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校級標準的研究與實踐

2016-10-18 03:00隆平劉學民咼中美曹紅玲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能力高等職業院校教師

隆平+劉學民+咼中美+曹紅玲

"

摘 要:信息化教學是當今教學的新形態,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在信息技術素養、信息化教學設計與組織、信息化教學研究和學習與發展方面達到相應的水平,才能勝任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角色,適應以服務學習者需求為核心的教學改革需求。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關注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過程與效果,旨在引導教師不斷提升適應時代需求的教學能力,標準制定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試行

中圖分類號: 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8-0062-04

互聯網+時代帶來了教學形態的變革,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給教師與學習者時刻提供獲取海量信息和豐富資源的各種平臺,提供了泛在化的學習環境和多樣化的教學途徑,信息技術應用成為當代教師不可能回避的問題。就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來說,趨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和學習者學習特點的要求,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是一種迫切需求。通過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的推行,促進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既是適合時代和現代教育發展的規律,更是切合當今以服務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

一、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的概念界定

1.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

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從字面上分析,是以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教學環境為支持的教學。筆者認為,也可解釋為,以促進教學效果提高為目標,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的教學活動。那么,教師基于信息化教學環境,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結合課程特點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與手段、信息化教學資源等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素養要求,歸結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這是當代教師要適應教育教學新常態必備的一種教學應用能力。

2.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

從傳統教學走向信息化教學,教學策略上是從教師導向走向學習者探究,傳授方式上從單向傾聽走向多維交流,學習方式從個體作業走向協作學習,教學評價也從注重事實性知識和離散性技能評估走向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綜合性評價。信息化教學這些有別于傳統教學的顯著特征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結構的變革。

3.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構成元素

從信息化教學的概念與特征分析,衡量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與水平應該從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應用認知與重視程度、信息技術應用基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與組織教學、信息化教學應用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考慮到教師要及時跟進信息技術更新與教育教學方法變革,增加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應用的再學習提升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技術素養、信息化教學水平、信息化研究能力和學習與發展能力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的主要構成要素。

二、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標準制定的依據和必要性

1.理論依據

在漢語詞典中解釋,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素質,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趯δ芰Ω拍罾斫?,眾多研究者從心理學角度界定教師能力的概念,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教育活動的質量和完成情況的個性心理特征。朱超華在研究中提出:在現代教育活動中,教師核心能力的基本內涵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其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設計能力、組織能力、預測能力、援助能力和評價能力。國際培訓、績效、教學標準委員會(IBSTBI)則將能力標準定義為:一整套使得個人可以按照專業標準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職業或工作職責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分別以專業基礎、計劃與準備、教學方法與策略、評估與評價、教學管理等能力維度提出各項能力以及具體績效指標,也明確了教師能力標準包含5個維度的18項能力和98條具體績效。其中“能力14: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加強學習、改進績效”,要求教師能認識教學媒體和技術的潛能與局限,運用媒體和技術開展最佳實踐,以多樣的方式呈現內容,為學習者使用媒體和技術做好準備及發現并解決小的技術故障,這就是從對媒體技術使用重視程度、在教學中應用媒體技術水平及信息技術基礎能力幾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政策依據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第四部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隨后《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頒發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做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特別是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對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提出了四個層面的計劃:一是校級資源根據院校自身條件補充建設,突出校本特色;二是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三是為解決教學問題,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仿真教學軟件、推廣互動式遠程教學;四是落實數字校園建設標準,加快建設信息平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等。從以上政策文件看出,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不是哪個群體、哪個學校、哪個部門要求,這是職業教育發展所需,在互聯網+時代生態教學環境形成所需,是學習者所需。

3.國內外借鑒經驗

2000年6月,美國推出了《面向教師的國家教育技術標準》(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NETS*T),從信息技術操作與概念、創設學習環境、教學與課程、評估與評價、工作效率與專業實踐及社會倫理、法律與道德的主題六個方面明確技術標準和績效指標,闡述了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學的基本行為要求;澳大利亞在2002 年頒布的教師專業標準(Pilot2002,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12項中有1項為“進行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改善教與學的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也從“選擇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資源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方式”、“使用信息技術存儲和管理學生的學習信息”等5個方面明確了對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要求。英國頒布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標準(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ubject Teaching)包括有效的教學和評價方法及教師的知識、能力與信息技術兩個部分27項指標。以上幾個國家對教師提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的共同之處是教師本人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及能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習者學習與提高教學效率的能力。2014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廳[2014]3號文),從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與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兩個方面,技術素養、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學習與發展五個維度,對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2.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碎片化知識針對性強,但是卻缺乏適用性

微信公眾平臺根據我們的興趣推送了相應的學習內容之后,這種內容很符合我們的需求,但是卻缺乏實際情境的驗證。它僅僅是一種問題的單一解決方法,如果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就無法適用。比如:我們在學習操作性的知識時,它是必須要結合實踐進行的,而碎片化知識只能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卻不知道問題的原因,在實際解決時,我們又不知道怎樣辦。

3.微信公眾平臺缺乏多樣的交互

雖然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根據關鍵詞進行回復,但是這種回復是不是學習者想要的答案或者對學習者有沒有用處,這些都是未知的。另一方面,微信公眾號在推送了相應的學習內容之后,學習者是否有效地閱讀,或者學習者在閱讀了相應的學習內容之后,無法直接進行提問,也得不到針對性的解答。

五、思考與建議

微信公眾平臺在為碎片化學習提供支持之外,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并不能因為存在問題我們就要拒絕這些碎片化知識。因此怎樣把這些碎片化知識建構到自己的知識體系,與已有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就顯得至關重要。

1.建立碎片化學習體系是基礎

我們在接受碎片化知識時除了要系統地學習、思考、分析之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以此為根節點,不斷擴充其分支。也就是說要建立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蛘邔⑦@些知識點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

2.“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將放射性碎片化思考具體化的方法

研究表明,思維導圖的建立有利于人們對其思考的問題進行全方位和系統的描述與分析。同時它又是靈活的,個性化的,具有無限的發展性的,這些特點非常符合碎片化學習的特征,因此對于碎片化思考具體化它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同時,它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有助于一個學習者真正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F在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手機端也有很多使用方便的軟件,比如:極品思維導圖、思維簡圖等等,它們可以結合微信公眾號進行使用。

3.檢驗和輸出是完善碎片化學習知識體系最關鍵的環節

在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之后,并不是所有的碎片化知識都能納入其中,我們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檢驗,也就是說,我們要弄清楚它與已有知識之間的聯系,如果聯系不大或者它根本沒有價值,我們要果斷舍棄。而對于輸出,即碎片化知識的鞏固和遷移,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可以將碎片化知識進行轉述給其他人,或者將借助一些外部工具做筆記,建立思維導圖等等。

碎片化學習作為非正式學習的一種,它不僅僅只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獲得,還有很多其他途徑,但是它的特點和利弊都普遍存在,我們一定要理性辯證地思考它的利弊,合理檢驗與輸出,從而真正實現隨時隨地的碎片化學習。

參考文獻:

[1]顧小清.超越碎片化學習——語義圖示與深度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15(3).

[2]王竹立.零存整?。壕W絡時代的學習策略[J].遠程教育雜志,2013(3).

[3]朱學偉,朱昱,徐小麗.基于碎片化應用的微型學習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12).

[4]王承博,李小平,趙豐年,張琳.大數據時代碎片化學習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

[5]柳玉婷.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3(10).

[6]張志輝,彭立,王宏艷,公海霞.基于微信的非正式學習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5(7).(編輯:郭桂真)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能力高等職業院校教師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試論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的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小學語文運用微課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探討
高等職業院校全媒體綜合實訓建設探究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探索
淺談高等職業院?!半p能型”教師概念及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