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關于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文獻綜述

2016-07-06 14:21彭飛燕
2016年21期
關鍵詞:行動研究文獻綜述社會工作

彭飛燕

摘 要:社會工作是一門實務性、應用型的專業。需要強調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運用理論。但理論與實踐之間如何銜接依舊困擾著社會工作者。而行動研究有助于架起理論和實踐的橋梁,為社會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那么,社會工作中行動研究的情況如何呢?又有什么意義呢?文章希望整理國內現有的文獻以了解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進展。

關鍵詞:社會工作;行動研究;文獻綜述

在我國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層次的復雜性和社會問題的多樣性更給社會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社會工作在政府日漸重視的環境以及相關社會政策的“保駕護航”下發展迅速,在應對和解決社會矛盾、社會沖突和社會問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社會工作紅紅火火發展的外表下,也隱含著危機和挑戰。例如,專業性體現不明顯、服務成效不夠凸顯、本土化研究沒有太多成果等問題,讓“現實的殘酷”成為社會工作在奔往“美好的愿景”路途中的“后腿”。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型的專業,講求在“行動”中發展,盡管社會工作實踐經驗的相關文章層出不窮,我們仍然不得不去思考經驗和理論的關系,以及社會工作者是否在行動中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專業的研究是否又反過來促進社會工作的實踐和社會問題的解決?因此,在社會工作實踐領域的探索中,行動研究的方法論也逐漸進入學者們的視野。那么,什么是行動研究?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情況?在社會工作中推展行動研究有何意義?筆者希望通過梳理目前國內關于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相關文獻找出答案。

一、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行動研究

(一)行動研究的定義

行動研究提出以來,許多學者嘗試為“行動研究”定義。鄭金洲(1997)針對行動研究的不同定義,將行動研究的定義大致歸納為三種:1、行動研究即行動者用科學的方法對自己的行動所進行的研究。這種定義強調行動研究的“科學性”。2、行動研究即行動者為解決自己實踐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這種定義更關注行動研究對教育實踐的“改進”功能。3、行動研究即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論的批判”、“意識的啟蒙”來引起和改進行動。這種定義突出了行動研究的“批判性”??傮w而言,在行動研究的定義中,行動者和研究者等共同參與研究實踐活動,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實踐工作更好地開展、強調在自然的實務情境下開展研究工作、研究結果難以普遍應用等相關核心要素是眾學者所認可的。

(二)行動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

行動研究的創始人勒溫認為“行動研究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反饋循環的動力系統?!边@一點獲得了眾多學者的認可。但在基本操作程序模型上,大家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我國學者李炯英(2003)則將四個實施環節可以簡化為計劃、實施和反思三個環節,其中“實施”階段包括行動和觀察分析。盡管只分為三個環節,但每個環節內部的操作程序是較多的。從眾學者提出的行動研究步驟來看,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執行研究計劃,并在過程中不斷依據實際情況修訂、觀察及對行動結果的思考、繼續將思考運用實踐這樣一個反饋循環的過程幾乎是行動研究必不可少的。

二、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領域的應用

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社會工作的研究并非只是為了做研究而研究、為建構理論而建構理論,而是為了實踐而研究(古學斌,2013)。這一點與行動研究的目的不謀而合。社會工作研究所理解社會、描述社會現象以及解釋社會的運作、社會問題背后的原因,其本質目的是為了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從文獻查閱上看,行動研究更多應用于教育領域,社會工作領域方面的行動研究相對較少。但社會工作從來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它的實踐性決定了它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并進行提升。行動研究這種強調在實踐中研究的研究方式自然而言進入了社會工作領域。

(一)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的應用領域

30多年前,臺灣輔仁大學夏林清教授在《反映的實踐者》的基礎上,轉承了實踐取向和批判解放的行動研究學派,并在臺灣實踐和推廣行動研究,讓行動研究在工人、身心障礙者、外籍新娘等群體中得以應用。2006年,楊靜開始學習行動研究并將其推廣應用在農村社會工作,并通過建立行動研究學習小組相互學習、并支持草根組織未來工作者和青年人行動研究工作坊培養投身社會實踐的年輕人。1999年至今,張和清先后從事戒毒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和災害社會工作,運用行動研究的方式,在社區實踐的感受力促使下,不斷委身專業實踐,并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最終將思考的結果書寫出來指導專業實踐(張和清,2015)。隨著社會工作的發展和學者們的努力,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逐漸覆蓋到殘障人士服務、失業人士服務、青少年服務、兒童早期教育服務、社區服務、需求評估、社工實習等方面。

(二)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意義

通過文獻查閱,學者們嘗試通過實踐的具體實例展現行動研究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體現行動研究對社會工作發展的意義。范明林(2015)通過行動研究開展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服務改善時,提到從社會工作學科性質而言,社會工作研究需要與社會工作實務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第二,社會工作研究人員迫切需要與社會工作者更加密切地聯系起來,一個理想的狀態是,社會工作研究人員就是實務工作者;第三,更進一步而言,社會工作的研究應該完全不同于哲學研究或社會學理論研究,它更應該是一種實務研究,而這種實務研究的開展,比較理想或適用的方法則是行動研究??傮w來說,行動研究打破了感性與理性、客觀與主觀、微觀與宏觀的兩分,找到了使之相通的渠道,將人的改變與情緒、情感、家庭、社會結構和制度等關聯起來,全方位地理解人及其所處的情境,讓理論更能“接地氣”,也讓問題的解決更能科學有效地解決。

三、對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反思

行動研究在社會工作的時間并不長,通過文獻查閱發現,國內以行動研究方式對社會工作開展研究的文章相對較少。就現有的國內文獻整理發現國內行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行動研究的定義、特征等;二是行動研究的意義;三是行動研究具體實踐例子的操作情況等。盡管研究的文獻不多,但行動研究的引入,依然為社會工作帶來了新的研究思路。它給社會工作研究帶來了如下啟示:

(一)社會工作者應成為“研究型”的實踐者

行動研究要求社會工作者具有較強的反思意識和研究能力。在日復一日的實踐工作中,社會工作者若囿于實踐的藩籬,未能嘗試運用研究的思維去思考所實踐的工作,那實務工作將容易陷入“停滯”的狀態,加之目前社會工作者流動性加大,更容易導致前者的實踐未能有所保留,后者又需重新開始開展服務。當社會工作者能夠運用研究的思維考慮服務,服務的質素將更能提升,服務的延續性也將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二)在行動研究中添加“社會學想象力”

社會工作或行動研究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行動改變社會。當社工或行動者感受到人間的疾苦時,必須以實際行動去改變現實,只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而行動前,必須添加“社會學想象力”,這種想象力指的是,把“大時代”“大歷史”與“小人物”“小歷史”之間的關系辯證結合起來思考,深入分析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變遷的歷史過程如何造成個體困擾等(張和清,2015)。

社會工作不是不需要外部專業研究者,而是不需要一個居高臨下、提供抽象而缺乏具體相關性的研究者。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政府及民眾對社會工作的要求也會加大,需要社會工作更加能以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行動研究作為可以架起“理論”和“實踐”的橋梁理應加大探索的力度,以進一步推動社會工作的發展和改善。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范明林.行動研究: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服務改善[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5.

[2] 古學斌.行動研究與社會工作的介入[J].中國社會工作研究,2013.

[3] 李炯英.行動研究:概述、理據及應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

[4] 楊靜.回觀歷史辨識經驗尋找變的力量——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5] 張和清.知行合一:社會工作行動研究的歷程[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5.

[6] 鄭金洲.行動研究:一種日益受到關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1997.

猜你喜歡
行動研究文獻綜述社會工作
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行動研究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教學創新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馬克思創新思想研究綜述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展
加強出入管理 建設平安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