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創新與收益研究

2016-07-04 18:17周碧波
新經濟 2016年7期
關鍵詞:理財產品收益商業銀行

周碧波

摘 要:隨著外匯儲備增多與居民存款的攀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發展起來。然而現行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中,在創新性以及收益情況等方面并不樂觀,其中包含較多影響因素,要求正確認識這些問題,才能保證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優勢凸顯出來。本文將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相關概述、理財產品創新以及影響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因素進行探析。

關鍵詞: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 創新 收益

前言:

作為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發展中的重要投資產品,理財產品在個人投資趨勢增大背景下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相比外資,理財產品在產品設計以及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仍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特別在金融創新環境下,更要求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向變化進行改變,這樣才可保證理財產品推出后為商業銀行帶來利潤空間。但如何做好理財產品創新,又成為當前商業銀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本文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創新及影響其收益的因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相關概述

在研究理財產品中,應對個人理財業務概念進行明確,其主要指以個人客戶財務需求為依據,為客戶財產使用、財產增值、財產保值與消費提供相應的管理計劃。對于個人理財業務,銀監會也對其進行定義,認為商業銀行從個人需求角度出發,所提供的專業化服務活動如資產管理、投資顧問、財務規劃以及財務分析等都可作為理財業務的具體表現。且以管理運作方式為依據,可將個人理財業務具體細化到綜合理財、理財顧問兩方面服務,前者側重于在對用戶授權、委托接受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的投資方式與計劃完成服務活動,包括資產管理與投資管理,而后者以專業化服務形式呈現出來,如投資產品推介、投資建議或財務分析等。這些服務內容中的理財計劃實質便為個人理財產品,是基于目標客戶需求角度所提供的具體資金管理計劃以及投資計劃等。從個人理財產品類型看,按照不同標準可劃分為不同類型產品,如以理財貨幣角度出發,表現在人民幣、外匯兩種產品上;以投資收益為依據,表現在浮動、固定收益產品方面;以委托期限為依據,可細化為無線滾動、長期、中期與短期產品層面;或以本金回收為標準,又表現在保本或非保本產品上。無論哪種類型產品,其都可作為交易性中間業務,與一般貸款業務、存款業務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表現為:第一,理財產品為銀行 自行發行,可將銀行投資與產品設計自覺性、主動性突顯出來。第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為制式產品,需與國家相關規定要求相吻合,但在合同簽訂方面,商業銀行對于其中細節有一定自主性。第三,理財業務開展下委托關系表現較為的明顯,禁止銀行在資金上進行使用或變更,而客戶在角色定位上以委托人為主,盈虧自負[1]。

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創新表現

(一)商業銀行產品創新的理論與方法

在金融創新方面,國內外較多學者多從創新誘因著手,提出較多理論,如技術推進理論,其強調金融業中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的引入成為金融創新的主要支撐。再如財富增長理論,強調在財富增長趨勢下,人們為實現風險規避,迫切需要有相應的金融服務使其財富得到保值,加速金融創新步伐。此外,也有其他相關理論如 Hicks的交易成本理論以及制度改革理論等。從這些理論內容中可發現,金融產品創新的目的集中表現在重新配置風險、降低成本、規避金融管制與稅收、促進交易效率的提升以及降低成本等。而這些目的實現關鍵在于有相應的創新方法作為保障。具體創新中,首先應對金融產品設計的目的與服務對象進行明確。如較多金融衍生產品,在設計目的上集中表現在無風險套利機會挖掘、套起保值等。其次,應對金融產品運作市場進行判斷。如金融產品投放后,其在權益市場、債券市場或貨幣市場中運作。再次,對產品投資模式與中介結構的引入進行判斷。以分業經營市場為例,要求結合客戶對股權市場收益的需求采取相應的投資模式。最后,設計與改進金融產品。該過程實現中,可引入以往學者提出的如基本要素改變、衍生工具創新或條款增加等方式[2]。

(二)基于創新理論的理財產品創新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否保持持續創新,將決定產品能否滿足商業銀行運營發展要求。本文以金融產品創新理論為指導,從理財產品要素角度出發,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具體包括:第一,將金融衍生工具嵌入或采取靜態復制方法。其中在金融衍生工具嵌入方面,可考慮以期權角度出發,如在關于黃金產品方面,可將組合期權嵌入,或在關于匯率產品方面,可將看跌期權嵌入。而在靜態復制方面,主要采取衍生類、結構性產品復制方法。如對于權益類市場,可將其中關于浮動收益的股票具體復制為股價指數[3]。

第二,改變基本要素。這一改變過程可從較多要素方面著手,包括:①可投資幣種改變。如在國內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商業銀行不再以美元等外幣理財產品為主,而直接將人民幣理財產品推出;②對理財期限調整。由于投資者在資產方面有流動性需求,所以商業銀行也在理財期限上進行調整,如客戶持有資金處于穩定閑置狀態,可選擇中長期產品,而資金流動性較大客戶適宜選擇短期理財產品;③對最低委托金額調整。由于商業銀行推出理財產品中,面對的客戶群體不同,所以需設置不同的門檻,保證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④對掛鉤資產進行調。一般理財產品較為活躍的要素以掛鉤資產為主,如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民生銀行的“鼓浪嶼” 等,都有其相關掛鉤的產品。此外,創新過程中也可從其他要素上進行調整,如投資方向的改變等[4]。

第三,在實際創新中,采用條款增加的方式也能取得明顯效果。以當前商業銀行常用的條款設計方法為例,多集中在計息方式、終止或質押條款的增加等方面。以計息方式為例,其可細化為浮動與固定利息兩種類型。對于浮動利息,一般設計中會選擇“依賴”、“不依賴”等路徑,前者側重于以掛鉤資產價格、收益率情況為依據進行計息方式設計的,而后者要求在選定參考價格的基礎上,對收益率函數以及參考日期進行明確,以此完成產品收益率確定過程。另外,在質押或終止條款方面,其設置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客戶資金壓力得以緩解,且銀行面臨的風險也會減少許多。如對于流動性不明顯的產品,便可考慮將終止條款增設其中。事實上,理財產品創新中,由于其涵蓋的條款與要素較多,所以可結合商業銀行實際情況與用戶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確保產品的推出既能滿足用戶需求,也可使商業銀行自身獲取一定的收益[5]。

(一)投資者需求視閾下的理財產品創新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創新中,盡管依托于創新理論可為產品創新提供較多方法,但這種由產品自身進行創新的方式,極易出現被模仿或被抄襲現狀,整個市場中將出現較多同類產品,這樣用戶在選擇產品中也會面臨一定的難題。假若商業銀行在該環境下直接從價格戰角度出發,雖然可在短期內獲取更多市場份額,但也會導致其自身負擔累累,對投資者利益也會帶來一定的損害。對于這種現狀,實際改變中要求商業銀行能夠立足于投資者需求,采取層次創新策略。該策略運用下將理財產品屬性、用戶以及當前投資環境等所有內容納入其中,實現層次化創新目標。具體創新中,首先應做好產品屬性的分析。對于大多理財產品,其涵蓋的變量都極多,如掛鉤資產、理財期限以及理財幣種等,這些產品都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流動性、風險性與收益性。創新過程中要求對產品的不同屬性進行分析,保證資產流動性要求得以滿足的基礎上,盡可能規避其中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實現產品收益目標[6]。

其次,應以投資者風險的偏好為依據進行理財產品創新。在經濟學理論中,關于風險偏好,可具體細化為風險喜好型、中性型與厭惡型。一般對于傾向于選擇確定性收益的投資者,可叫作風險厭惡者。而部分投資者往往在有風險環境下期望收益,可將這類投資者稱為風險喜好者。不同類型投資者對于收益提高、風險降低等都會采取不同的決策。如風險厭惡者更注重以成本低為前提,即使投資效益較低,也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工具。再如風險喜好者,在選擇產品中完全從高收益角度出發,通常該類產品投資風險較高。這樣商業銀行在推出理財產品中,需結合不同類型投資者,這樣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將更具針對性,能夠解決被模仿或被抄襲等問題[7]。

此外,在層次化創新中,也可細化為不同的理財層次,如基礎層、投資層與儲備層等。其中基礎層針對的投資對象主要以醫療需求、教育需求、養老需求的投資者為主,產品創新中可應注重工具在風險性上較低,或適當引入有一定風險的投資,可滿足資本儲備要求。而儲備層針對的對象主要以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且有一定的富余資金等投資者為主,此時理財產品可選擇風險略高且收益較高的產品。另外,在投資層方面,在理財產品上傾向于以高風險、高收益等類型為主。這種理財產品創新方式,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商業銀行也會因此受益許多[8]。

一、影響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因素研究

本文在研究影響理財產品收益因素中,主要將人民幣理財產品作為實例。由于該類產品在基本要素上包含許多,如業務模式、質押情況、發行地區以及銀行信用級別等,所以在判斷不同要素對收益情況影響中,可采取回歸分析方式,能夠發現對于全國性、區域性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掛鉤資產以及收益設計等方面并不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預期收益影響因素中可將發行地區排除。再如委托金額,由于金額的設定有相關規定,且個人理財金額無法從委托金額中獲取,這樣對銀行募集資金總額不會產生較大影響,所以也可排除。采用同樣的排除方式,其他如付息周期等帶來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因此,在影響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因素研究中,可將自變量界定在固定存利率、投資模式、本金保證、收益計算方法、掛鉤資產、理財期限以及銀行信用級別等方面。在此基礎上將SPSS11.5引入,分析所選定的數據,可發現這些因素與收益率都處于正相關狀態,充分說明理財產品收益的影響因素主要來源于這幾方面,要求商業銀行在創新理財產品中,應注重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控制策略。

結論:

創新理財產品與產品收益分析是當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中需考慮的重要內容。實際創新中,應正確認識理財產品的基本內涵與特征,可依托于金融產品創新理論完成產品創新過程,或直接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進行創新,有利于產品創新目標的實現。同時,在推出理財產品中,需做好影響產品收益因素的分析,確保理財產品的推出能夠為商業銀行帶來更多的收益。

參考文獻:

[1]方先明,余丁洋,楊波.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結構及其收益的不確定性[J]. 經濟問題,2015,06:69-74.

[2]孫興順.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創新動機及影響因素[J]. 商場現代化,2015,13:177-178.

[3]周建濤.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實證研究[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04:59-62.

[4]高冉. 商業銀行保本收益類理財產品市場調研[J]. 現代商業,2014,01:108-110.

[5]彭碧,孫英雋.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創新分析——基于博弈論的視角[J]. 法制與社會,2014,21:96-97.

[6]戴馨.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創新與收益研究[J]. 經貿實踐,2015,13:165.

[7]李瑞紅.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創新、風險表現及建議[J]. 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1:35-39.

[8]陳昊. 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理財產品收益商業銀行
螃蟹爬上“網” 收益落進兜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怎么設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標
2015年理財“6宗最”誰能給你穩穩的收益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如何解開設計院BIM應用的收益困惑?
非保本理財產品
保本理財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