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鋼琴曲《山泉》創作與演奏技巧的探究

2016-05-30 23:28李娜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創作特點創作背景山泉

李娜

【摘要】:崔世光的音樂不僅在國內非常受歡迎,在國外,也可是說是備受關注,能夠做到這樣,原因是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濃濃的中國傳統音樂味道,也具有時代性,同時又含有西方音樂特色?!渡饺愤@首曲子是作者描繪山里多股泉水匯在一起,勢不可擋的沖下了山崖,形成一道令人驚嘆的瀑布,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多股小泉水的美好景象,如此美妙的鋼琴曲需在演奏技巧,音樂修養具備一定程度后才能很好的演繹,希望本文能對演奏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創作背景;創作特點;演奏技術

一、鋼琴曲《山泉》的創作介紹

(一)作曲人介紹

崔世光,1948年出生于中國丹東,6歲開始學習鋼琴,之后進入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期間便開始了鋼琴作品上的創作。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的六年,在不斷的探究和學習中,他改編和創作了大量的的作品,如:《松花江上》、《山東風俗組曲》、《鋼琴上的福斯特》等作品,在國內外鋼琴界內都是熟知的。

(二)鋼琴曲《山泉》的創作背景及特點

崔世光的生活經歷可以大概的分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崔世光的學習、成長和生活經歷,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是在不停的變化的。第一階段(1948年—1973年),音樂啟蒙與學習。第二階段(1973年—1984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后學習和工作。第三階段(1984年—1994年),國外學習以及生活。第四階段(1994年—至今),回歸國內的創作。本文所講的作品《山泉》,則是創作于他的第二階段。這期間,崔世光在不斷的演出中收獲演奏技巧和創作經驗,曾創作出大量優秀的作品,如《山東風俗組曲》、《山曲四首》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崔世光結合了中國民族調式、和聲與西方近現代和聲進行創作的,而《山泉》的創作正是如此。該曲創作于1980年,是《山曲四首》中的一首。他將西方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融合一起,曲調色彩明朗,結構均勻,技法純熟,情景交融格調,以山里風景為題材,創作出的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體現了崔世光經典的作曲風格。

二、作品《山泉》曲式結構與演奏技巧的分析

1、奏技術技巧的分析

(1)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1-50小節)是一個單三部曲式結構,分為A樂段(1-23小節)、B樂段(23-37小節)、A樂段(38-50小節)。樂曲節奏為12 / 8 拍,情緒上是Moderato delicato輕柔的中板。

A樂段又可分為第一樂句(1-13小節)、第二樂句(14-23小節)。樂曲第一小節開始是,左手聲部輕柔的奏出一連串八分音符,就像是那么一小股泉水從石縫里擠出來,然后不慌不忙的向著前方流去。緊接著第5-7小節,右手旋律以反復的音型奏出來,就像盤旋在山谷間潺潺流動,音色也隨之變化起來。第10-13小節就像是有一個人見到大自然如此美的景象后所發出的感嘆,第一樂句雖然從朦朧、柔和到較為明亮的音色,但柔和仍是這一句的基調。第二樂句,左手又回到了與第一樂句相同的旋律,而右手則運用了復調的對比手法,兩條主題旋律好似你一言我一語的描繪多股泉水出現的情景。在演奏這部分時,要做到明亮,放掉左踏板,手指彈奏方法和第一樂句相同。第16小節和第18小節,兩處可以做出一個音色的對比。

B樂段(23-37小節),23-27小節左手又回到主旋律上,為后面的樂段做出一個過渡;第30—37小節是第一部分的高潮部,出現了調式偏音和變化音,以頻繁的調性模進的手法發展下去,使原本清澈靈動的主題加入了一些細小的變化,像是流動的泉水從山間某一處傾盆而下,濺落出許多細小的水花,接著主題又再次出現,高聲部四度平行并不時的出現變化,為整曲的發展做了鋪墊。彈奏時手指應該保持積極主動,音色對比程度增加。

A部(38—50 小節)兩個主題一起進入再現,主題變得更清晰,在演奏中的音色方面,注意第38小節開頭上方有個“PP”,所以應加上左踏板提高音量的區別,從而提高音色的豐富性。第43小節-46小節,左右手的交替奏出下行音節式的音響效果,連續的八分音符傾瀉而出,就如同一個手彈出來的音響效果。所以雙手的連接及每個音符的均勻彈奏非常重要,需要用附點慢練。

(2)中部

整曲的中部樂段,分句分為第51—79小節,這一部分的速度變快了一點,情緒上需處理的活潑。第51-76小節的情緒是“Piu animato”更活潑、興奮,其中第51-58小節仿佛身臨其境來到了美麗的仙境,在山上看到奔流直下的泉水,使得音樂更加激動起來。在第63小節處,節奏發生了變化,節奏由12/8拍轉變為4/4拍,在拍子特點上使音樂變得更加激動,所以在彈奏時要注意突出拍點音。第67—76小節中,每小節的強音都在開頭的八分音符和弦上,這是模仿水聲最具特點的小節,左右手的下行分解和弦傾盆而出,猶如瀑布不顧巖石阻攔,終于匯成一股水流流向遠方。關于這部分的演奏技術,需要做到的是手指的靈活度及顆粒感、力度的把握、速度的統一,彈奏時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需要提醒的是,2對3的節奏的處理,可先用數學法,當熟練掌握后用特有的韻律感解決問題。

第77-79小節情緒是”Tempo stringendo”加快,這三小節是沒有小節線的經典段落,也是全曲的最高潮。第77小節調性轉到降e小調,這一系列的轉調為整首曲子增添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音響效果,使主題音調更加的豐富,節奏上也變得逐漸緊湊,給作品增添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后面連續多組的十連音下行,充分的運用到了中國五聲調性,在音響效果上模仿了中國經典民樂“古箏”,無論在力度、速度還是情緒上都讓音樂表現的淋漓盡致,使人仿佛看到匯集到一起的泉水,形成一股河流,急迫的奔向懸崖邊緣,勢不可擋沖了下去,形成了壯觀的瀑布,這畫面,讓人嘆為觀止!

(3)再現部

第三部分是第80—111小節,在速度上,第80小節上方有一個“a tempo”標記,表示速度回到第一部分的速度。這一部分所描繪的意境是山泉在經過多次的曲折回旋后,終于回歸到了平靜,并緩緩的流向遠方,而作者在看到這一切之后,由內發出對大自然的無限感嘆,和對大自然景象的無比眷念和珍惜。注意這段的演奏情感,應該多一份的深情和感嘆。

(4)尾聲

第112-123小節,在第112小節上方個“Andantino”標記,是指相對于第三部分的速度,還要稍微放慢一些。節奏上相對于前幾部分是做了一個變化,節奏換為6/4,使得旋律更加的從容。在結構上,類似于一問一答的旋律結構,就像是作者在給他的朋友描繪他所看到的奇景奇觀,心里回味無窮,所以彈奏時,用情感帶動手指,手指應該更加的柔和,充滿敘述的愿望,在最后結束的上行音節,應該變得稍明亮些,踏板也應由淺到深。

三、總結

崔世光的音樂不僅僅在國內是非常受歡迎,在國外,尤其是音樂界內,可是說是備受關注,能夠做到這樣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濃濃的中國傳統音樂味道,也具有時代性,同時又含有西方音樂特色?!渡饺愤@首曲子是作者描繪山里多股泉水匯在一起,勢不可擋的沖下了山崖,形成一道令人驚嘆的瀑布,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多股小泉水的美好景象,如此美妙的鋼琴曲需在演奏技巧,音樂修養具備一定程度后才能很好的演繹,希望本文能對演奏者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 宋震;崔世光鋼琴作品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2] 焦奕博;崔世光《山泉》鋼琴演奏技術分析[J];音樂大觀,2014年09期

[3] 白雨虹;從鋼琴曲《山泉》看崔世光的鋼琴音樂[J];黃河之聲,2010年18期

[4]關贇 ;崔世光鋼琴音樂創作軌跡探究,青海;青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猜你喜歡
創作特點創作背景山泉
那么多,那么好
『即使不來也要做』
歇一下,笑不停
如果你不看,我就白寫了
淺析貝多芬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
論南宋詩人孫應時山水紀游詩的特點
賞析古箏協奏曲《楓橋夜泊》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創作特點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淺析馮子存竹笛作品的藝術風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