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研究

2016-05-30 08:35美朵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應用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美朵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難點之一,普遍存在著“學生怕學,教師難教”的現象,本文從多方面,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就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策略

一、前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難點之一,普遍存在著“學生怕學,教師難教”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閱讀應用題有困難。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由教師讀題學生大都可以理解題意,可是讓學生獨立完成時,往往錯誤不斷。這就說明他們根本沒把題讀懂,由此可見,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綜合運用知識,拓寬解題思路

能夠正確解答應用題,是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具體表現。應用題的解答一般采用綜合法和分析法。我們在復習時側重教給分析法。如:李師傅計劃做820個零件,已經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50個,其余的6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個? 分析方法是從問題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個,必須知道余下的個數和工作的天數(6天)這兩個條件。②要求余下多少個,就要知道計劃生產多少個(820個)和已經生產了多少個。③要求已經生產了多少個,需要知道已經做的天數(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個數(50個)。在復習過程中,我注重要求學生把分析思考的過程用語言表述出來。學生能說清楚,就證明他的思維是理順的。既要重視學生的計算結果,更要重視學生表述的分析過程。

三、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

目前小學數學教材基本采用新課程教材,該教材把應用題分散編排,不同年段有不同要求,不同內容下的應用題又有不同的編排意圖。比如三年級的“平均數”是編排在“統計”這一節,作為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改變傳統的平均數教學的模式化的要求,不再片面強調“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而是強調平均數的應用價值,體現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平均數作為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量數,是統計中應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教學時要注意體現這一點。

四、加強培養學生對于應用題的閱讀能力

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落到實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水平,那么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第一,讓學生讀題后能夠逆向思維找出數量關系。因為同類型的題解法可能不同,但是數量關系是相同的。

五、注意有效設計應用題,提高學生興趣

學生能不能開展問題解決的學習,一個重要因素是問題設計是否符合要求。"問題"設計有三個基本要求:思考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同時應注意發掘其思想品德價值。還要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應用題的設計應該是一個對原來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過程。要使總是問題具有現實性,對問題的加工不應太精細,例如,可以保留多余條件,也可使一部分問題的結果具有開放性。同時,內容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情節有趣。

六、注意練習鞏固

教師在授課之后,再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習題讓學生練,設計的習題要具備啟發性和趣味性。我在講解應用題時,一般設計三種類型的練習題:一是基本訓練。應用題的類型與例題類似。指名到黑板前做(好、中、差生),其他同學在下面做。二是對比訓練。出一組應用題:(1)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4倍多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2)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比舞蹈隊的3倍少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 讓學生對這兩組題目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再列式計算。三是改錯訓練。其形式是把錯題當“病號”,讓學生當“醫生”,看看哪個“醫生”能勇敢地給“病號”治病,怎樣對癥下藥。學生解題時,教師借機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傊?,通過練習,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參考文獻】

[1] 崔江民.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創新教育[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4). [2] 鐘林

猜你喜歡
應用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數列應用題、創新題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