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2016-11-05 19:24李立紅
企業導報 2016年20期
關鍵詞:師德職業道德師生關系

李立紅

摘 要:“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苯處熯@一神圣職業自古便帶有教人學問與育人德性這兩點要素。而面對現今出現的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校園現象,在建設師德方面,本文提出了健全領導管理機制與加強師德測評機制兩點,并且我們應當在此基礎上改善校園學術氛圍,增強各高校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師與學生都在其中感受到積極地影響,這樣便能改善亟待解學的師生關系,也能更好地維護學術的嚴謹性。

關鍵詞: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師生關系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保ā抖Y記·文王世子》)教師從古至今就是一個帶有神圣光輝的職業,他不僅僅教人知識與技能,更應該教人如何為人。古代最為著名的教育家莫過于孔子,孔夫子被后世幾朝帝王追加為“萬世師表”,其所得名,正是因為夫子的教書育人以“德”為先?!白釉唬骸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ā墩撜Z·述而》)先人孔丘所憂慮的無非是為人不修德業,學習不深鉆研。而這兩點恰恰符合我們今天所論述的主題——師德。師德,教師的職業之所以為人敬仰,正是因為他對于學生一生的影響深遠。如《太公家教》一類啟蒙書物中皆有對于師的地位甚高的評價,可見“師”之重要性?,F今的二十一世紀,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媒體的普及,文化多元化的沖擊,教育事業開始了一輪悄無聲息的變革。雖然,教師的職業仍受到大家的敬仰,我們卻在新聞中看到了些許有辱教師這一職業的行為。這也是我們現今提倡師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當下教育建設中面臨的困境

(一)學術風氣不佳。(1)學術研究的惰性。這一類教師不在少數,有些教師認為上好課便是完成了教師任務,并不愿意花費心思去鉆研學術。而這種“不求甚解”的治學之風是絕不應該出現在教師這一職業中的。教師,是一門嚴謹的職業,每一門課程,每一個專業都是前人無數次的實驗或者研究得出的,是前人認真鉆研的結果?,F今,我們也應該秉持這種對于學術的執著,認真的研究,不可懈怠。只求對于學術研究的良好態度。我們拿最基礎的文獻學作為一個例子,文獻包含了所有的歷史資料,其囊括范圍非常之廣,是研究語言、文字、歷史等等一系列學問的基礎學科。我們在研究歷史或某人思想中如果無法應用正確的史料,帶給我們的將會是釜底抽薪式的全面崩盤。除一手史料的真實性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二次轉引存在的誤差,有時我們所教授的文字是經過二次或多次轉引的,并非一手材料,這樣也會導致內容的真實性產生偏離。余嘉錫在《四庫提要辯證自序》中寫道:“能入我室、操我矛以伐我,使我得有所啟牖,則余之厚幸也?!鼻叭硕夹枰覀儗ζ洳徽_之處有所警惕,并且對于矯正之處很是感激,這不正是做學問人之幸事嗎?

(2)學術研究的浮躁。如果說上一學界問題嚴重,這一問題就更加棘手了。學術研究的浮躁包括不誠信、心態激進、名利思想嚴重等等。這些都出現在研究領域,甚至可以說是常見現象。對于不誠信問題,簡單概括為“抄襲”,這是一種抹黑教師的行為。對于心態激進之類問題,有些學者出專著速度之快,內容之雷同,令人咋舌。這些學者,幾星期出一本甚至兩三本專著,發給不同的出版社幾近相同的文字,實屬不雅。我們承認,確實有學者研究速度快,并且質量高、有價值,卻也無法與此類人群相提并論。對于名利思想過重這一問題,也確實存在,功利思想嚴重是當今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了功利心,我們就會出現浮躁的態度,無法嚴謹治學,就會出現上述問題,給學生造成一種很不好的影響。古人代學者著書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出一本書,不為名利。為人師表,著書立說是次要的,我們的德行如果不過關,似乎所立之說并不能為人所解說。2004年8月26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這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部學術規范規定。這里面對于學術論文有著絕對嚴謹的態度,并且對于做學問一事給予一些規范,即如何引文,怎樣對待他人學術成果等等。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于矯正學術風氣有著良好的警示作用,我們教師應當學習,也應當傳授給學生們,這是教人如何做學問。

(二)師生關系亟待解決。師生關系應當是教育的基礎,師生關系冷漠,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個困境,這也層面反映出教師德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師在教育中起到主導作用,教師的德性也間接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我們不求每位教師都能做到因材施教,但可以要求每位教師都做到平等以待,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其性格、喜好也必然不同,教師卻不應該有一己之偏私,更不可一葉障目,以偏概全,導致學生對本來有興趣的學科也產生的厭惡,這是極不可取的一種行為。

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有一些溝通與交流,學習上、生活上都可以交流?,F今學界師生之間的交流少,即便交流也僅限于學問,缺乏思想上的交感。學生當然有思想自由的權力,但是,一味的放任自流也許會出現思想的偏差,尤其是在接觸一些不良現象之后,不及時加以疏導,學生的德性也許會產生以解放天性為由的誤差。并且,我們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德行,不應出現爆粗口等不文明現象。雖然,有時難免會有情到深處不能自已之時,卻也應注意行為,這是人民教師應當必備的素養。也是防止學生上行下效最有效的辦法,許多學生會學習模仿教師的行為語言,如若經常出現不文明語句或行為,學生也有可能會被帶壞,這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二、加強師德建設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監督機制。(1)健全領導管理機制。加強領導管理機制,有助于改善現今領導與教師之間交流不暢,改善領導管理與組織力度不強等問題。也為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奠定強有力的基礎。領導管理自古便是一項很重要的體制,它代表著一種幾乎不可逾越的界限,正所謂上行下效,如果領導管理機制出現了問題,那么被管理的人便有了鉆空子的由頭。為了加強領導與教師之間的聯系,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正名實”,領導班子中很大一部分是從事行政工作的,“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這是孔子對于季康子問政的回答。只有領導們分清責任與職務,才能更好地與教師溝通,端正“名”與“實”,才能平實的交流。為此,各個高校應出過為數不少的規范,各個院系也制定過類似的條例,但怎樣才能執行好也是一項值得商榷的命題。第二,領導要想積極地與教師交流,自身要做到“善氣迎人”,與人溝通交流中最能吸引人的便是自身的魅力,這個魅力除了外在條件,還有就是自身的修養?!敖鹦脑谥胁豢赡?,外見于形容,可知于顏色。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保ā豆茏印ば男g下》)這是對于為政者的評論,在這一點上適用于任何人,“善氣”可謂是一種與人交流的利器。有了以上兩點,我們相信領導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會很和睦,領導對于一些方面的管理與組織也應當很輕快,這也為健全領導管理機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健全師德測評機制。健全師德測評機制,有利于改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不足的現狀,完善的測評機制能很好地提高教師的師德。除去上述需要領導與教師之間多溝通的觀點之外,我們還應該對于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有一個全方位的測評。雖然,師德這一名詞比較籠統,涵蓋范圍比較廣,不好評測。但是,凡是總要有一個標準,諸如不好好授課一類的事情應該算作差評一類吧。教師對于學生生活上的一些指導我們無法測評,但對于學業上的教育我們是可以通過教師評教系統完成的,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盲目填寫或者隨意亂寫等現象,這些我們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大量采集評價,多方對比,我們相信,如果一位教師足夠優秀,其教育很成功,那么無論怎樣,我們都可以對其作出較為公正的評判。

對于教師評價機制可能帶來的誤差,我們也應當結和一些聽課評測機制對其結果加以糾正。當然,高校的課程相對專業,不同專業的教師之間的聽課可能會產生誤解,這就要同一專業的教師或領導來聽相同或相近專業的課程,以此做到大致的公平。對于課堂上教師的專業程度我們可以給予以上兩種方式來得出結論,對于教師是否有在生活中關心學生這一點我們無法準確的得出結論,而是否能這樣做,就要依靠教師自身的德性對自己的制約了。

(二)優化師德建設氛圍。(1)改善校園學術氛圍。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了現今學術界的一些不良風氣,如學術惰性、不誠信問題、功利思想等等,對于此從古至今都是抵制的。余嘉錫《疑年錄稽疑·自序》中說:“讀前人之書,不可惟其說之從。雖眼前經史,亦必覆檢原書,審其是否。又當知其所引據之外,尚有他書,如折獄然,必具兩造,......比而證之,而后曲直乃見,所謂實事求是也?!?這不僅是對于怎樣檢查真偽的教授,更是體現了其治學的嚴謹,是對于古籍的尊重,也是對于后人的負責。我們遵照這一原則改善校園的學術氛圍,所用材料必追究其真偽,對于模糊的材料謹慎使用,孤證不立,對于二手材料必究其一手出處。從教師做起,對于不誠信問題加強監管,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以功利目的為本,教會學生以興趣為研究的第一出發點,做學問態度要嚴謹,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卷三《嶺云軒瑣記續選條辨》中所說:“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有得之言,本不必皆自我出。人之言善,我必尊之信之,若己有之,亦即為公非為私之意?!睂W術風氣如是便可明朗。

(2)增強校園文化氛圍。做學問要以興趣為先,興趣的培養來自于文化的熏陶,對于幾乎吃住在高校的學生來說,校園的文化氛圍是對其影響最為深刻的。學校中的文化氛圍包括多方面,有對于德性方面的渲染,有對于學問的考量,等等。對于學問的考量我們上文已經闡述過,在此不加以贅述。對于德性方面的培育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如果沒有這一點,恐怕其所做學問也有待甄別。德性的培養要從教師中出,教師的行為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尤其是本專業的教師,對于這一學科中學生們最早接觸學界的教師學者,對于其治學、其為人的作為是在有意識的模仿學習。如此,我們就更應該加強教師的專業德性與自身的素質。一個好的校園文化應當具備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加強學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應當有交叉,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也應該有交流,促成院系之間的溝通,以德性為先,鼓勵學生全面發展。當然,各個高校都會有自己的校園文化,這也會給予教師與學生一種歸屬感。

結語:師德建設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學生,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為即將走入社會的學生提點人生態度,為將要繼續做學問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現今出現的一些不道德的行為,我們能做到的便是在提高全社會人民的德性的同時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在做學問的同時注重道德的重要性,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教書育人這一點上越做越好。對于此,我們提出了健全領導管理機制與加強師德測評機制兩點,并且我們應當在此基礎上改善校園學術氛圍,增強各高校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師與學生都在其中感受到積極地影響,這樣便能改善亟待解學的師生關系,也能更好地維護學術的嚴謹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Z].教社政函,2004.34號.

[2] 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猜你喜歡
師德職業道德師生關系
在“四史”學習中涵養高尚師德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愛是師德的源頭活水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抗震救災中的師德樂章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