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商務中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2016-10-27 02:22付祖珍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信息披露完善電子商務

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中的網絡交易在我國日益盛行,信息在電子商務中是交易雙方溝通的橋梁,所以信息披露問題在電子商務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國電子商務中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法律規定滯后,職能部門監管無力,經營者違反信息披露義務的責任過輕,在線爭議解決方式使用率低等問題,通過借鑒域外國家的先進做法,提出完善我國電子商務領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披露;完善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85-02

消費者權益保護到什么程度,是判斷一個國家法律制度是否完備、市場是否健康有序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僅是消費者極度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確保消費者信息權益的實現對于我國網絡交易市場的長足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電子商務領域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規定滯后。

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總體發展比較滯后,就電子商務信息披露制度而言,主要是對于經營者信息披露的范圍劃定得不是很準確,并未細化到信息披露的標準、程度、方式等具體問題,以致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經營者可鉆的空子較大,不利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8條沒有將經營者信息披露的方式以及程度等更多細節牲的問題進行詳細規定。又如,《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11條中,列出了一些經營者應當披露的信息,但仍然沒有對提供的細節性問題進行更詳細的規定。[1]

(二)職能部門監管無力。

我國有著眾多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監督管理職能的政府部門,但因為對電子商務交易管轄權劃分不明確等因素,在很多方面起著重復的作用,導致了監督管理中的重重漏洞。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合作難度較大,更因為有的部門過于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作為、選擇性作為或不當作為而使消費者遭受損失。另外,政府部門缺少相關的數據信息。在電子商務中,任何人都可以不需要登記程序而在網站上開網店或者登廣告,工商、公安、稅務等有關部門據此就無法正確掌挖網絡交易中經營者的情況,更不用說對其進行監管。[2]在傳統商務活動中,政府部門可以對經營者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進行隨時檢查,但是在電子商務中,監管部門因為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無法辨別真偽,對于在網絡交易中出現的商品的監管難度非常大。

(三)經營者違反信息披露義務的責任過輕。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 條規定的消費者要求增加賠償的金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我認為這種懲罰力度對經營者構成不了威脅,因為經營者違法違規的成本非常小,即使由于欺詐承擔了三倍的賠償責任,也不會對規制這種行為起到明顯作用。并且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基數是交易標的本身的費用而不是其具體遭受到的損失,如果其購買了價格便宜的商品或接受了價格低廉的服務遭受了損失,卻要因此付出高出此價格無數倍的律師費用,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等,最終很多消費者都會自認倒霉;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提出要求獲得懲罰牲賠償,對經營者來說懲罰性賠償就淪為法律條文中的文字而已,并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實際影響。

(四)在線爭議解決方式使用率低。

只有極少數的ODR提供商在我國電子商務中為網絡購物活動等提供服務,與我國龐大的網絡購物群體和交易額度形成鮮明對比。ODR提供商在我國得不到消費者廣泛認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發揮不了它的作用,在線調解的最終結果對經營可以說產生不了任何有效的影響;并且,根據《網上仲裁規則》附件二中的內容,在線仲裁國內案件的收費標準是:“爭議金額在10萬元以內的按爭議金額的5%收取,最低不少于4000元”。如此高的收費,足以讓交易受害人對在線仲裁望而卻步。

二、國外電子商務領域信息披露制度監管經驗借鑒

(一)美國。

美國在電子商務信息披露制度領域使用法律手段維護消費者信息權益的時間較早。各部門為適應全新形勢,并滿足不斷變化的網絡消費者對交易信息的新要求,及時變換修改了有關政策文件。經營者必須以準確的語言對包括消費者可以取消交易的所有情形在內的相關交易信息進行全面的披露,與此同時為了便利消費者對交易信息進行查找和詢問,還要求交易雙方對信息進行保留和存證。此外,美國聯邦委員會與OECD 共同制定了《OECD 電子商務保護指南》( 以下簡稱 《指南》)。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加強經營者的信息披露義務。經營者必須披露詳細的身份信息、聯系信息、爭議解決信息等。[3]

(二)德國。

德國并沒有單獨的 《消費者保護法》,而是在其單行法當中比較分散的存在著與之相關的法律規范。2002 年,德國為了適應聯合國和歐盟頒布的新條約和指令進行了法律改革,頒布了同時包含新條約和指令以及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單行法規在內的《德國民法典》。另外《遠程銷售法》的制定,在法律上增強了經營者在網絡交易過程中必須承擔的強制信息披露義務,還增添了消費者可以實行解除約定權,以及在交易完成后享有退換貨的權利等規定。

(三)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對信息披露的規范集中體現在《貿易慣例法》中,無論任何組織都不得對消費者實施誘導性或利用性行為,具有可能性的行為都不行。其內容主要以下兩點:第一,這里的“行為”包括誤導、吹噓、蓄意隱瞞相關信息,即經營者不得蓄意玩弄文字欺騙消費者。不得夸大其事實,不得做出不準確的描述,即經營者披露的關鍵內容如質量、價錢、彌補方式等必須描述準確。第二,違反法規的人將因澳大利亞執法部門所宣告的相關命令而被禁止繼續做這些違法的活動,同時澳大利亞執法的部門也將用修正等手段來規范違反法規的人在廣告中所使用的誤導性詞語 。

三、完善我國電子商務領域信息披露制度的措施

本文在借鑒國外先進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相關立法。

在網絡交易中,消費者無法和傳統交易一樣直接接觸到標的物,因此就需要經營者在線披露確切、詳盡、完整的信息 ,需要法律以條文方式將經營者的信息強制披露義務確定下來。在交易標的方面,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提到的經營者應當披露的包括價格在內的基本信息由消費者主動詢問轉變為經營者主動公開,若其沒有主動或完整地告知消費者,就屬于違法行為。關于披露方式,經營者不得運用信息技術或其他手段對其所應當披露的信息進行部分或全部隱藏,或者人為地影響消費者的正常訪問。關于披露程度,要完成對商品或服務信息的全面詳盡說明,且保證其必須真買。最重要的是要使用簡單方便的文字、圖片等使消費者容易理解。

(二)加強政府部門監管。

政府應首先加強電子商務中的網絡交易市場準入管理。在現階段網絡交易實踐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經營者有合格的經營條件,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設立權限等方式對設立條件、經營范圍等進行篩選,以杜絕在線經營者無照經營的普遍現象。其次,政府人員應當對其管轄區域內的經營者情況,如基本信用情況等信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另外,政府針對網絡交易中存在的欺詐、發布虛假廣告等行為,應當通過增強經營者的信息披露行為監督保障來進行完善。最后筆者認為,為了方便及時了解經營者信息披露情況,政府相關部門還應當和網絡交易平臺建立積極的交流互動關系,切實保障經營者適當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三)加大經營者違反信息披露義務的責任力度。

按照我國目前的規定,經營者沒有適當進行信息披露時,承擔的責任不大,基本構不成什么影響。因此可以考慮在程度上加強經營者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或是民事責任。以第55 條規定為例。以實際受到的損失數額作為懲罰性賠償的基數,會在消費者以低廉的價格獲得交易標的時,更好地調動其積極性,對經營者形成有力威懾。2009 年通過的《食品安全法》將懲罰性賠償的賠率提高到了十倍。因此可以考慮設立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按照賠率的浮動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度,在三倍到十倍的懲罰牲賠率之間自由裁量。

(四)完善網絡交易在線爭議解決機制。

在線爭議解決滿足了快捷和方便的特征。它不需要交易雙方提供任何書面材料,信息的交換全部通過互聯網在線進行。我國的在線爭議解決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大規模地增加ODR 提供商,并保證其調解結果的現實實現牲。對此,可以由各級政府部門牽頭,聯絡各高校的法學院提供資源支持,建立以地區高校為代表牲的0DR服務網站。另一方面,針對目前我國ODR 提供商解決爭議效果不顯著的情況,賦予在線調解書或仲裁結果法律強制執行力,并聘請現職法官或專業律師作為仲裁調解者,若糾紛一方拒絕執行調解書的內容,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最后對于在線仲裁收費昂貴的情況,應結合當前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的普遍適用現狀來降低在線仲裁的收費標準,讓消費者能真正接受和認可在線爭議解決制度,使ODR 真正成為能夠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4]

綜上所述,對保護電子商務中消費者的信息知情權而言,不僅要完善相關立法,確定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更要依靠法律對經營者的信息披露義務進行規制,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更需要由消費者自身、政府相關部門、消費者權益組織等等社會力量予以通力合作。

參考文獻:

[1]吳學美.論在線商品經營者信息披露義務[D].西南政法大學.2014.

[2]何明珂,阿拉木斯,李安渝,盧麗雪.中國網絡商品交易監管現狀研究及政策建議[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1(2).

[3]趙興華,馬慧.淺析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J].人民論壇.2015(5).

[4]金紅磊,王守寬.WTO背景下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8).

作者簡介:付祖珍(1990—),女,漢族,貴州金沙人,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觀調控。

猜你喜歡
信息披露完善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國內外證券注冊制比較研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商業特許經營法律制度研究
資本項目開放與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探討
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我國制藥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
完善企業制度管理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