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實自然,演繹本色

2016-09-20 18:19楊利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探究教學自主學習

楊利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我們除了在課堂之外多了一些時髦的詞匯“自主、合作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自主探究”等以外,在課堂上少有作為,仍然沿用著老方法“滿堂灌”。這種低效的課堂也許有學生的責任,但老師的責任更大一些。消除傳統教學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的弊端,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將教學目標的要求轉化為學生內在的需要,使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更好地生活,從而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探究活動經驗。為此,要改革“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實踐為基礎、以探究思維為主線”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 科學本質 探究教學 自主學習

“風咋起,吹皺一池漣漪”。課程改革如一股春風刮過教學大地,喚醒了傳統而沉悶的課堂教學,因此科學課堂教學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但大刀闊斧的課程改革、繁花似錦的課堂教學給人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于是,如何讓科學課樸實自然,與時俱進,成為當前科學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回歸本色——莫忘“科學”來時路

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于研究教法,忽略了教與學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減弱了整體效能。我曾經把課堂教學方法片面地理解為只包含教的方法,忽略了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學生作為認識的主體,他們怎樣學及學習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教和指導學生如何學。

課例——在探索金屬鈉的性質時,我采取課堂演示實驗講解有關性質:用鑷子取出一顆鈉,放紙上用小刀切成兩塊,取其中一塊放入滴有無色酚酞的水中,讓學生觀察現象,最后讓學生歸納金屬鈉的性質。

結果——多數學生描述的現象是:鈉漂浮在水面上,與水反應劇烈,反應后容器中的水變紅。他們歸納的性質是:鈉具有銀白色的光澤,能與水反應。少數學生能說出鈉的密度比水小,至于鈉其他的性質,學生就說不上來。

反思——通過上例,我們要引導學生根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疑問,然后學生一起研究,一起探討,最終解決相應問題。由于學生沒有親自操作,因此他們很難體會到鈉的質地柔軟,他們在前概念中會認為金屬都是很堅硬的物質;鈉放入水中會發出“嗤嗤”的響聲并會有氣泡冒出,但這些現象學生較難觀察到,更不用說鈉的性質了。究其原因,我想在這堂課中并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只是希望學生在我的預設下能夠作出我所想得到的結論,但事實并非如此。

新課程下的教學方法強調整體性,在教學中注重教師、學生、教材的協調性,發揮整體功能。在科學課堂的教學中,我們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滲透以會學為特點的現代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學生的潛力,發揮師生之間配合的效益,讓科學課堂回歸本真。

二、敦本務實——洗盡鉛華呈素姿

科學課堂的本質是一種探究式教學。它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即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啟發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

1.激發興趣,自主學習是科學探究的良好開端。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迸d趣是對事物的一種向往和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它是探究發展的動力,所以要使學生自主發展,就要激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求知欲,進而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和毅力,才會有最佳學習心態,也才能自主學習。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大氣中所占比重很少,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容易被學生忽略。為了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興趣對其具有的性質探究下去,我在上課前特地展示了一個關于“死狗洞”的flash動畫片段——我是小神探,有些學生表現得很驚訝,在看完了動畫后表現得更加激動,爭先恐后地舉手。

生甲:“因為洞里氧氣沒了,所以狗會死掉?!?/p>

師:“為什么你會這樣認為?”

生甲:“氧氣可以供我們呼吸呀!”

師:“那為什么人進去沒有任何異常感覺呢?”

(生甲啞口無言,這時另一個學生舉手了。)

生乙:“因為山洞里有二氧化碳?!?/p>

師:“為什么你會這樣認為?”

生乙:“二氧化碳不能供我們呼吸?!?/p>

師:“那人進去不是沒事嗎?”

生乙:“這個……”

這時其他學生又迫不及待地舉手了,我心里清楚可能他們想說什么。之后通過這個動畫的分析,我們得出了二氧化碳的兩點性質:“不能供呼吸”和“密度比空氣大”,關于后者,我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也安排了實驗進行探究。

愛因斯坦說:“興趣最好的老師?!比绻麑W生對學習沒有興趣,那么他學到的將是枯燥乏味的知識,不懂得如何運用,久而久之,將會對學習產生一種厭倦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反之,不用老師教,學生自己已經去預習、去摸索有關知識,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他們在課堂上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產生更大興趣,讓他們能夠得到自主發展。

2.質疑討論,創新思維是科學探究的靈魂所在。

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曾說:“提出問題等于解決問題的一半?!辟|疑是創新意識的萌芽,討論是智力的激發。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質疑,善于發現和提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質疑,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好奇、好問、好表現的特點,給學生營造質疑討論的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于提出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時,我準備了如圖實驗裝置,按照實驗步驟演示了一遍,并要求學生觀察現象。

生甲:“紅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集氣瓶中還有水會被吸進來?!?/p>

師:“很好,這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那集氣瓶中的水大概吸進去了多少呢?”

生乙:“大概是五分之一吧?!?/p>

(我想或許是這位學生已經預習過有關內容吧,再結合實驗現象最后得出結論。正當我要對這位同學的回答做出點評時,另一位學生舉手了。)

生丙:“我看到吸進來的水還不到集氣瓶外壁五分之一的紅線處?!?/p>

(話音剛落,其他學生開始竊竊私語了,有些學生也認同生丙的看法。我很欣賞他們的回答,因為他們自己能夠提出質疑,源于課本又走出課本的思維讓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師:“很好,你觀察得挺仔細的,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科學要求我們實事求是。那你能否給大家講一下為什么瓶中的水不到五分之一呢?”

生丙:“可能是塞子沒有塞緊,漏氣了吧?!?/p>

師:“你能否具體解釋一下?”

(十幾秒鐘之后生丙沒有回答)

師:“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瓶中的水為什么會被吸進來?”

生丙(恍然大悟):“瓶子內外有氣壓差,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了?!?/p>

師(贊揚):“回答得很好,那現在能否解釋剛才的問題了嗎?”

生丙(很自然):“瓶子漏氣的話外面的空氣進入,使瓶內氣壓又會變大些,所以大氣壓壓進來的水就少了?!?/p>

師(忍不?。骸敖o這位學生鼓鼓掌!”

(教室里響起陣陣掌聲,這時又有學生舉手了。)

生?。骸拔矣X得如果紅磷太少也會導致吸進來的水會偏少?!?/p>

師(好奇且高興):“哦?為什么?”

生?。骸凹t磷少就不能把瓶內的氧氣全部反應光,導致瓶內的氣壓不會變得很小,所以吸進來的水也就少了?!?/p>

教室里再次為這位學生的精彩提問和回答響起了掌聲。后來在大家一起的質疑討論聲中總結了瓶內的水偏多和偏少的幾點原因,還討論了類似于“為什么蠟燭、鐵絲等不能代替紅磷做這個實驗”的問題,甚至有學生提出如果先把塞子塞緊再來點燃紅磷,這樣實驗會更加精確。這是個大膽的創新思維,我提示他們實驗改進的幾種方法,并鼓勵他們能夠在課后研究琢磨。

在整個探討過程中,學生表現很積極,作為教師,我們希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會有序地思考、有據地思考、創造性地思考。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缺乏創新思維,通過這堂課,我覺得學生并不是不具備思維,而是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提出質疑和討論,給學生提供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機會。

3.小組合作,積極參與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過程。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地相互促進的互助性學習,它營造了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努力給學生創設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由教師教變為教師啟發,由學生接受變為學生探究體驗,使學生活動帶給學生心智的拓展和心靈的釋放。學生經歷過這樣的學習活動便可以體驗成功的快樂、失敗的痛苦,形成進取、探究的精神。

在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時,我在每一組桌上準備好相關儀器和學案稿,讓學生自己探究。我發現學生積極性都很高,連平時很少發言的學生也主動參與了此次探究,組內分工基本上都很明確。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大多數學生通過移動滑片,記錄了各組電流和電壓值,尋求規律。當然在整個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沒有事先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連接實物圖時沒有斷開開關、滑動變阻器時同時接在兩個下接線柱、讀電表數據時出錯,但是這些問題都被同組的學生指出并改正過來。

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有幾個小組遲遲沒有動手探究,我一問才知道他們不知道怎么探究。

師:“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應保持那個量不變?”

生(一起):“保持電壓不變?!?/p>

師:“好,那我們要改變那個量?”

生(低聲):“改變電阻?!?/p>

師:“恩,如何改變電阻?”

那些學生似乎明白了怎么探究,開始動起手來。在探究過程中也出現一些類似上述的問題,失誤更多的問題在于更換電阻時沒有將開關斷開,甚至有學生提出更換了電阻后怎么操作才能使電壓表的讀數不變的問題,但是在經過組內和組間的討論基本上能解決。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學生不明白時可適當點撥,誘導探究方向。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其基本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究解決問題。因此,必須處理好教師的“引”和學生的“探”的關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讓學生漫無邊際地探究,又不過多牽引限制學生。

我想這就是小組合作、積極參與的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

4.聯系生活,應用生活是科學探究的服務所向。

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出發,加強科學與生活的聯系,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從而對學習科學產生濃厚興趣。課后教師可布置適當的具有創新性的作業,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更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讓他們感受生活。

在講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關知識時,我借用“劃船”這個例子展開。

師:“用船槳在劃船時,誰對誰有一個力的作用,方向又如何?”

生甲:“船槳對水有一個向后的力?!?/p>

師:“既然力向后,為什么船會向前進呢?”

生乙(遲疑了一下):“水是受力物體,但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它反過來對槳有一個向前的力,所以船就前進了?!?/p>

師:“很好?!?/p>

之后在學生的討論下,我們一起總結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為了讓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印象更深刻,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列舉幾個生活中能夠用相互作用力來解釋的實例,如“溜冰時推一下墻,人就往后退了”、“汽車撞了墻,汽車變形了”、“氣球放氣時,球會往前沖”等,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他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就有科學,很多生活現象可以用科學的知識解釋,并希望學生能制作一個水火箭。第二天很多學生帶來了“水火箭”,設計合理的同學,能將火箭發射出很遠的距離,當然也有原地不動或者往相反方向發射的。雖然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學生都很高興,因為他們都參與并體驗了生活中的科學。

探究式教學的載體與核心是問題,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其出發點是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這是進一步探究的起點。從教學的角度講,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精心考量,提出難度適當、邏輯合理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探究式教學,回歸科學教學的本質。

三、腳踏實地——促進生命的自然成長

教學也像過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茖W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一個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在學生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某種人生信念與價值的確定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最需要的品質是拂去喧囂,以一份厚實的從容為前提的求真求實,回歸本真的科學課程。

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體驗、品嘗。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平品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力量。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的不幸?!币虼?,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生成功的愿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品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理想的發展。

課堂上師生攜手,從容緩行,以這種姿態學習科學課程,這里化用海德格爾的那句名言:讓生命詩意地棲居在科學課堂中。

參考文獻:

[1]教學案例.長春出版社,2011.4(4).

[2]教育研究與評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歡
探究教學自主學習
淺析高中物理探究教學誤區
活動課中讓學生參與的探究教學
談高中歷史課中的問題式探究教學
有效掌握科學概念的教學實踐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