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眾創理念的圖書館轉型與建設策略研究

2016-06-23 13:08劉學英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眾創空間轉型發展圖書館

劉學英

摘要:眾創是指信息環境下由企業或個人借助網絡獲取創新成果,并且通過加工形成的創新模式,也可以理解為創新愛好者通過互聯網組織創新活動,并且展示、出售創新成果的模式。網絡呈現的前所未有的開放式信息環境,為眾創的發展與演進提供了舞臺。眾創背景下,圖書館應引入眾創理念,引導空間再造與服務創新,優化館藏資源結構,推行眾創空間服務模式,促進交流互動,加快創意孵化。

關鍵詞:眾創理念;眾創空間;圖書館;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6)02-0006-04

眾創是個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消費者需求多元化共同作用的結果,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全新知識環境,為眾創模式發展提供了動力。眾創運動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知識轉移,它通過知識重組與知識轉化為創新活動提供支持。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格局,也賦予了每個人創新的權利。網絡呈現的前所未有的開放式信息環境,為眾創的發展與演進提供了舞臺。從長尾理論角度分析,科技進步與環境變化讓創新創業的人數逐漸增多,不僅提高了創新創業效益,也為創新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2015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發展“眾創空間”,要求在孵化器、創客空間等既有模式的基礎上,實現創業創新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營造專業化、市場化的眾創空間,為大眾創新創業提供服務平臺。

1.概述

1.1概念

眾創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理念,也是符合信息時代創新驅動需求的新趨勢。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對眾創空間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旨在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眾創運動為圖書館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圖書館轉型發展與空間再造提供了新途徑。眾創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重心已經由文化傳承與信息傳播,逐漸向支持大眾創業創新、激發創意方面轉移。如何抓住“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全新發展機遇,促進圖書館服務轉型與創新發展,這是圖書館領域需要考慮的問題。

根據Dahlander對眾創的定義,眾創是指信息環境下由企業或個人借助網絡獲取創新成果,并且通過加工形成的創新模式,也可以理解為創新愛好者通過互聯網組織創新活動,并且展示、出售創新成果的模式。信息時代個體創新需求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的趨勢,而互聯網開放性、匿名性的特征,為大眾提供了更為平等的創新機會。眾創理念的產生是協作創新網絡不斷擴大,創新理論逐步深化的結果,其基于社區-需求者-市場的概念模型見圖1。由該模型可以看出,創新需求者借助互聯網創建創新社區,形成創新創業的“長尾”,由自身興趣與技能驅使開展創新活動,并通過購買、發布需求等方式獲取創新成果,并通過對創新產品的篩選、加工與整合,讓創新成果真正實現市場價值。

1.2墨本特征

眾創有別于傳統的創新模式,降低了創新成本與風險,也可以通過信息交流提升創新效率。眾創背景下企業不再是單一的創新活動組織者,也不再將重點放在技術研發上,而是通過檢索、購買等方式獲取更有價值的創新成果。同時眾創模式體現了平等化、民主化的特征,這種廣泛參與的長尾效應,降低了創新工具與設備的成本,也吸引了更多的創新愛好者。此外,眾創具備參與性特征,個體的多樣化需求為創新提供了更多資源,而信息環境下知識的迅速轉化,為個體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機會。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創新活動具備復雜性,加上創新創業本質上要求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人共同參與,進一步推動了眾創模式發展。

2.圖書館引入眾創理念的意義

面對我國創新創業的發展形勢,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與知識創新媒介,無疑在眾創運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應積極引入眾創理念創新服務模式,為用戶營造知識創新、溝通協作的良好環境。

2.1圖書館與眾創理念高度契合

眾創理念的參與性、平等化等特征,與圖書館倡導的平等、開放理念高度契合。眾創模式讓每個人都具備創新機會,互聯網的開放性也讓他們能夠輕松獲取創新資源。而圖書館作為公共信息服務機構,堅持平等化、全覆蓋的服務理念,從信息資源共享角度分析,眾創模式為公眾提供了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形成了多樣化信息融合的大環境。而圖書館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且通過跨機構、跨區域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由此可見,圖書館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構建眾創空間,實現與眾創理念的無縫對接,不僅可以為大眾創業創新提供支持,也可以推動眾創運動的發展。

2.2眾創理念有助于強化圖書館社會服務功能

圖書館長期以來秉承提供信息服務、傳承文化的使命,在萬眾創新浪潮的沖擊下,為滿足用戶的創新創業需求,應努力拓展服務領域,為用戶提供“激勵創新、協作交流”的場所。圖書館引入以“協作、創新”為核心的眾創理念,不僅是現階段圖書館拓展服務領域的要求,也為圖書館提供了知識創造的全新服務模式,有助于強化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圖書館擔負著社會教育職能,作為人類的終身教育場所,圖書館在眾創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圖書館引入眾創理念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創業知識講座、創新成果展示、創客空間等多樣化形式,促進服務內容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其中,也有利于提高用戶的創新能力。

2.3眾創理念將促進圖書館實現服務創新

信息時代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樞紐,正在努力探求轉型發展的新路徑。但是長期以來,圖書館均將借閱咨詢作為主要服務模式,這種靜態的方式讓用戶之問缺乏溝通,也很難獲取交流學習機會。眾創理念倡導協同、合作與交流,通過分享知識與經驗激發靈感,以促進知識轉移與創新。圖書館引入眾創理念能夠為用戶營造良好的交流平臺,讓他們在分享既有知識過程中發現新的知識點,可以豐富知識服務內容,為用戶提供多樣化、準確的信息服務,滿足用戶對創新創業知識的需求。此外,眾創理念的引入要求圖書館員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能夠全面掌握社區用戶的興趣所在,能夠引導用戶開展創造性活動。由此可見,圖書館引入眾創理念有助于實現服務創新,并通過館員自我革新提升服務水平。

3.眾創背景下圖書館空間再造與服務創新路徑

眾創背景下圖書館的社會角色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為自身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圖書館應該結合眾創理念,探索全新的服務模式,通過構建眾創空間拓展服務功能,為創新創業提供資源與智力支持。

3.1以眾創理念引導空間再造

眾創背景下圖書館改變了單一的信息服務模式,變為提供多樣化的創造性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眾創空間為創新愛好者營造了知識共享、開放交流的氛圍,也為他們的自由學習與協作打開了一扇窗。眾創空間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創新創業素材,幫助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圖書館應該努力突破傳統空間服務的界限,積極延伸服務領域,轉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提供創新資源。以眾創理念引導眾創空間構建,為用戶提供更多創新實踐機會,引導用戶了解創客項目與研發流程,提升他們對新技術的興趣,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分享知識、經驗與創造技巧中激發創新潛能。

3.2綜合評估并制定科學規劃

眾創背景下圖書館眾創空間的構建,首先需要對圖書館空間分布進行綜合評估,保障各類資源的分布式管理與優化配置,分析空間再造的內外部影響因素,發現并合理利用閑置空間。要求參與眾創空間服務的館員提升綜合素質,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方法,以應對用戶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服務需求。積極尋求外部資金支持,通過企業資助等方式獲得外部發展機遇,以拓展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此外,構建線上交流溝通平臺,通過該平臺發布眾創空間構建規劃,以及相應的需求清單與必備資源,加強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交流,以獲取更多的幫助,促進圖書館盡快完善眾創空間服務體系。

3.3結合成功案例創新服務模式

近年來我國圖書館構建了多樣化的眾創空間,例如上海圖書館的“創·新空間”,以及長沙圖書館通過廣泛招募創客,構建的以“科技+文化+創意”為主題的眾創空間。眾創空間必須具備創新設施、社交活動等要素,圖書館作為知識服務與信息傳播機構,本身就具備構建眾創空間的條件。當前圖書館應該充分借鑒成功案例,在挖掘已有資源的同時促進資源整合與服務創新,邀請專業人士、學科帶頭人加入創新服務中,實現創新服務與知識需求的有效對接,為用戶打造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以創新創業活動為主線,以激發創意、積累知識為宗旨,充分利用館內資源、設備、技術,例如支持創客項目以及提供3D打印機促進創意轉化等,為用戶提供創新知識服務。

4.眾創背景下圖書館轉型發展策略

圖書館參與眾創運動是促進服務創新的有效措施,在運用眾創理念實現空問再造的基礎上,還需要不斷優化館藏資源結構,促進創新成果盡快孵化,以提升服務質量并推動圖書館轉型升級。

4.1優化館藏資源結構

信息時代海量信息資源改變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多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了支撐。多媒體工具、電信網絡的應用,為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提供了更多選擇。眾創背景下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信息資源,保障館藏資源的個性化與規范性。由于當前數字資源的數量迅速增多,信息資源質量參差不齊,增加了圖書館整合信息資源的難度。因此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應該根據需要構建數字資源標準體系,加強對數字化資源的檢測與篩選。制定簡單易用的信息檢索制度,方便用戶對圖書館資源進行檢索。此外,圖書館應該注重館藏資源的個性化建設,選擇具備資源優勢、區域特色的信息資源,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信息數據庫,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權威信息支持。

4.2推行眾創空間服務模式

眾創背景下圖書館通過空間再造推行眾創空間服務,為用戶提供創新知識交流、創新成果展示的良好環境,不僅能夠培養用戶的實踐能力,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通過對國內外圖書館的眾創空間進行分析,可知大部分眾創空間均是隸屬于圖書館的一個創新交流區域。由于圖書館自身空問有限,加上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眾創空間服務并沒有特定的范式,很多圖書館將眾創空間服務納入圖書館總體服務中,服務內容以數字媒體、文獻微縮、研討交流室、制作空間、創新咨詢、成果展示等常見形式為主,具體見圖2所示。知識服務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內容,在如今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背景下,圖書館構建“協同合作、激發思維、分享成果”的眾創空間,不僅能夠更好地為公眾提供智力服務,也可以加快知識轉化與創新。為保障眾創空間服務成效,圖書館可以制定眾創空間反饋體系,了解用戶對眾創空間服務的滿意度,根據眾創空間的使用情況、創新項目進展情況等了解眾創空間服務績效,以促進圖書館眾創空間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4.3促進交流互動,加快創意孵化

圖書館結合眾創理念構建眾創空問,不僅代表空間與服務本身,而是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性,為知識傳播、知識加工與轉化提供了便利。眾創空間本身具備協作、共享等特征,也是順應眾創趨勢的全新文化范式。信息環境下人們的創意更加活躍,不再拘泥于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服務模式,更加要求圖書館營造輕松愉悅的交流氛圍,以為創意創新提供孵化場所。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交流活動,如創客沙龍、創意設計大賽、創新知識分享會等,為圖書館用戶提供分享、展示、協作的平臺。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社區,幫助用戶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并分享成果,進而形成開放式的創新生態體系。此外,根據眾創空間相關服務需求,保障創新技術、信息資源、創新思維的連接與碰撞,吸引更多感興趣的用戶一起交流,避免資源浪費與重復研究,加快創意孵化為產品。

5.結語

眾創背景下用戶對知識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圖書館服務創新與轉型發展創造了條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用戶對圖書館的服務需求不再拘泥于信息服務,而是轉變為空間供給與智力支持。圖書館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全面掌握用戶的需求變化趨勢,抓住轉型發展的良好機遇,引入眾創理念,構建一站式創新服務平臺,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并優化館藏資源,以發揮圖書館的社會引導作用。

猜你喜歡
眾創空間轉型發展圖書館
圖書館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