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基礎課程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改革研究

2016-08-02 16:11白艷玲王坤畢喜彥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高職學生教學改革

白艷玲 王坤 畢喜彥

摘 要:高職院校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文化水平需要學習電腦應用的基礎課程,該基礎課程是每位高職學生所必須領會的必修課程。本篇文獻是通過分析高職電腦基礎課程在教學方面的現狀,并通過結合該課程特點,就該電腦基礎課在教學改革方面提出幾點想法,并指出該基礎課程應圍繞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進度不同以及興趣不同,因材施教。在教材方面應該選擇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材料,教師在平時上課時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在理論基礎是,提高培養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高職學生能做到學有所用,達到高效率學習應用的目的,為以后高職學員畢業找工作時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關鍵詞:電腦應用的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高職學生

1 研究背景

當今社會互聯網已被我們所熟知,特別是通信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處處存在計算機網絡,很多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已經被現在的信息時代所改變,為此作為未來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高職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顯得格外重要?,F在高職院校大都將計算機的應用基礎性課程作為新生入校是的必修課。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現在高職院校教育的核心內容;培養以就業作為導向、校企合作、以服務性作為宗旨的發展之路;培養能夠在服務、管理、生產和技術等工作崗位應用型、職業型綜合性人才,使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很好的表現。職業教育人才方向應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實踐方面以及技能的訓練方面應重點抓起,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技能能力。在當今社會,如何使計算機教學方法能更好的協調高職學生與社會和企業需求的關系,從而應用到計算機教學方面,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是當前作為教育者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2 高職計算機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2.1 教材知識部分過于陳舊,更新不及時

當今社會計算機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隨著通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發展迅速、日益變化。對于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通常需要借助必修課中的電腦基礎課程,該課程不僅理論應用全面系統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電腦的發展必定帶動很多電腦知識的更新,面對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知識更新力度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更新調整,但是,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很多都未加更新,很多知識過于陳舊,很多都是以前的老版本,有的高校改版了但內部內容變動不大,現在還有很多是使用本院校教師根據老版本知識改變的內容,內容還是有些陳舊不全,現在高校選用教材還需要一定時間,時間周期需要大概一到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會導致部分編制的教材內容落后于計算機發展速度,從而使高職學生不能從中學到更新的內容。

2.2 高職學生教育程度不同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開始自主招生,另外針對不同地區學生的教育地點不同,招生方式也發生了很多改變,從而導致高職學生教育素質的參差不齊。近幾年,很多高職院校都在進行擴建,由于每年招生額不夠,自主招生比例現階段越來越大。針對自主招生和地域教育層度不同,甚至一些地區的學生初高中沒有開設過計算機課程、還有一切落后地區拿計算機課程作為擺設等問題,從而使很多高職學生在入學后計算機水平浮動較大。由于計算機教育程度的差別,教師在上課講解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得比較困難。很多高職同學面對計算機教育變得比較迷茫、不知所措,無法找到自己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的方法,致使很多高職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并使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打擊。針對高職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參差不齊,而高職學校的器材設備、師資力量又相對有限,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戰略方針,不能使所有高職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對于有時學生平時練習時,在師資缺乏的狀況下,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這樣長期的積累最終使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了興趣,從而學習效率降低。

3 對電腦基礎教程改革

針對如何能夠讓高職學生快速熟練掌握所學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熟練操作辦公軟件,同時學會維護硬件并對計算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另外掌握計算機使用時的網絡安全點,使高職學生能夠通過高校教學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為此進行了一下幾點的思考,首先是針對教材選定;其次是在掌握理論基礎下如何更好的在實踐中應用;再者是教師怎樣合理的安排所要教學的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有以下改革措施,對提高教學質量會有顯著的影響。

3.1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方面進行改革

3.11 更新教材

針對現在信息技術更新快,信息量大,計算機教材應選擇一些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材料,要重點看教材的實用性與應用性方面的內容。高職院校應選用一些新興的和比較先進的技術知識應用軟件。教材在編排上要更新,符合高職學生的對知識的認知規律,打破一些傳統的編排程序。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性比較強的項目或者案例通常含有很多的信息,此時未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內容,教學效果顯得格外重要。教學過程中,要做好一下準備工作,包括材料的收集,對案例的調查研究以及課程內容的了解等。編寫案例時,要使案例盡可能的趣味生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再此理論基礎上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教材在編寫方面應該注重技能方面的培養。

3.12 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方案,教師主要起著解惑和答疑的角色,從教學質量的全局看,引導高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安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為主觀的能動性學習,把現實生活案例與學生的理論知識材料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這方面的動力。另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因地域等各方面原因導致計算機基礎差異的學生,教師可在學生入學時發放計算機只是調查卷,了解學生情況后因材施教,即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教育不同程度的學生,注重學生機房動手操作或者將課程分為不同模塊進行講解。

3.2 對學生教學方式進行轉變

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用以適應當今社會企業人才的培養。思想上教學應圍繞學生進行教學,在學生學習方面要根據企業需求來培養學生。新的教學方式還需提升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熱愛學習。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計算機能力得到全面培養,更好的適應社會。

4 結論

隨著計算機更新速度的加快,現階段對計算機方面教師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如何培養出職業化、應用性電腦人才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對計算機改革方法的提出,為更好地計算機基礎教學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何成林. 淺析應用技術本科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知識經濟,2010( 24) :143 -143

[2]劉艷麗.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材建設[J].職教論壇,2004,32:29

[3]孫研.《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實踐[J].2006,2( 4) :82 -84

作者簡介

白艷玲(1978-),女,漢族,河南開封市人,講師,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

猜你喜歡
高職學生教學改革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