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語用失誤探究

2016-10-21 10:54鄧麗雯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語用失誤跨文化交際

鄧麗雯

[摘要]隨著中俄跨文化交際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兩國的文化差異,其中飲食文化不容忽視。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政治等差異,中俄兩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交際雙方要事先了解對方的飲食文化,以避免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產生語用失誤。本文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結合實例探究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語用失誤。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中俄飲食差異 語用失誤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093-02

“語用失誤”(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ая неудача)一詞最早是由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提出。當說話人感知的話語意義與說話人意欲表達的或認為應該為聽話人所感知的意義不同時就產生了語用失誤。(Jenny Thomas 1983:91)語言與文化是息息相關的。由于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歷史習俗等的不同,各國家和民族產生了不同的文化,而這種文化的差異又反映在語言上。飲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俄兩國的飲食文化各有特色。對于學習外語的人來說,不了解文化差異就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成語用失誤。中俄兩國人民在交際過程中只學習對方的語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對用餐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做出正確解讀,這樣才能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一、跨文化交際和語用失誤

“跨文化交際”(межкультур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Hall編寫的《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該書出版于1959年,由此標志著跨文化交際學的誕生。俄羅斯學者В. В. Красных從心理語言學角度將跨文化交際定義為具有不同民族認知基礎的民族語言文化共同體成員之間的或者不同心智語言復合體成員之間的交際。(В. В. Красных 2001:176)顧嘉祖認為:“跨文化交際指的是具有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民族成員相互之間進行的交往活動,也可指同一語言的不同成員之間的交際,或泛指一切在語言文化背景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保櫦巫?2000:1)在本文,我們將跨文化交際定義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成員進行交際的過程。

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一方或雙方對另一方的社會文化傳統缺乏了解,交際雙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觀點參與跨文化交流,從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摩其他文化背景,結果兩種文化觀念不能相互融合,于是產生文化沖突,出現不恰當的言行,這就是跨文化語用失誤。(何自然 1988:108)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把跨文化語用失誤分為兩類:語言語用失誤和社會語用失誤。語言語用失誤指的是由于外語學習者將本族語對某一詞語或結構的語用意義套用在外語上造成的語用失誤,社會語用失誤則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語用錯誤(Jenny Thomas 1983:112)。語用失誤是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的一個重要根源。本文主要分析中俄飲食文化差異引起的社會語用失誤。

二、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語用失誤

飲食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狀況和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飲食不再僅僅滿足于人的生理需求,而是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文化。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政治等差異,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中俄兩國的飲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國人民在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跨文化交際失誤??缥幕浑H可分為言語交際和非言語交際。本文將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語用失誤區分出言語交際語用失誤和非言語交際語用失誤來進行分析。

(一)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言語交際語用失誤

言語交際(вербаль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在飲食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俄羅斯人民所說:“餐桌上沒有交談就像沒有音樂的歌曲、沒有色彩的圖片、沒有肉的白粥、沒有鹽的面包一樣?!痹谥卸砜缥幕浑H中經常出現由于不了解對方飲食文化而引起的言語交際語用失誤。

俄羅斯語言學家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就在自己的書里寫到了自己來中國參加研討會的經歷。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開完會到餐廳以后發現很多菜已經撤走了,于是她先給自己打了一碗湯。這時一位中國人問她:“您什么都不吃嗎?”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感到困惑:“我在喝湯啊,怎么會什么都不吃?!焙髞硭诺弥?,根據中國的飲食習慣,湯是最后一道菜,喝湯就意味著吃飽了。而俄羅斯的上菜順序是小吃(закуски)、第一道菜(первое блюдо)、第二道菜(второе блюдо)和第三道菜(третье блюдо)。小吃可以是冷的也可以是熱的。一般是沙拉、香腸、奶酪、火腿、蟹肉等。第一道菜是湯,第二道菜一般為肉或者是魚加各種配菜,第三道菜則為糖煮水果、茶、咖啡或者是一些甜品。所以在俄羅斯人看來,喝湯意味著午飯才剛剛開始。這就是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造成雙方誤解的一個典型例子。除此之外,俄羅斯人稱“喝湯”為“есть суп”。如果中國人按字面將“есть(吃)суп(湯)”理解成“吃湯”的話,就會感到奇怪。其實這是因為俄式湯普遍比中式湯更粘稠,像俄羅斯人喜愛的紅菜湯和魚湯,所以俄羅斯人將“喝湯”說成“есть суп”。而在中國人的理解里,湯屬于“流食”,所以要說“喝湯”。俄羅斯人喝湯時也很講究,喝湯時一定要用湯匙把湯送人口中,不能用嘴直接從湯盤中喝,更不能發出響聲,羹匙要一直放在湯盤中,直到喝完。需要注意的還有,俄羅斯人在吃飯時實行的是分餐制。俄羅斯人用餐前一般各點各的菜,上菜后人們各自一盤,各吃各的,自己隨意添加調料。這種用餐方式在某種程度體現了俄羅斯人的個體意識。而中國自古以來就采用合餐制。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強,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用餐,這體現了中國人的集體主義思想和“大團圓”心理。若不了解這些差異,則很容易出現語用失誤。例如一位俄羅斯人在中餐館點餐時,按照本國的飲食習慣對中國服務員說:“пять порций борща, пожалуйста.”(請給我來5份紅菜湯。)服務員就會感到困惑。因為在中國,點餐都是按“盤”,而在俄羅斯一般是按“份”(порция)來點餐。除此之外,中俄兩國在宴席上都有祝酒的習慣,但祝酒對象和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中國人的祝酒詞大多很具體,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模式。在中國的酒桌上,一般是晚輩祝長輩,下級祝上級,客人祝主人。而俄羅斯人的祝酒詞則更豐富,他們在用餐時可以祝任何事物和人。例如:“За красоты вечера!”(為這美麗的夜晚干杯?。?、“Выпьем за любовь”(為愛情干杯?。?、“предлагаем тост за их счастье”(讓我們為他們的幸福干杯?。┑?。中國人如果不理解俄羅斯人的祝酒習慣的話,就會很難理解他們的祝酒詞。俄羅斯人尊重女性也會表現在祝酒上,客人在餐桌上一般會先敬家里的女主人。若在普通宴席上則會在第三輪祝酒時,為女士和女孩子們干杯,而在中國則沒有這種習慣。

言語交際在中俄用餐交際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用餐時的言語交際影響著用餐者的心情及用餐氛圍,因此,一定要事先了解對方的飲食文化,尊重各自的差異,盡最大的努力避免語用失誤。

(二)中俄飲食差異引起的非言語交際語用失誤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很多人只注重言語交際,而忽略了非言語交際(невербаль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按蠖鄶笛芯繉<艺J為,在面對面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言語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言語行為傳遞的?!保↙arry A.Samovar 2000)由此可見,不了解中俄用餐非言語行為的差異也會導致跨文化交際障礙。

例如,在用餐時,俄羅斯人用食指在喉嚨的位置劃橫線時是表示“吃飽了”。如果中國人不了解這種手勢語就會誤以為俄羅斯人要自殺。這是因為中俄兩國人民對于這一手勢語有不同的解讀,因此造成了誤解。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用手拍肚子或撫摸肚皮就表示“吃飽了”,不了解這一體態語的俄羅斯人自然也不能理解這一非言語行為的意義,同樣也會造成交流障礙。中俄兩國使用的餐具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用筷子夾菜,用湯匙喝湯、用碗盛飯,而俄羅斯人用刀叉吃主菜,用盤子裝菜。所以兩國人民在傳達“吃飯”這一意義時所做出的動作是不同的:俄羅斯人會用手做出使用刀叉的樣子,而中國人則是用直食指和中指模仿筷子的形狀。若不能理解對方的飲食文化,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理解障礙。中俄兩國都有著獨具特色的酒文化,但俄羅斯人的好酒程度遠遠超過了中國人,俄羅斯的伏特加酒更是聞名四海。當俄羅斯人用手指彈下巴底部時意為“邀請喝酒”或“喝醉了”。但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明白這個手勢的意義,因為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并沒這種非言語交際行為。據說這個手勢是來源于彼得一世時的一個手藝人。他因為自己精湛的技術,彼得大帝在他的脖子烙了一個特殊的印記,憑著這個印記,他可以在任何一家店里免費喝酒。所以,每當這個手藝人走進酒館時就用大拇指和中指彎曲彈脖子上的印記。之后,這個手勢就流傳了下來。在中國,邀請別人喝一杯時一般做出手拿酒杯往嘴里送的手勢。而俄羅斯人會將大拇指與小拇指伸直,大拇指在上方,小指在下方,其余三指握向掌心,呈“杯”狀表示“酒杯”“喝酒”。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環境下,手勢語都帶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若不能正確地理解這些手勢就極有可能造成語用失誤。

中俄兩國人民在用餐過程中言語和非言語交際都是無法避免的,二者在跨文化交際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注重言語交際而忽視非言語交際的行為是不可取的。非言語交際具有非普遍性,即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對某種非言語行用為特有的認識和理解。(史沛2014:139)所以在不了解對方文化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這就要求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要特別注意非言語交際。

三、結語

為了使餐桌上的中俄跨文化交際順利地進行,不僅要探究由于飲食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的語用失誤,更重要的是中俄兩國人民要相互包容和理解。在交際時要做到“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即理解他人不同的文化和習俗,尊重對方的禮儀,避免文化禁忌。即使在餐桌上跨文化交際中出現失誤,雙方都要抱著寬容友好的態度,這樣才能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顧嘉祖.跨文化交際——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

[2]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08.

[3]史沛.跨文化交際視閾下的中俄餐桌上的非言語交際對比[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2):139.

[4]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02):91-112.

[5]Samovar.L.A.,Porter.R.E.,Stefani,L.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J].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03).

[6]Красных В.В.,Основы психолингвистики и теории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Курс лекций[M].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ИТДГК《Гнозис》,2001:176.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語用失誤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研究
語用失誤與外語教學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稱呼語在中俄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研究
關于商務英語中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探析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