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氣息在歌唱中的合理運用

2016-10-31 17:53趙冰冰
戲劇之家 2016年19期
關鍵詞:合理運用聲樂演唱氣息

趙冰冰

【摘 要】氣息是歌唱的源動力,良好的氣息運用將對演唱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應將氣息作為聲樂學習中的一個重點,并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本文結合演唱實踐,對此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聲樂演唱;氣息;合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J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80-02

一、氣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歌唱被越來越多的人作為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越來越普及,很多人也不再注重用什么方法去唱,只要聲音能打動人,并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大家都覺得好聽,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在專業的歌唱領域中,我們不僅需要漂亮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打好歌唱基礎,才能在歌唱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所長,將歌曲表現得更好。

歌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學好歌唱的呼吸,也就是氣息。帕瓦羅蒂曾說過:“誰掌握了呼吸,誰就掌握了歌唱”,可想而知,氣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學過唱歌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歌唱是呼吸的藝術”,而在我們平時的聲樂學習中,我也體會到了沒有氣息的歌唱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對氣息的探討和深究是很有必要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曾說過:“一旦掌握了呼吸藝術,學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觀的藝術高峰的第一步”。①唐末段安節撰《樂府雜錄》曰:“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雹谟姓撜呓忉屨f,“調”的意思是指“調整好歌唱前的情緒和狀態”。其實不然,這里講的就是要調理好“氣”——呼吸,即掌握正確的歌者呼吸方法。若想達到“遏云響谷之妙”的歌唱境界,首先要有“調其氣”的真功夫。在民族傳統唱法中,也認為氣息是歌唱的基礎,并強調“氣催聲發,聲靠氣傳,無氣不發聲,發聲必用氣”。不僅這樣,氣息還會直接影響到歌唱的音準、音質、藝術表現等,這些基本的歌唱要素都達不到,又豈敢說歌唱呢。

我們聽到別人唱出的聲音能夠傳的很遠,聲音很透亮,這一切一切都與氣息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因為“有氣才有聲,有聲必有氣?!?/p>

二、吸氣與呼氣的良好控制

歌唱的呼吸是在人的歌唱意識控制下進行的,我們需要用我們的神經系統去控制身體的各個機能。呼吸其實就是由兩個動作構成的,一個是“吸”,一個是“呼”。先來說說吸氣,在歌唱中最重要的就是吸氣,我們聽的最多的是用“聞花”或以“打哈欠”來比喻歌唱的吸氣,它的基本原理是將外面的空氣通過口或鼻吸進肺中,再由肺部呼出空氣,在橫膈膜中形成壓力,吹動聲帶而發聲。

呼氣,用最形象的比喻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嘆氣。生活中,這些嘆氣聲是比較隨意的,但這個氣息的量是很強的。在歌唱時,我們不能把吸進來的氣一口氣給放了,而應該與吸氣很好地協調、配合與合作,將吸進來的氣保持住,在腰的周圍形成一股壓力。歌唱最重要的是,在呼氣時保持住吸氣的狀態,就是肚子膨脹著的時候,緩緩地將氣吐出來。帕瓦羅蒂說過,腰圍的膨脹像充滿氣的輪胎,說人的氣息在腰上。那為什么說像充滿氣的輪胎呢,因為它有彈性。所以我們在練習時要自然,不要癱,不要僵,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呼吸吸在小腹上。在歌唱時,我們要保持歌唱的姿勢,收腹、提臀,保持腰圍的膨脹,這是很重要的。橫膈膜在此時要保持吸氣的下沉,然后將氣息緩緩吐出來,也就是說要有控制地呼出。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節省氣息,要在需要換氣的地方換氣,不要隨意亂換氣。出氣時應和聲音同時發出來,避免漏氣。這種有控制地呼氣,也是需要長時間的鍛煉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地。許多歌唱者將歌唱發聲呼吸方法分為三種: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而大多專家都比較提倡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下面就結合這種方法,來談談氣息的合理運用。胸腹式聯合法是現在比較推崇的聲樂呼吸法,它是合乎人們的生理規律和正常呼吸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外肋間肌的收縮,提起肋骨,擴展胸腔,吸入空氣進肺,當內肋間肌收縮時,可牽引肋骨后降、胸腔縮小,使橫膈膜下降,產生腹部的對抗,使空氣從肺內呼出。

為了使氣息能有力度、有節制地慢慢呼出,吸進來的氣要在一剎那間就控制起來,然后再立即轉化為呼氣的狀態。胸廓、兩肋以及上腹部要輕輕地挺住,不要使剛吸進來的氣馬上都撒出去,做到自然而有彈性的氣息控制狀態,直到播報的內容允許我們一剎那間補充一口新氣為止。實際上,此時就是控制的開始,也就是說,要有意識地控制住已經處在收縮中的吸氣肌肉群,兩肋及橫膈不要馬上回縮,以便維持胸廓的擴大。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只船,那么兩肋就是船槳,要有劃槳的感覺,向外撐開。否則,兩肋一松,腹肌無力,氣馬上就呼完了。但橫膈本身具有一定回升的彈力,兩肋也有一定的重量,此時兩肋及上腹部的呼氣肌作控制性的收縮,當這種收縮的力量恰好超過支撐胸廓能擴大的吸氣肌的力量時,氣息便會有節制地呼出。但在呼氣動作結束時,胸廓才會恢復到原來狀態。此外,在呼氣時,后頸稍挺起,提起軟腭,打開后聲腔,放松喉部與下巴,這幾部分的狀態都是同時出現的。

三、歌唱中的換氣處理

在歌唱中,我們需要換氣,這是歌唱中的重要環節,我們也稱之為“氣口”,簡單地說,換氣就是在歌唱中間吸氣。歌唱換氣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歌曲演唱的質量和效果。

歌唱時要計算如何用氣,對所唱的歌曲預先要設計好在哪些地方換氣。一般都在曲調的兩個樂句之間換氣,初學者氣不夠用,可以先多換幾次氣。在換氣時,要盡量照顧到樂句的流暢。有些樂句之間沒有休止符,那么就要靠縮短換氣前一音的時值來進行呼吸。如果呼吸時前一音不縮短,后一音的時值就會被呼吸占去,拍子就不準了。有的時候碰到一首歌曲,就給你半拍的時間吸氣,這時候你也可以用快吸慢呼的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吸氣的過程,但呼的要慢。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容易提肩膀,這也是很多人的弊病,我們的身體狀態是自然的、放松的,只需要腰的擴張是平穩地向外。平時練習時,我們可以在呼氣時哼鳴。

換氣不僅是氣息用完了需要補,更主要的是需要情感表達。我們的語言有抑揚頓挫,歌唱也一樣,歌唱中的換氣一般是在一個樂句之后進行的,有時為了加強語氣、渲染氣氛,在某個重點的字的前后停頓,并采用特定的換氣方式,有時是根據歌曲的需要,延長或縮短換氣的時間,對歌曲的演唱做換氣的處理,這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時候有些同學在課堂上,老師覺得他音質很好,唱歌的基本功也很好,可在專業的考試、表演時,由于沒有重視對作品中“換氣”的處理,出現高音沒有想好就唱、亂換氣等現象,這些都是需要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習、改進、加強和鍛煉的地方。

在換氣時如何減少換氣的聲音。正確歌唱的換氣應該是氣息在運動時,發聲狀態不動,聲音流暢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樣的換氣會給人一種自然輕松的感覺。在唱歌時換氣聲音很大,有些人覺得是氣流小的原因,我覺得不完全是。例如,我們正常的呼吸,幾乎沒有聲音,但在唱歌換氣時,會大口吸氣,是不是因為吸氣太快所以發出的聲音呢,我覺得也不完全是。那么我們用呼氣去練習,我們嘆口氣“哎……”,這時我們發現是有聲音的,但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同樣,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但不發出聲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按照這種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習慣,可以將這個換氣時發出聲音的毛病,慢慢地改掉。

注釋:

①P.M.馬臘費奧.卡魯索的發聲方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②[唐]段安節.樂府雜錄[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參考文獻:

[1]羅倚琪.聲樂藝術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2]肖黎聲.聲樂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3]潘乃憲.聲樂實用指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合理運用聲樂演唱氣息
自然的氣息
“春的氣息”
淺析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的合理應用
涉眾型尋滋案中視聽資料的運用
聲樂演唱中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聲樂演唱中的跨界現象分析
淺談聲樂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樂感
激勵機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春的氣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