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幾點思考

2016-10-09 09:08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教學整合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魏宏軍

摘 要: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有效整合對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嘗試闡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意義,并從與教學內容整合、與教學模式整合等方面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策略。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教學整合

當前以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在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學工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具體是指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將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及信息方法等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整合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度,促進教學形式與內容的多樣化。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路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圖文聲像多種模式創設教學情境,使某些抽象的教學內容更清晰化與具體化,并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自主探究。其次,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小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經歷感知、理解及應用的過程,而信息技術則能夠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及過程形象具體地向小學生展示。例如“圓的面積”教學中將圓轉化為長方形進行面積公式的推廣是教學中難點,而借助多媒體則能夠化難為易,促進學生理解掌握。此外,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結合信息技術,可引導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正確認識并把握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基礎上,引發認知沖突,激發思維火花。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處理數學信息,培養其信息搜索、加工及利用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其應變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整合的策略

1.與教學內容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問題生活化,對于學生而言,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更易于理解。因而教學中教學內容材料的選擇、組織應當重視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而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則能夠滿足此要求。網絡信息具有時效性強及多元化等特征,教師可充分利用各類網絡資源,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更豐富,與生活實際更貼近,讓教材活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充分結合信息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小數的乘除法之后,教師可組織“低碳節約生活”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以下任務:調查家中每月的用電量、用水量;在網絡上查閱節約資源的重要意義,以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等相關資料。結合對資料的整理,自主完成調查報告。完成調查報告之后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明確任務,讓每個小組利用PPT等軟件制作調查報告,并于課堂中展示,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促進學生交流與體會。如此可將數學學習由課堂延伸到生活與社會中,讓學生通過自主調查搜集,利用網絡查閱資源,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其次應當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例如空間與幾何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幾何圖形特征、位置關系等內容非常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構建起空間觀念是教學難點。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有效解決此問題。多媒體課件能夠通過圖像、動畫等形式為學生建立形象直觀的知識體系。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知識點時,可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平移”,思考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進而推導其面積公式。

2.與教學模式的整合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善課堂教學模式,使其與現代教育理念相適應,是教學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問題。具體來講,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從創新教學的理念出發,充分整合信息技術,構建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提出問題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解決問題階段需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及合作探究等方式落實解決方案;歸納總結階段則可組織學生對問題分析解決過程進行評價檢驗。例如在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之后,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某小學操場長80m,寬50m,現在為滿足學生運動需要,操場長度與寬度分別增加30m與20m,求操場增加了多大面積?”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先畫一畫、想一想并動手計算,學生會出現“30×20=600”的錯誤解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在屏幕上向學生展示操場延長后的情況,并將擴大部分的面積涂色,學生便能夠直觀發現其面積并不是長方形;隨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按照圖形思考與討論如何求取面積,在多媒體圖形的協助之下,學生可通過多種方式解答出來,教師最后可對每一種解答方式進行點評。

3.與教學方法的整合

新課程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而信息技術在其中則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學到更多,對知識點的理解更透徹,不但能夠有效縮短學習周期,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系統吸收知識點,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在學習“認識負數”時,在進行正數與負數認識的教學后,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查找吐魯番盆地及喜馬拉雅山脈的相關資料,利用課件動態地向學生展示出其海拔圖,向學生構建起鮮明的正數負數的形象;同時利用網絡搜索一些與負數相關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例如電梯上的負數、溫度表上的負數等,使學生更系統地掌握負數知識點。其次,可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后教學方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數學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新媒體等互聯網資源,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可將QQ空間、校園網等作為學生課后學習的第二課堂,利用新媒體交互性強的特征,讓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后,教師可在網絡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輔導,也可將每一個單元的學習課件、視頻資料及課后練習等上傳到網絡空間當中,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

4.與學習方法的整合

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主動創新及合作探討等方式獲取知識上的認知與學習技能的提升,從而滿足學生情感、興趣等各方面的需求。教師應針對教學目標,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上,例如可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學,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教師可將數學教學中枯燥的內容動態化與形象化,給予學生更生動的視聽體驗,同時其內容應具備一定啟發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將微課視頻發送到班級QQ群等網絡空間中,要求學生課后進行自學。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對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整合有多種途徑與方式,這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與總結,不斷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新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從而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盈盈.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129.

[2]代振業.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7):63-64.

[3]李書英.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4(02):325.

猜你喜歡
教學整合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