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2016-05-10 16:22孟維伊張義
商場現代化 2016年8期
關鍵詞:對外貿易低碳經濟國際貿易

孟維伊++張義

摘 要:近些年,環境問題得到了人們的日益的重視,人們也越來越多的尋求對環境友好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就成為近些年人們極力推崇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旨在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低能耗,降低污染,促進能源變革,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和諧的目標。隨著各國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建設低碳型國家,使低碳化成為世界未來經濟的發展新方向,隨之而來的各國各種類型的低碳壁壘也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對外貿易;經濟發展

一、低碳經濟的提出與發展

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得出結論,全球范圍內氣候變暖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在過去的100年間,整個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度,海平面平均上升了0.17米,并還繼續呈上升趨勢,分析其原因,人類活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目前,對人類排放氣體做出分類,可以歸納為6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構成,約為75%左右,根據不同地域特征,所含溫室氣體的種類和構成會有不同,但是他們均產生了同一個結果,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根據我國氣象局的統計,由氣象條件所帶來的災害,正對我國造成日益嚴重的損失,極端天氣的出現,如沙塵暴、干旱、高溫、暴雨等氣候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的1%-3%,對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氣候是全球人民的,需要各個國家通力合作進行維護,1990年,聯合國通過決議立了一項公約,1992年,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并與1994年3月開始生效。1997年在日本達成《京都議定書》、2005年開始生效,2007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達成《巴厘路線圖》,這一系列的國際政策,將低碳經濟、綠色政策逐步推進。2007年巴厘島會議以后,低碳經濟開始受到普遍關注,由世界環境日到哥本哈根會議,低碳經濟逐漸成為各國發展經濟的主渠道。在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低碳經濟都是兼顧生態、氣候與經濟的正確方式,對其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政策將繼續深入落實與發展。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首先,發展低碳經濟是維護氣候安全、經濟合理轉型的內在政治驅動力。越早采取發展低碳經濟,越能將風險和未來成本合理降低,推遲行動、等待、觀望等態度不能減少不確定性和成本,還將措施發展良機,發展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氣候改善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世界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在資源和糧食供應等相繼出現問題的同時,能源消費及其引起的環境問題也不斷被人們認識。減少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更好的氣候帶來更好的生存空間和經濟效益,已經是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之一,改變溫室氣體排放量、維護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其次,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發展中國家避免被高碳投資鎖定。高碳投資鎖定就是指基礎設施如果太過依靠常規技術來進行建設和使用,容易產生高投資、低回報現象,而重新規劃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從而被鎖定的現象。以我國電站為例,如果小型機組發電1度,就可能下號掉近400噸煤炭,產生大量的碳排放,進而威脅氣候健康。

我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目前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正是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階段,碳排放量普遍較高,而發達國家處于后工業化發展階段,其經濟發展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性較低,此時,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而言是一項十分困難的經濟政策,若想盡快走出困局,就需要創新發展低碳經濟,在盡量對經濟發展影響較低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推行綠色能源。

再次,發展低碳經濟能夠確保能源安全。低碳經濟的發展催生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進程,目前倡導的新能源安全觀主要以供給安全、經濟效率和環境保護幾個方面來做出考量。隨著傳統能源的減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維持人類生存的時間有限,其不可再生特性預示了其難免有枯竭的一天。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是確保能源穩定供給、保持經濟效率穩步增長、維護環境其后續安全的重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最后,發展低碳經濟對合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新的緩沖帶和發展機遇。發展低碳經濟,各國普遍退出相對應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努力開發新的技術以節約能源消耗。如果將救市資金投入傳統產業中,難保再發生經濟危機所產生的次生危害,即使沒有經濟危機,各國商討的低碳排放量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努力開發新的技術手段,將注意力放在發展低碳經濟上,對經濟發展、能源安全、氣候改善、合理應對經濟危機等多個方面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響。

三、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低碳技術將成國際貿易新壁壘

(1)碳關稅對低碳技術提出新的要求

碳關稅主要是指針對于氣候變化相關的邊境調節稅,目前正成為各個國家的新型管理措施。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階段,對碳排放量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缺少低碳技術對你我國國際貿易將產生巨大影響,缺少對低碳經濟的影響研究、對征收碳稅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問題,還需要政府和各界人士、科學家等進行密切的關注,否則,對我國國際貿易必將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

(2)標注碳標識對低碳技術發展成本提出新的要求

標注碳標識,最早由英國率先推出,其主張在產品的原料、生產過程、運輸、使用、廢棄和回收等各個步驟中,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用可量化的指數表示出來,以便于對碳排放量的及時控制,一些發達國家已陸續開始實施碳標注。但是碳標注的成本過高,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技術水平有限,碳標注的推廣實施和對產生問題的快速處理機制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而國際上碳標注已經初具規模,這種局勢下,碳標注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

2.發展低碳經濟影響國際貿易的出口增長方式

我國出口增長主要以粗放增長為主,主要依靠低附加值產品,初級產品的增長來實現,其體現的特點就是技術難度低,可復制性高,消耗資源大。低碳經濟的發展就是為了降低資源的消耗,改善氣候條件,勢必會對出口增長方式產生變化,以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需求。未來,我國若想發展低碳經濟,還需要對出口增長方式進行科學、合理分析,在對環境、能源消耗最小的前提下,創新技術,改變出口中增長方式。

3.低碳經濟的大力推行勢必會影響到國際貿易格局

(1)對商品貿易格局的影響

傳統能源中化石能源和資源性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在逐漸下降當中,而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比重正在逐漸上升中;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將日趨下降,而低碳商品的比重反之將逐漸上升。

(2)對地區貿易格局的影響

對于已經完成或正在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的發達國家來說,由于它們掌握了低碳技術并且擁有低碳的商品,很明顯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將會處于不利的地位。它們有可能接受被動強制減排義務,使高碳商品受到相應的限制。雖然新興國家在低碳經濟中也可能尋求到一些發展的機遇,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這種可能性的發生將是很低的,挑戰都會遠遠大于機遇。

4.發展低碳經濟促生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勢力發展

不管是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是比較明確的經濟發展渠道。由于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態和階段不同,碳排放量的規定對一些國家經濟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約,這些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經濟的穩定,促生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利用改善進出口方式、經濟產業結構等方式,對本國國際貿易進行保護,推行本國經濟體發展。短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長期勢必會應先國際市場的公平性、影響服務受眾的感受,對低碳經濟發展也沒有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對本國經濟以及整個國際貿易發展都起到了十分消極的作用。

四、中國的應對措施

1.轉變出口增長方式

鼓勵以能源消耗為主的經濟模式向其他模式轉變,以黑龍江省為例,為彌補近幾年石油價格下降,糧食價格下降,對森林商業砍伐嚴格控制的局面,鼓勵發展黑龍江省經濟第二產業,發展創新技術水平,改善出口增長方式,鼓勵低碳經濟發展,將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發展更好的結合起來,改變出口增長方式過度依賴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現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導商業銀行經濟產品優化政策。以此來應對因出口方式而產生的對低碳經濟以及國際貿易的影響。

2.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徹底轉型。發展低碳經濟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是創新產業制度,將過去高碳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低碳經濟產業制度,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2)是利用政府引導、銀行支持,大力發展新能源建設,為能源開發企業提供便利,改變能源結構類別;(3)是分析經濟現狀,將各能源類別進行合理調整,確定合理占用比例,達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4)是合理發展城鎮化進程,統籌分析人口流動趨勢,平衡城市和農村的優勢,平均人口布局,教育醫療等相關服務程輻射帶動發展趨勢。

3.抵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國際貿易主義的發展是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有害而無益的,為了有效制衡國際貿易主義,要果斷對低價產品政策進行放棄,努力開發產品形式,創新產品技術,防止反傾銷現象出現;還需要對民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鼓勵發展民族創新企業,發展具有本國特色的企業,對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也可產生積極的效果,利用民族企業發展對本國產品相應需求量來保持國內生產總值發展;注重發展本國企業的管理、營銷水平,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科學合理管理企業,對財務、人力等方面采用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留住人才,利用企業見識的管理來抵御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另外,可以分散出口市場,保證出口區域的集中管理。出口市場越分散、對現有出口市場越集中管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越難以對其進行攻擊,因此,在穩固現有國際貿易市場的同時,要努力分散出口方向,鞏固出口市場渠道,穩固出口市場長期穩定。

4.加強政府職能和提供制度保障

低碳經濟的穩步發展,需要加強政府職能并且為低碳經濟提供制度保障。推行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來主導并支持,其中包括制定長遠的指導戰略,節能減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綠色信貸等措施,來引領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同時也需要企業能夠認清方向,并且能夠自覺跟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

目前,中國的節能減排工作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導和以行政手段為主要方式,依靠節能減排指標來約束地方政府和企業。在這種條件下,節能減排必須要制定長效的政府相關機制,并將此長效機制融入企業文化中,使企業能夠自覺行動起來,以此來加大企業投入的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因此,政府的出臺政策必須積極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克服企業面臨的各種障礙,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長久有效的機制,才能為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穩步進行,并保障對國際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于立新,江皎.低碳經濟壓力下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戰略[J].紅旗文稿,2014(2):23-26.

[2]歐陽強,周厚威,劉建江.低碳背景下調整優化外貿結構[J].宏觀經濟管理,2014(6):44-45.

[3]龔韻秋,陳曉慶.低碳經濟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分析[J].中國商貿,2013(14):174-175.

[4]付瀟雨.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4(05):21-22.

[5]王杰.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4(03):10-11.

[6]李衡.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5-7.

猜你喜歡
對外貿易低碳經濟國際貿易
商務書屋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年底前我國將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國口岸全覆蓋
低碳經濟的理論的基礎及經濟學價值研究
人口紅利漸失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民幣加入SDR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基于新能源視角江西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