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摹仿說的雙重含義談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質及藝術觀

2016-05-30 03:11董晨晨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西方文化

董晨晨

【摘要】:摹仿說是一種始于古希臘的最為古典的藝術起源學說,它或許算是最古老的一種說法,摹仿說在整個西方文藝史中具有雙重性含義的特征,對摹仿說的含義科學正確地審視,不僅是對西方文藝理論的系統認識,也是正確認知整個西方文藝發展中關于揚棄問題的重要途徑, 所以對其含義的雙重性展開系統深入的探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模仿說;雙重含義;西方文化;藝術觀

在西方美學史上,藝術起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問題。迄今為止,關于藝術起源的學說層出不窮,諸如摹仿說、巫術說、游戲說、勞動說、表現說等,模仿說是眾多學說中提出最早,影響最為廣泛的一種理論學說。摹仿說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藝術起源于對自然和社會人生的模仿。赫拉克利特、徳莫克里特、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等人對摹仿說的含義都有過相關的言論,以及后來中世紀藝術作為摹仿教皇的手段、十九世紀藝術對客觀現實的反映與摹仿,二十世紀的超寫實主義、現今的當代藝術等都無疑顯示了摹仿說在文藝這片土地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純粹機械的摹仿是摹仿說的第一層含義,柏拉圖認為人類的世界是一種理念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摹仿,而藝術世界是對現實世界的摹仿,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柏拉圖對摹仿說含義的理解正是唯心主義的機械摹仿。早期的人類藝術,特別是原始藝術中,這種摹仿占有相當大的成分,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中發現的史前壁畫上,有20多個舊石器時代的動物形象,其中包括野豬、野牛、母鹿等,這些動物形象生動逼真,有受傷的,有奔跑的也有被追殺陷入絕境的,顯然都是對現實生活中動物各種神情姿態的模仿和記錄。 藝術創作中也存在著模仿,超現實主義藝術和照片寫實主義藝術對現實中描摹的對象進行客觀理性的再現,強調的是純粹的客觀性。顯而易見,在摹仿說歷經發展和革新的過程中,這種含義的摹仿說逐漸走進了死胡同。

摹仿說的另一層含義是創造性的摹仿,肯定模仿的創造性,早在兩千多年前,希臘哲學家徳莫克里特就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摹仿”,他說:“從蜘蛛我們學會了支部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鳥學會了歌唱”中國古代也認為音樂也是有摹仿顯示生活中的自然音響而來,《管子》中講道:音樂是摹仿動物的聲音而來的,“宮商角徽羽”五聲中,“凡聽羽,如鳥在樹。凡聽宮,如牛鳴窌中。凡聽商,如離群“等等,創造性的“摹仿”確實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手段。

仔細審視,我們不難發現,摹仿說肯定了藝術來源于客觀的自然界和社會現實,隱含著對人由動物的發展而來的心理機能認識,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性質,具有簡單而深刻的真理性。迄今為止,任何藝術作品——包括最離奇的浪漫想象——其最終基礎都來自也只能來自現實生活。但它不是機械性的復制,不是依樣畫葫蘆式的臨摹,例如波蘭學者塔達基維奇在評論希臘藝術時,他認為:“希臘人不僅沒有審美的觀點,而且也不具備對藝術的創造性的理解......” 強調了摹仿創造性的含義,20世紀70年代,法國學者勒內.基拉爾對摹仿也進行了另一種的闡釋。他認為,摹仿并非摹仿對象與模仿者之間的簡單勾連,文學藝術的摹仿植根于人類的摹仿欲望,“因為人的欲望確實是模仿性的,如此描繪它的做皮可能比其他作品更貼近生活的真實”更加現實主義。正如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對現實的摹仿并不是柏拉圖照鏡式的“摹擬”,而是創造性的摹擬。他指出現實事物是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結合,藝術家應該在普遍美的事物中掌握美的普遍相,并把這種美的普遍相運用于藝術中。在現實生活中,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造時并不拘泥于現實事物的形態,而是對客觀事物的美好進行創造性的構思和加工,然后展現在自己的畫面之中,亞里士多德肯定了藝術創造性,強調詩人應該遵從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來描寫事物,而反對拘泥于“實在如何”的外在特征與凝固狀態。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不僅強調了人的先天本能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純粹客觀再現,也強調了后天創造性實踐的重要性。

二、摹仿說折射出的西方文化特質

縱觀摹仿說的整個發展歷程,在繼承和革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對整個西方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早期的人類藝術,特別是原始藝術,摹仿占有相當大的成分,例如,阿爾塔米拉洞窟中發現的史前壁畫上,有20多個舊石器動物的形象,其中包括野豬、野牛、母鹿等,這些動物形象生動逼真,有受傷的,有奔跑的,也有被追殺陷入絕境的,顯然都是對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各種神情姿態的摹仿和記錄。摹仿說對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中世紀黑暗愚昧的時代,中世紀民間文學仍舊透露出“現實大于說教,”的摹仿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從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啟蒙時期的狄德羅、萊辛,到十九世紀的俄國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繼承摹仿說理論,肯定了藝術是對現實的摹仿,并給予豐富和發展。摹仿說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其中有肯定有否定,但它在西方文論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

三、摹仿說對西方藝術觀念的影響

模仿說的客觀再現的純粹仿制性和對客觀現實的創造描繪性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方的藝術觀念。無論是柏拉圖唯心主義的機械“摹仿說”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創造性的“摹仿說”都是在肯定藝術的摹仿,尤其是亞里士多德強調,藝術所“摹仿”的不只是現實世界的外形或現象,而且是現實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他認為,詩人和畫家不應當“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摹仿”。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對藝術實踐和西方藝術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中世紀、文藝復興直至十七八世紀,一直為歐洲許多美學家、藝術家所信奉。

結論

縱觀摹仿說在整個西方文藝理論中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到:作為一種關于藝術起源的學說,摹仿說在自身的發展中既有發揚又有摒棄,它在自我的革新中不斷發展不斷地完善,它不僅是是對現實簡單的摹仿,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提煉和創造,摹仿的來源是現實生活但應高于現實生活,而不是生硬的照搬生活,無論是文學家還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首先都必須以尊重客觀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為前提,其次加入自身的主觀想象和創造也是必不可少的。將文學與藝術緊緊地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摹仿說幾經沉浮之后仍然在西方文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我想也正是它發揚和創新的魅力之所在!

參考文獻:

[1]塔達基維奇,《西方美學概念史》,諸朔維譯,學苑出版社,1990

[2]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文化研究

[3]彭吉象,《藝術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第74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5]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上冊,第5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6]勒內.基拉爾,《雙重束縛》 ,劉舒、陳明珠議,華夏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西方文化
新媒體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探究提升高中學術歷史課堂有效路徑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思路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與大學英語教學
西方文化在我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西方文化教學
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