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家庭美德培養途徑探究

2016-10-21 10:54張德臣
現代交際 2016年16期
關鍵詞:培養途徑青少年

張德臣

[摘要]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對德育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家庭美德教育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事實證明,接受了良好家庭美德培養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承擔社會義務,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更加遵紀守法,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那么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對青少年的家庭美德進行培養呢?本文試圖通過對青少年家庭美德途徑的探究,更好地促進青少年的發展。

[關鍵詞]青少年 家庭美德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253-02

家庭美德建設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加強青少年家庭美德培養,對于塑造新時期青少年的理想、人格和高尚品質,提高青少年整體道德素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四有”公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這些變化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直接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從青少年家庭美德建設的現狀來看,青少年家庭美德建設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當前,家庭美德意識的傳播,家庭美德規范的實踐,都需要依賴于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和家庭美德意識的當代青少年。但是,青少年家庭美德建設方面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一些腐朽沒落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使一些青少年的心靈收到腐蝕。一些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對挫折容易采取極端方式處理;公共道德意識淡薄,缺乏道德調控能力,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價值取向扭曲、道德缺失、行為失范等問題。為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明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著力構建“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家庭教育網絡,要把學校、家庭、社會方面的力量有機地整合起來,共同創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本人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以家庭為主導,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家庭美德的價值,決定著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而家庭倫理道德的當今現狀,則昭示著家庭美德建設的緊迫性,順應青少年成長特征的家庭美德培養。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加強青少年美德培養就必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當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吸收教育學家杜威成熟的教育理念,突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活即教育”,對家庭教育培養提出了很多啟發。

(一)家庭美德教育有效途徑之一——寓教于樂法,適用于對中國傳統美德的滲透和培養

在游戲和體育活動中,促進孩子心靈的成長,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的,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有完美人格的個體,父母首先要有簡單完整的美德知識積淀,這就要求家長首先作為先導領會什么是家庭美德,在熟悉孩子成長過程階段,找到孩子成長階段所能領會美德的內容和深度。第一,重視親子游戲,培養孩子向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第二,重視體育鍛煉,把德育和體育結合到一起,把運動變成一種娛樂、一種堅持,讓孩子身體健康成長的同時,學會什么是堅持。第三,重視同齡孩子之間的切磋,積極地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各項比賽,讓孩子知道失敗的滋味,同時懂得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追求勝利。

(二)細致觀察孩子的生活細節,把美德變成習慣,把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變成美德滲透的途徑,在潛移默化中做好美德教育

參與孩子的成長,和孩子一起感受成長的過程。大多數父母都是頭一回做父母,沒有經驗,就要在生活中探索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法則。馬克思哲學告訴我們對待孩子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經營美德教育,比經營事業更加重要,事業可以重頭再來,教育孩子卻沒有回頭的路重新走。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形成。我們要抓住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瞬間,把美德教育落到實處。第一,照顧好孩子的飲食,養成更好的飲食習慣,珍惜糧食,勤拿少取。第二,穿衣適度,與家庭收入相匹配,不攀比,不討論。第三,廢物利用,保護環境,從家長自身做起。第四,安排孩子做好課余任務,養成讀書的良好家庭氛圍,和孩子一起學國學。從《三字經》《弟子規》開始,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國傳統美德,和孩子一起進步,耐心講解關于“孔融讓梨”“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烏鴉反哺”“負荊請罪”“毛遂自薦”等小故事,變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把道理告訴孩子,不求全理解。美德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過程,讓孩子在成長中日漸內化吸收。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留給我們豐富的精神財富?,F當代青少年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作為民族國家最小的單位,家庭美德至關重要,家長努力要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完美人格的社會建設者,以便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為國家、為社會服務。第五,周末和假期帶孩子去公園和戶外,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告訴孩子什么是“長幼有序”“助人為樂”“愛護環境”。第六,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何把自己做好,值得家長朋友的深思。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家長要注意觀察細節,看到別的成人和孩子好的做法和習慣,一定要告訴孩子,同時孩子出現理解偏差和行為偏差的時候,要細心糾正,并耐心指導。因材施教十分必要,孩子的成長是個性和共性的結合,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適合的美德教育方式和途徑才是最好的美德教育。同時,也要和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孩子嘗試家庭成員的重要角色,承擔部分家務勞動,讓他扮演老師的角色,讓他了解學習知識,同時學會自我保護。

(三)做孩子的“知心姐姐”,加強“心靈教育”,重視德育內化

青少年處于生理、心理成長的特殊階段,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對孩子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的劇烈變化階段,尤其在此階段,人格正在形成,對社會的理解也在加深,會產生他們年紀的想法,這些想法并不成熟,而孩子表現也相對倔強。對于這類現象產生的時期和過程,我們稱之為青少年的叛逆期。叛逆期可長可短,大致出現在青少年的初中和高中階段。家庭是青少年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基地,健康的、平和的家庭環境,對促進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功不可沒。陪同孩子觀看與他年紀相適應的電影、訪談類節目,并進行溝通討論。重視孩子的身體變化,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輔導,告訴孩子,身體變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要有所負擔和害怕。也要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性啟蒙教育,讓他們對人類繁衍生息的規律有所認識,就減少了好奇和懵懂產生的沖動。給孩子梳理情緒和知識,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友情。健康的人格和家庭美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家庭美德教育成功在于青少年形成了健康的人格。同時,培養并溝通,積極地健康人格又是家庭美德形成的最好方法。只有溝通的好,美德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二、把德育教育資源作為家庭美德教育的一條途徑,把社會、家庭、學校的美德教育做到有機融合

當代,我國德育發展目標是培養“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中共中央1986年,發表《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出“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008年修訂的《中國德育大綱》也對青少年的德育目標做了專門的介紹工作,并根據此標準編寫思政課的教材,各學校也根據大綱的精神,具體開展思想政治課程,進行德育教育。筆者根據大綱要求,對我國初高中階段的德育目標進行簡要闡述:在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培養青少年熱愛祖國,具有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初步樹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奮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在行為規范方面,初中的德育目標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心理品質方面,目的是自尊自愛、誠實正直、積極進取、不怕困難;在功德意識方面,目的是初步樹立公民的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法守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道德能力方面,目標是講科學、不迷信、具有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培養公民道德意識和集體意識;同時各個學科都有德育美育之責,共同對青少年進行美德教育。

(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特別是課外學習活動,像歌詠比賽、演講比賽、體育活動等

豐富的課內外的娛樂性活動,對青少年知識、文化、素養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同時對家庭美德教育也做了預習和復習作用?,F代中國的義務教育,是以班為單位的學校教育,學生家長一定要定期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老師共同發現孩子成長的問題,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外實踐活動,家長也要有意識的組織一些郊游、徒步等家庭活動

培養一種愛好,讓孩子在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方面有所發展,提高他們的藝術情操,也給家庭創造一種藝術氛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積極配合學校組織的活動,家長朋友也要有計劃地帶領孩子參觀工廠,帶孩子看清潔工人打掃衛生等等,讓他們去親身經歷和體驗一下,體驗吃苦耐勞的精神;去孤兒院、敬老院做志愿活動,建立他們尊老愛幼和孝敬老人的觀念,在寒暑假全家一起郊游和徒步活動,增加對環保意識的理解和持之以恒精神的體會。定期參加“獻愛心”活動,把不用的書本、穿小的衣服和玩具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

(三)國家做了很多努力,幫助家庭美德教育的進行,也提供很多家庭美德教育的“道具”

在綠色植物被帶上標有“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明確垃圾分類標準與制度。在街道定點擺放分類回收的垃圾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特別是公交車,車窗上都貼有傳統美德小故事。在電視媒體上,經常能看到大量投放的精品的公益類、美德類的廣告和宣傳片等等。在很多生活的細節方面,國家都做了很多努力,在家庭美德教育方面,都是隨處可見的教具,恰當適時地運用對家庭美德教育的培養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彭恩泰.試析家庭美德建設的幾個重要方面[J].理論與當代,2002(07).

[2]陳洵.家庭美德建設的心理功能[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04).

[3]李桂梅.樂在天倫——家庭道德新探[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楊柳

猜你喜歡
培養途徑青少年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與青少年成長
幸福感強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青少年打籃球注意事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