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職高專學生成長問題的幾點思考

2016-10-24 17:36陳壽蘭肖稱貴
考試周刊 2016年80期
關鍵詞:內涵建設成長技能

陳壽蘭++肖稱貴

摘 要: 職業教育的特色是面對企業,以技專長。隨著社會發展模式的變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文武雙全,還須德藝雙馨。技術人才要能適應社會需求,學校教育是關鍵。本文從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特點出發探尋一種外強技能、內練涵養的教育理念達到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目的,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關鍵詞: 高職高專學生 成長 技能 內涵建設

一、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高職高專學生擁有一定知識基礎和求知能力,精力充沛,而且敢于挑戰,喜歡接觸新事物,對未來充滿向往[1]。這些都是他們的優點,但正因為這些優點和年輕,容易受到負面影響而走上歪道。當前高職高專學生問題紛繁復雜,有感情問題、心理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理想與現實問題、生計問題、就業問題,等等,嚴重制約和影響了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

二、外強技能,內練涵養,為學生健康成長添磚加瓦

如何讓教育促進學生茁壯成長呢?了解學生特點、立足學校特色,尤為重要。職業學校的特色是職業教育,教授的是學生的一技之長。學生應當掌握的本領應該學到精湛,該積淀的文化素養應該隨著學齡的增長而養成,應矯正的觀念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學校是一個載體,在其中起著承載、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筆者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應該從宏觀引導熏陶的角度細處著落滋養,是軟文化和硬指導的相輔相成。具體說來,要處理好愛校、敬師、學業三方面的問題:

(一)愛校問題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地方。樂觀、開朗、愛笑的同學進入大學后會很快地融入豐富的大學生活如魚得水,利用學校的藏書、多媒體、體育場、機房、實驗室,吸納知識,參加各種文娛團體活動,和諧、團結、積極、奮進,成為學生領袖,出類而拔萃;而懷有抵觸情緒的學生則常常會厭學、抱怨、悲觀、消極、逃課、上網,終日沉溺在消極、懶散、懈怠之中,失去了年輕人的活力,蹉跎了歲月。更有甚者容易激動,還諸事看不慣,發泄情緒,影響學校的和諧有序進行。這些看似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現象,卻為學子的在校表現、未來學業、身心乃至以后人生航向都埋下了隱患,不可輕視。所以必須引導學生愛校、敬校、護校。

第一,進行入學教育。

一個新學校,對學生來說也許是藍天是宏圖是起航,也許是深淵,因為不了解,所以,一片憧憬、渺茫甚至是糊涂和懊惱,因此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尤為重要。讓學子們了解到學校的特色、優勢,以及他們的前景,讓他們對學校和自己充滿信心,由此熱愛學校,敬仰學校,在學校里鼓起斗志,展開人生新篇章。青年人的熱情是一把火,只要是他認定的,都會干得很好。學校里有了這么一批學子將會充滿活力和激情,奮發向上,從而帶動其他學生慷慨激昂地學習、生活,校園里跳動的是年輕的音符而不是壓抑、逃避、憤慨和厭倦。

第二,學校設施要完備,環境要雅致。

環境的浸染作用是不可小覷的。相應的配套設施必須完備,課桌沒有亂涂亂畫、沒有經久失修的現象,設備擺放整齊。環境雅致,沒有雜草叢生、踩踏草坪、景觀不修邊幅肆意發展的現象,營造井然有序、精致的氛圍。在這樣干凈、整潔、有序的環境里發揮嚴謹治學、追求完美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學子們會在這種環境里會不知不覺地對學校產生愛護、保護、崇敬的心理,也會嚴于要求自己,不做邋遢、放松、不修邊幅的懶學生。

第三,增強學校社會影響力。

增強學校社會影響力,這樣學生會以學校為榮、為傲,有榮譽感,從而更愛學校。比如學??梢远ㄆ谂e辦大規模的聯賽、聯誼等文娛文化活動,提高社會參與度,同時在競賽聯賽的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集體感、團隊精神,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蓬勃朝氣和凝聚力。尤其是職業院校,可以舉辦大規模的技能賽,讓社會更加了解學校的特色、學生的專長,為學生將來就業塑造影響力,也讓學生所學的專業技能得到歷練,這樣技促學,學長技,從而營造欣欣向榮的熱烈的學習氛圍。

(二)敬師問題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一個優秀的教師是深受學生愛戴和敬重的。只有深受學生喜愛而又敬重的老師的教導,才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熱愛學習、有高尚的追求,樹立健康陽光的學習生活方式,慢慢成長為知識豐富、專業扎實、求知欲強、敢于挑戰、熱情和諧的好學生。反之,如果教師不合格、不優秀,那么不但不能教育好學生,反而助長了學生調皮、松懈、懶散、放縱自己的惡習。學生一般很乖,不會跟老師斗,但他會選擇漠視學習。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地踏上了一條不端正的學習道路,形成了一種秉性,就很難改正,隨之而來出現的厭學、上網、心理問題也可能慢慢滋生。所以必須讓學生喜歡并敬愛教師。要做到這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提升:

第一,教師認真負責,教學嚴謹,有誠懇的授課態度。老師不松懈,學生一般都不敢松懈;老師一旦松懈,學生就會更松懈,學生學業一松懈,其他的思想問題就乘虛而入。

第二,教師授課內容要了解學生所需,實用、新穎,緊跟時代步伐,且追求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容易被調動起來。

第三,教師要做到既是人師,又是人友。教師既要做到為人師表、傳道授業,又要活躍氣氛、學習新知識,保持青年人的智慧和細胞,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只有受到學生的認可和喜愛,他的思想才能影響學生,學生才能在他的教導下逐漸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慢慢健康成長。特別是職業教育,他們一要學習技能,加強操作,實習演練的過程可能要多于在課堂學習的時間,那么作為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課堂更應該提高授課質量,讓他們充分吸收時代營養,知識和技能協調進步,否則心理、社會適應等會產生失衡[2]。因此教師的職責很關鍵,教育教學好了,可以起到引領導向作用。

(三)學業問題

學生,要以學為本,學乃大計。特別是職業學校,技能是專攻。隨著社會信息化、多遠化發展,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需要在日益增加,開設相應的文化課,擴大學生視野,很有必要。如果技術是硬實力是體,那么文化則是軟實力是魂。只有強硬的體加之與時俱進的魂,剛柔并進,能文能武,學生才會真正成為有實力富有朝氣的新時代人才。

第一,專業課。職業學校的重要特色是教授學生掌握專業技術。學生技術過硬,是學生的看家本領。有技術在手,那么就有用武之地。只要掌握了技術,學生心中才會有底氣,對將來信心才會加倍,而不是迷茫、彷徨、畏懼、害怕,學習和生活才更踏實有力。

第二,興趣課。學技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時還會很枯燥,有時甚至會枯燥的讓人情緒波動甚至厭倦。學校要給他們開展一些與專業課相關的興趣課、模擬課、演練課,讓他們領略創造、勞動的喜悅。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特長,又可以讓他們享受學習生活,相得益彰。特長多、興趣愛好廣、動手能力強、好學敢參與的學生一般社會能力適應強,也比較樂觀自信,對今后的就業和發展很有幫助。

第三,晚自習制嚴格把關,并列入期末考核。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勤懇踏實、勤奮好學、獨立自主的習性,對學生性格的塑造也大有裨益。晚自習是要實實在在地學,嚴格把關,并給予引導,及時解決學生困惑和難題,使其發揮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排憂解難的作用,而不是把一群學生束縛在教室里面。持之以恒,會形成一股團體合作、集體良好的學風。

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內涵建設,外強技能,內練涵養,營造充滿活力、集體榮譽感強、共同向上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活力、充滿創意、激情四溢、精彩紛呈的校園精神文化生活中感受文化、吸收營養、發揮才智、綻放熱情、鍛煉心智,成長為開朗、陽光、心胸開闊、富有愛心,熱情、自信的新時代青年。用愛澆注成長,讓教育的陽光照亮每個孩子,校園的花朵將會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異彩紛呈。

參考文獻:

[1]陳燦軍.淺談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及管理方法[J].企業家天地,2007(04).

[2]劉愛軍.淺析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及如何采取相應教學方法[J].消費導刊,2007(12).

猜你喜歡
內涵建設成長技能
高級技能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四四模式”推進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內涵建設
論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高校引智工作機制建設研究
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探索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