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模式和管理運行的研究

2016-07-29 09:12許鵬羅玥蔣一紅
2016年25期
關鍵詞:創新發展

許鵬+羅玥+蔣一紅

摘要:本文通過對硅谷等國內外區域創新中心的成功典范和國內區域創新中心現狀的案例分析,獲取經驗并發現了國內區域創新中心管理運行中的科技資源配置結構性矛盾,然后給出對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區域創新中心;創新發展;模式與管理

一、引言

區域創新中心本質上是區域創新系統,即區域中的行為主體(企業、高??蒲袡C構、地方政府、中介組織等)之間的長期穩定的相互交流、協調、合作從而構成的網絡系統。然而,目前我國區域創新中心管理運行中科技資源配置的結構性矛盾卻十分突出。本文希冀通過國內外區域創新中心的案例分析,歸納其建設模式,提出解決我國科技資源配置結構性矛盾的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針對區域創新中心建設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細致的研究。

首先,學界發現科研創新表現為集聚形態(Saxenian,1994;Porter,1998)。部分學者認為因為企業為了促進對基礎性創新的學習而聚集于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周圍,從而呈現出創新活動的集聚,形成了區域創新中心(Cooke,1992;Fischer,2001)。

再者關于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從各自的角度給出了定義。區域創新系統最早是由Cooke(1992)給出的:由地理上靠近且分工合作的企業、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網絡。企業和其它相關組織在具有根植性特征的環境下相互學習并傳播創新。該定義突出了地域性和網絡型特點。Asheim(1997)認為區域創新系統是由區域主導產業集群中的企業以及支持性作用的組織構成這種概念突出的是創新主體的多樣性。持類似觀點的學者還有郭淑芬(2006)、馮之浚(1999)、吳貴生(2002)等。國內學者傾向于從政府分配科技資源的角度將區域創新中心進行分為:市場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共同主導型(楊開忠,2006;任勝剛&陳鳳梅,2007)。

三、國內外區域創新中心建設的比較分析

硅谷是世界高技術產業最密集的地區,全球區域創新中心的最成功的典范。企業、高校和第三方科研機構都是硅谷科研活動的主力。首先硅谷聚集著大量企業。其中,有很多世界級大公司的總部或者高級研發中心,還有中小型企業組成的創新網絡。其次,硅谷不僅有斯坦福大學等13所知名大學,還有眾多由公司資助的世界一流實驗室。它們之間有著密切合作,主要表現在大學和科研機構為企業提供技術成果,培育高科技人才;企業為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企業向大學和科研機構反饋市場和技術應用方面的信息;而大學、科研人員和風險投資家合作創辦企業也能形成良好的互動。

硅谷地區擁有活躍的技術轉移中介組織。它們一方面能把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成果轉移給企業,另一方面也能把社會的需求信息反饋給研究機構引導科研內容更能貼近實際生活。其次,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也發揮著傳播信息、構建網絡的作用。最后,硅谷共享合作、容忍跳槽的文化使得創新成果能夠通過企業間的聯系以及人員流動得到有效擴散。硅谷甚至保持著和其他國家科技園的聯系,如新竹和班加羅爾。這些機制的存在使得硅谷的技術創新能夠發揮出更深遠的作用。

班加羅爾是在借鑒硅谷的模式上發展起來的世界級軟件外包中心。班加羅爾擁有類似于硅谷的基礎條件,也建成了較為完善的投融資機制。印度早已設立了技術開發與應用基金并制定了相關法律條款鼓勵科研活動。此外,印度允許商業銀行為軟件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并且允許商業銀行以股本的形式投資企業。印度在班加羅爾設立了證券交易所,便于當地企業上市,并且為軟件公司進入國內外證券市場融資設置了寬松的條件。印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進行風投試點,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和財政政策的扶植建立了各級風險投資基金,并與硅谷的風頭公司有著廣泛的聯系。

國內區域創新中心建設中的問題。與國外相比,我國區域創新中心建設中的問題主要是科技資源配置的結構性矛盾。一是科技創新的內容不滿足市場對創新的需求。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主要考慮的是申請項目基金而獲得資助和獎勵,研究所出成果難以達到商業化應用的水平。二是科技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大量閑置資源與優質科技資源不足并存。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是重中之重,發揮政府在此方面作用尤其是科學合理規劃對于引導科技資源配置值得進一步考慮。三是社會資金對科技成果的吸納力弱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才能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然而我國的基礎創新研發和技術創新研發的投入都嚴重不足。

四、區域創新中心管理運行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產學研合作

科研成果與實際需求脫節的根源在于產學研一體化程度較低。政府應該推動企業等創新需求方與高校等創新供給方進行協同合作。首先,應建立創新主體之間多方位的聯系。例如,鼓勵企業通過合作開發項目、設立合作研發機構等方式向科研機構提供資助。其次,將主體間的聯系規范化、制度化,實現機構間高度融合演變成創新網絡。

(二)政府科學規劃

科技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原因是政府配置科技資源的條塊分割,這就導致區域創新中心的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因此布局不合理??茖W地發揮政府規劃在配置科技資源中的作用,在本地的競爭優勢上有針對性布局科技資源,是提高區域創新中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的關鍵所在。

(三)健全投融資機制

投融資體制不完善是科技成果難以產業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直接投資來說,可以加大政府的科研投入,設立專門的技術開發基金和科技獎項;有序的改善科技公司進入國內外證券市場發行股票、債券等融資證券的條件;發展不同層次類型的風險投資公司。從間接融資來說,可以鼓勵商業銀行對高科技公司提供優惠的貸款條件。最后,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創新型企業融資提供既便利又規范的環境。(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Saxenian,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1994:226.

[2]Porter M.E.Cluster and the New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vember-December:77-90.

[3]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382.

[4]Fischer,M.M.Innovation,Knowledge Creation and Systems of Innovat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199-216.

[5]郭淑芬,張克軍.發展中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現狀評析-以太原高新區為例[J].技術經濟,2006,25(8):25-27.

[6]馮之俊.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與政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7]吳貴生.區域創新體系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4):3.

[8]Asheim BT,Isaksen A.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 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77-86.

[9]楊開忠.構建特色區域創新體系的三種途徑[J].人民論壇,2006(4):17-18.

[10]任勝鋼,陳鳳梅.國內外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模式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7,19(5):45-52.

猜你喜歡
創新發展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有效性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