措施,提出了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學具 使用策略

靈活運用學具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的學具,提供機會給他們動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好地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幫助他們理解數學的算理,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促進形成結局問題的意識,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運用學具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學具呢?下面我談談看法。

一、運用學具,激發興趣

學具是指學生學習時的用具、學具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茖W使用學具進行教學,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又能使原本感覺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具體,易于掌握。

比如,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學習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師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學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燈演示法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等等。學具可以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活生生的動作,從感知中獲得正確的認識。腦科學研究指出: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動可促進人的左右半腦的開發。左右半腦各司其職而又協同發揮作用。據研究,人的腦功能存在很大的潛力,一般人只用了腦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一是可以開發學生大腦的功能;二是通過左右手同時活動,促進左右腦的協調發展。

二、使用學具,滲透方法

使用學具,有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具,有助于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教學“同樣多”時,讓學生先擺5朵紅花,然后讓學生在下面一個對一個的整齊地擺,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通過學生剪、拼等操作活動,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學具的操作,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就滲透了等積變換的思想,等等。

三、學具操作,啟發思維

“教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在幫助學生理解的過程中,要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為重心,因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培養學生的思維必須貫穿于整個教學中。由于思維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而小學生的感覺往往比較籠統,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實踐,因此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會出現思維障礙,還會出現思維不完整的現象。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具,突破學生感官的局限性,擴大學生的認識空間,為其創設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從而在頭腦中留下清晰、深刻的表象,促進學生內化,啟動學生積極思維。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教師首先通過演示,引導學生理解“相對、相距、相遇、同時”等詞的含義,為學生建立概念,同時也為掌握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創造良好的知識條件和思維條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拿出學具,放在桌子,根據題目的內容,獨立思考、演示及試著列式。通過直觀演示,學生頭腦中形成了鮮明的動態表象,從而啟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數量關系,學會了解答方法。

四、巧用學具,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較多的書本知識,需要及時鞏固,這樣才能防止遺忘,有利于知識的積累和深化。知識的鞏固是學生順利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是在實踐中能靈活運用知識的先決條件。在鞏固練習中運用學具,可以增加學生的新鮮感,避免單調重復引起大腦神經細胞的抑制狀態所產生的疲勞現象,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梢哉f運用學具進行鞏固練習,是一種有效的練習方法。

例如,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后,在練習時先讓學生拿出8朵花,要求把它們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多少,這樣既鞏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學生對除法的認識,收到了預期效果。接著讓學生拿出12朵花,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看每份是多少,并列出算式。這樣使學生在單純模仿的基礎上,發展成有一定思維價值的模仿,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由于練習的形式符合學生好動的特點,盡管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但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這與學具的運用是密不可分的。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好學具,就要掌握學具使用的技巧和學具使用的時機,熟悉注意事項,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組織、管理和調控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瑞華.淺談學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科技創新導報,2015,15.

[2]賈永高.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學生之友:下,2012(22):23.

猜你喜歡
使用策略學具小學數學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淺議初中語文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技術的使用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