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

2016-05-30 03:49魏娟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現狀

魏娟

【摘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我國的文化也被世界各地所了解和學習,漢語言文學也在世界各地進行了推廣和傳播。所以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近幾年也得到了發展,但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是一個涉獵學科比較廣泛的,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大多以理論為主,對實踐的培訓非常少。但是伴隨著漢語言文學的廣泛應用,社會中需要更多的實踐型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的人才需求高校就要轉變教學觀念,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對漢語言文學的現狀和應用性教學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現狀;應用性教學

引言

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產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在新時代下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素質教育時代的到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面臨的競爭也非常的激烈,學生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就壓壓力,因此從現實社會出發要求高校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從應用性教學出發,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培養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漢語言專業人才。

正文

一、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重要性

在我國教育資源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沉淀和發展的結果,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和思想意識的載體,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高校在進行漢語言文學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知識和深層次的精神意義,同時也要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語言交際能力、寫作能力以及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更好的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面臨著嚴重的就業壓力,這并不是因為現代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需求量不足的原因,而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能夠滿足相關就業單位的條件。所以為了緩解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就要改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結合就業單位的需求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達到單位的用人要求,更好的解決就業的問題,這就是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要意義,這是漢語言文學對學生的價值體現。同時漢語言文學集合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優良思想品質,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價值觀、思想意識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為建設和諧社會做貢獻,這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社會意義。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無論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還是對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科知識論為指導思想開展的,即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實踐課程只是作為一種附屬品存在的,并且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也是非常低的。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一般高校的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綜合文化課程、基礎理論課程、專業理論課程設置,最后進行實踐課程的開展。這樣的課程設置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的脫離,從而無法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是以老師為中心,考試成績是目的,學生應對考試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模式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高校改善教學現狀,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培養綜合型的人才。

三、應用性教學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漢語言文學作為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教學已無法適應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創新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使其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優化

漢語言文學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形成相對比較完成的學科,因此在漢語言文學中設置的專業課程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數十門課程,在這些課程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重疊,這樣學生就會出現重復學習的現象,學生不僅不能學到系統化的知識,同時也是對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在應用性教學改革中,要對漢語言文學的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綜合化的評比,從而進行優化,形成系統的學習體系。同時也要從學生的就業方向出發,相對應的開展課程,提升課程內容的質量。

2、實踐應用能力的強化

在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下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以開展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成為了一種附屬,所以這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過高,實踐能力無法跟上理論水平,所以強化漢語言武學的而實踐應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能力進行強化,能夠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扎實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在就業過程中有自己的優勢。強化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核心在于“讀”“寫”“說”這三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進行理論知識闡述之后,可以進行相應的情景模擬訓練,在進行訓練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相應的寫作的練習,這樣全方面的將讀、寫、說的能力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同時教師可以在課程上進行面試的模擬,這樣讓學生進行真實的感受,從而能夠監測到自身的能力如何,這樣學生通過實踐練習可以相應的進行能力的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的能力。

3、理論與德育實踐相結合

漢語言文學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論性過強,這就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但是在不斷的發展的過程中,高校也逐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學生的德育教育。因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就是我國傳統文明的承載體,因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思想素質的培養。在現實的過程中不斷的出現大學生出現犯罪的現象,并且很多是違背社會常理的,這就說明大學生的素質有待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積極設計各種有趣的教學情境,注意結合實踐,讓學生能夠通過課程模擬實訓提高自身 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盡快熟悉、掌握真實的工作環境。比如教師可以根據一些企業漢語言文字崗位的工作要求,設計一些新聞采訪、商務洽談、招聘會等模擬場景, 鍛煉學生臨場應變能力、口才技巧以及實踐操作能力。通過這些實訓模擬教學,學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 素質和能力,從而更加容易就業。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社會精神文明不斷的進步,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各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了擴招,很多高校也增加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使漢語言文學專業成為了高校的主流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文明的傳承載體,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有著重要租用,對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建設。但是在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就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過強,實踐能力較差。高校要重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牛鐵力.淺談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2):137.

[2]張愛明,宗 瑞.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問題及分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8):234—235.

[3]閻秀萍. 談談中學語文教學中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2, (3): 57-60.

[4]周維德. 中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 彭城職業大學學報, 2003, (4): 48-51.

猜你喜歡
漢語言文學現狀
探析漢語言文學學習的困惑與解決措施
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