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當處理“教”“學”關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16-11-12 14:58王國榮
文理導航 2016年30期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王國榮

【摘 要】“教”與“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能夠恰當處理好兩者關系,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主動性,就能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出現必然導致認識的新領域和新視角,最終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意識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是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部分構成的,兩部分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學”都有直接的關系,要想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就必須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教學貴在方法的掌握和規律的把握,素質教育下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希望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從學生的現狀出發,科學設置問題的難度和密度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教師講授了多少知識,也不是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全面把控,講解的津津有味,而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如何。教學的有效性終歸要落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上,為此,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必須緊緊地圍繞著學情而展開。小學生有自身的特點,他們的好奇心較重,但是自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難,特別是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大大受挫,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情,優化教學設計,正確的把握教學留白的難易度。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如果教學問題太難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失去信心,那么他們就不會在主動的探究問題了,一節課下來學生會感覺到非常的勞累,那么也對以后的教學埋下了隱患。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中,數量也要適中,不能太多,也不宜過少。如果太多就顯得整堂課都在活動,學生會覺得很累。太少的話,學生意猶未盡,好不容易放松的神經,一會又緊張起來。數學問題的數量要適中,難度系數也要適中,這樣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才會提升。

二、營造寬容融洽的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要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分析和處理問題,如有質疑的要及時的給與肯定和引導。學生有疑問就說明學生在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的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建設,認為學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識,能解決相應的考試問題就可以了。對一些實際問題或者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很少涉及,擔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或者沒必要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因為考試的時候不會牽扯到這些知識,也考查不到這些能力。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小學生雖然受到學齡和年齡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擁有認知世界的好奇心,擁有解決難題的渴望和意志,教師一定要給學生一定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妨從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提出問題就意味著學生開始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了。

三、尊重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正確處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還必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待學生的質疑、異想天開、甚至是錯誤都要有所寬容,并做好引導。小學生的學習除了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學習成績和學習自信心的影響,自信心高漲肯定會大大提升他們的參與度,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學生思考和探究需要一定的空間,如果教師不允許學生犯錯,時時刻刻都是以對錯來評價學生,長時間下來,學生就不敢發言了,也不會探究問題了,只因為害怕出錯。為此,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必須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開始。比如在低年級學習《數一數》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在教材中數一下動物園中的動物數量,也就是學會1-10的數數,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這項任務,為了拓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預設了這樣的問題:既然我們已經學會了數一數,那么請你利用1-10當中的任何一個數字,來說一句話。比如我有2支鉛筆,5本書。設計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想拓展學生的能力,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但是在學生的表達中,確實錯誤百出,有的學生說我有3只手,媽媽有5只鞋,爸爸有8根頭發,爺爺有三條腿等等。學生雖然用數字說了話,但是存在明顯的生活化錯誤,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不能嚴厲批評,否則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旦學生的自信心受挫,他們就不敢在表達和進行問題探究了。為此,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表達的勇氣,給他們點贊。同時引導學生,讓學生注意觀察,比如我們人有幾只手呢?人有多少頭發呢?等等,我相信,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給予改正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進他們探究意識的發展。對于課堂發生的意外,教師在引導的時候,要做好心理疏導,切記嚴厲批評,否則會適得其反。

教學活動是一種動態化的教育、學習和知識傳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都伴隨著兩種活動同時進行,一種就是教師的“教”,另外一種就是學生的“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落腳點在學生的學習上,教師的“教”只充當著學生學習多元化途徑當中的一條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時候只考慮到個人的講授,在課堂的設計過程中很少考慮到學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淡薄,學習的效果也不容樂觀。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擺正自身的地位,認清自身的角色,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給學生足夠的課堂重視和尊重,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落實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有效教學。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