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實習過程中職前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情況探究

2016-09-27 23:57張毅敏
求知導刊 2016年20期
關鍵詞:教育實習專業發展

張毅敏

摘 要:教育實習是師范生教學實踐知識生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實踐經歷將為他們今后的專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筆者對三名頂崗實習英語教師的實習過程進行了跟蹤調查,試圖了解教育實習對職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和作用。研究結果表明: 在教育實習過程中,職前教師經歷了“適應—發現—調整與反思—教育、教學模式建構”這樣一個四階段發展過程,這是個動態的專業發展過程。這能讓使我們對職前英語教師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的專業發展過程及其特點有一定的了解,也為進一步提高職前英語教師教育質量提供了一些啟示。

關鍵詞:教育實習;職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一、研究背景

教育實習是師范生教學實踐知識生成的關鍵期,深入了解職前教師在教育實習中的專業成長與變化過程有助于教師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職前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為他們參與教育實踐工作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國外著名學者Shulman(1987)提出:“教師的知識結構應主要包 括學科內容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學生及其特點的知識、教育情境的知識和其他課程的知識等七大類?!庇纱丝梢?,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僅包括掌握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法知識,還包括對相關課程的深入了解,對教育情境和學生及其特性的了解以及自我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的能力。Daresh(1990)曾強調, “教學實踐是職前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最好機會”??傊?,教師專業素質的形成僅僅依靠在校期間的學習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在教學實踐的體驗過程中逐步獲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過反思日志、周志、訪談、座談、實習總結、QQ群交流等形式作為數據分析的依據。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材料內容進行編碼、歸納和分類,確定范疇類別,然后根據類別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

1.研究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的方式抽取普洱學院英語教育??瓢嘀腥煽冚^好且參加國培項目小學英語教師頂崗實習的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選擇這三名同學作為研究對象,一是因為她們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較為優秀,較好地完成了在校階段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很好地完成了在校期間的試講教學。因此她們的實習經歷能夠較真實和全面地反映出職前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二是她們有著成為老師的強烈愿望且態度積極并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基于兩點: 職前教師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經歷了的發展過程;實習經歷中的關鍵事件對她們造成的影響。

三、調查結果與討論

美國學者富勒(Fuller,1969)經過對職前和初任教師進行調查后提出了“教師關注四階段說”:①任教前關注階段;②早期生存關注階段;③關注教學情境階段;④關注學生階段。在富勒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筆者經過對所收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三名實習教師的成長經歷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身份認同與適應階段;第二階段, 發現問題并關注學生紀律管理階段;第三階段,關注自身教學效果和學生接受能力階段;第四階段,關鍵事件引發反思,并開始建構自己的教學PCK(學科教學知識)階段。在此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包含了“實踐、調整與反思”這幾個要素。下面筆者將進一步引用事例對這三名實習教師的階段性發展情況進行具體剖析。

1.身份認同與適應

李老師:第一天上課有點緊張,當他們稱呼我為老師時,我覺得自己已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第二天剛進教室,他們就圍過來問我很多問題,當時我就覺得他們就像書里面說的像祖國的花朵,每一朵都是那么陽光。

陳老師:第一次走進教室時,面對那么多陌生的學生面孔,心里很緊張,我不斷地告訴自己“抬頭,別緊張,嚴肅”。當他們稱呼我為老師時,頓時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斯老師:第一天進教室,好奇又興奮,看到那些童真的面孔,很期待第二天的課。

從三位實習教師初次與學生接觸時的感受中,可以看到三位實習老師在實習剛開始時都經歷了一個身份認同和角色適應階段,她們對初為人師充滿信心、興奮和快樂。

2.發現問題并關注學生紀律管理

李老師:接下來的幾天,課堂氣氛都很活躍。但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個別學生會分神,且自制力差,隨時要老師關注著。我發現,采取這樣上課的方式不僅很累,而且效率也不高。后來我也感覺到課堂上的語言、語氣和語調都非常重要,適當地變換語氣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我還買了些印章和小紅花,獎勵給做題認真、上課專心的學生。

陳老師:第二周,一切都在適應當中。我上課的班級每班近70人,維持課堂紀律成了我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多鼓勵他們,講課就可以順利進行。對于六年級的學生,維護課堂紀律就成了頭疼的問題。因為英語不參加期末考試,所以很多學生不重視,上課不認真聽講,擾亂課堂秩序是常有的現象,我幾乎每節課都要強調課堂紀律。

斯老師:這里的學生課后都很有禮貌,讓我感覺很好。但是,后來發現有些學生上課時喜歡講話,勸了也不聽,讓人很頭疼。通過處理學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也發現,對待孩子,該嚴的時候時候必須嚴,不然他們就不會聽你的話,到時候管理起來就更難了。

經過幾天和學生的進一步接觸,三名實習教師都發現了學生的一些問題,課堂紀律成了她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三位教師也嘗試著用一些辦法來改善課堂紀律。這些是她們在校期間沒有學過和經歷過的,但是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下,面對真實的教學對象時,她們不得不找出應對的方法。這是所有實習教師在進入實踐學習后必然要面對的一大考題。她們的教育實踐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檢驗,同時也為她們實踐性知識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3.關注自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接受能力

李老師:本周起我開始上三年級兩個班的英語課,感覺還不錯,也能把自己在《教材教法》中學到的一些方法應用到課堂上,學生也比較認可我的教學方法。但是,小學英語課一周只有兩節,課堂上教給學生的知識很有限,加上操練不夠,只要隔一段時間學生就會忘記很多。我只能想各種有趣的方法幫助他們記住所學的知識,同時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陳老師:這周是我的公開課,學生積極地配合讓我順利地上完了這節英語課。課后聽課的老師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我意識到這是由于我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接受能力缺乏足夠的了解造成的,所以今后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創新出適合小學生的方法。同時我也覺得,只有不斷實踐,才能尋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

斯老師:這周是我的公開課,想到有二十多位老師會來聽課,我緊張極了。還好,我經過認真準備,順利地講完了這堂課,我很欣慰。課后,聽課老師也給我提了一些建議。我很感謝所有為我提建議的老師,因為他們都在幫助我成長。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適應和調整后,實習教師開始關注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大膽地嘗試自己在教學法課上學到的方法,并考慮用新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她們發現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并積極反思產生差距的原因,思考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同時,由于有了在校期間的教學法課程的理論指導,因此,在實踐中她們會用一種較為科學的眼光來分析教學方法。

4.關鍵事件引發反思,并開始建構自己的教學PCK(學科教學知識)

李老師:我所教英語的兩個班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我講的內容。同時一班的班主任比較負責,每天下課都看見她在教室里幫學生背書、輔導、跟學生談話。而二班就不一樣了,相對來說班主任要求沒那么嚴格。所以一班的課堂紀律比較好,課堂效果更好。不論是作業還是平時的行為習慣,一班都比二班要好。所以我覺得身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認真對待學生。如果你對這個班級、這群學生負責,那在未來的教學效果上會有好的體現,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當然,每個班都有學困生,對學困生要想辦法幫助他們。為了讓他們有所提高,我每個星期都會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但是效果卻不明顯。不過,作為老師,不放棄他們,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有改觀。

陳老師:一天下課后,一個學生捂著額頭叫道:“老師,我頭受傷了?!蔽叶ňσ豢?,他的頭在流血!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頓時慌了手腳,本能地上前替他捂住傷口。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看到校長室離出事地點最近,我便把他帶到校長室。幾個校長顯然比我沉穩得多,紛紛給受傷學生班主任和家長打電話,然后將受傷學生送到醫院處理傷口。而對傷人的那位學生,看到他著急、后悔的表情,我沒有責罵他,但是跟他講明了這種事情的嚴重后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那位學生也承認了自己的錯,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知錯能改的人就是強大的人。經過此事后,我認真反思總結了自己的做法,以后遇事要沉著冷靜,多思考應對方法;而不要像今天這樣慌慌張張、不知所措,更要避免事態惡化的現象發生。

李老師:第九周真所謂喜憂參半。上課前突然發現,昨天備好的光碟今天竟然壞了!而我今天的教學內容必須使用光碟。這突然的變故打亂了我的陣腳,我只好考慮臨時在課堂上多拓展幾個有關職業的生詞。雖然臨時更改了教學計劃,但好在都積極配合我。參與聽課的張老師事后告訴我,我所講授的內容太多,學生會接受不了。這種突發事件在教學中是會經常遇到的,總會讓我們措手不及,因此一定要學會應對突發事件。

斯老師:漸漸地我發現有些老師會采取一些較粗暴的方式對待調皮學生,我覺得那不是正確的做法。對待調皮學生,我主要采取談話的方式來教育??墒沁@些調皮學生貌似還有點不太習慣我的教育方式,甚至還問我為什么不打罵他們。我就反問他們:“你們喜歡爸媽和老師打罵你們嗎?我知道你們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只是有時候管不住自己。我不喜歡用打罵的方式提醒你們?!蓖瑫r我自己也在慢慢尋找方法去管理學生,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時我也會采取罰掃地、背課文等方式。但是,有的學生總是打架,說了也聽不進去,所以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很無奈。某天兩個女學生打架,一個學生的媽媽來了后竟打了另一個學生,結果雙方家長都來了,我當時真的六神無主,頭腦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只能邊聽他們訴說,邊想該怎么解決,可就是想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時候感覺自己太無用了。幸好我們學校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幫著我解決了矛盾,從中我也學到些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法。自己也感覺到很多事都必須去經歷才能知道解決的辦法。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雖然讓我頭疼,但是從中我也學會了很多處理事情的辦法。

荷蘭著名教育專家科瑟根(Kortha gen.F.A)認為:“教師學習不是知識的線性累加,而是在與環境與他人的交互作用中,不斷地學會建構過程?!笨粕睦碚摻沂玖艘韵乱幝桑航處熗ㄟ^反思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開始有意識地建構自己的教學知識,再通過反思和驗證,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理論。

以上實習教師在經歷了不同的關鍵事件后,都進行了反思,她們通過自己的感悟,獲得了知識。這些反思的過程就是她們開始建構自己PCK(學科教學知識)的過程。

四、結語

從三名實習教師的實習事件描述中,可以看出她們都經歷了“適應—發現—實踐、調整與反思—教育模式建構”這樣一個四階段的發展過程。這是一個不斷學習、反思、發展和成長的動態專業發展過程。雖然在這一過程中她們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之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她們都能在行動中反思,認識到問題,并且積極思考解決的辦法。這說明通過實習,她們的實踐性知識有了很大提高,教學能力和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

實習過程中具體的事件促使他們對教學做出反思,并對教學和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些發現使我們對職前英語教師在教育實習期間的專業發展過程與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為進一步提高職前英語教師的教育質量帶來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Daresh,Johnc.Learning by Doing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um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990,28(2):34-47.

[2]Fred A.J.Korthage,Jos P.A.M.Kessels.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Changing the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Association,1999,28 (4).

[3]Shulman,Lees.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

[4]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

[5]郭新婕,王 薔.教育實習與職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關系探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3).

[6]申繼亮.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教育實習專業發展
實習教師自我效能與職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成長中的應用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數學師范生認知結構對教育實習所產生的影響
對高師數學教育專業實習改革的建議
教育實習與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