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探索

2016-11-16 19:53時海霞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學業評價高職學生

時海霞

[摘 要]高職學生學業評價是反映產學結合的學業情況,調動學生參與頂崗,鍛煉自覺性的一種有效途徑。職業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這三者被認為是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的最重要的能力。高職院校和企業必須從評價理念、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及評價目標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學業評價體系改革與創新,完善現有的學業評價體系,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企業人才的全方位吸納等多維目標。

[關鍵詞]產學結合;學業評價;高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060-02

產學結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產物。在這種模式下實施教學,學生的學習較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當前我國高職學生學業評價的制度設計,是對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考試制度的一種沿襲與調和。這種對于制度的簡單沿襲和模仿,其深層原因還是對自身的特色和內涵的不明。[1]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偏離了高職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目標,在學生考核和評價方式方面沿用傳統教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教育的實際成效?;趯Ξ斍拔覈呗殞W生學業評價的現狀及產學結合的培養要求進行分析,傳統的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必須進行改革,以真正實現高職教育培養技能人才的目標。

一、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現狀分析

(一)評價方式單一化。當前高等職業學校學業評價方式基本還是遵循我國傳統的以考查書本知識為內容的閉卷筆試為主。普通教育注重記憶性知識評價,但高職教育更應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技能進行全方位的判斷。單一的評價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現代社會需要的高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職業素質及團隊精神的要求并不能通過一張單一的成績單或紙質證書來反映。

(二)評價內容教材化。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大都局限于對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概念的考核,忽視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職業素質的考查,考核內容中對記憶性成分的考查占比較大,這直接導致學生養成死記硬背、惟“材”是學的習慣,并弱化了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技能全方位的考查。高職學生在考前花大量時間背筆記,背教材,背對實際工作沒有太大益處的知識,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浪費了學生許多寶貴的實踐時間,更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技術人才提出的職業能力要求。

(三)評價目標偏離化。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缺乏清晰的辦學理念,參照普通本科制訂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式,試圖“躋身”于普通院校的行列。但由于有的院校辦學基礎不扎實,不具備必要的實踐教育條件,在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時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實踐技能、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評價。從本質上看,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總體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

(四)總評標準模式化。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指標參考普通高等教育學生的總評模式,諸如側重考評學生平時學業表現、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積極性以及文體活動獎項等。對于能夠真正反映學生操作方面能力的考評相對較少,如所獲技能大賽獎項、設計作品水平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對技能學習的積極性。鑒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對高職學生學業成績的考核標準應該突出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素質水平的綜合考核。

二、產學結合模式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構建

產學結合模式下培養高職學生應樹立學校育人為主,企業育人為輔的理念,充分發揮校企合力,實現對學生的共同管理和培養。產學結合模式下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構建學業評價體系,以評價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素質為主要評價內容,雙方共同制訂出一個合理而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同的評價主體具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所以需要建立企業、教師、學生的多元化評價主體。強調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互動,將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改變過去以管理者為主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狀況。當下社會正經歷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在客觀上也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要將考核的重心放到更具發展性的綜合職業技能上來。[2]當前我國高職教育中學生學業評價主體仍是教師,學生大多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并沒有完全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管理者、企業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只有使被評價者從被動接受評價逐步轉向主動參與評價,才能更有效地綜合評價高職學生的學業狀況。

(一)樹立過程性評價的評價理念。過程性評價的評價理念是指注重對學生的課堂評價、知識評價、專業技能評價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F代高職教育要求對高職學生學業進行評價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督、評價,對產學結合培養高職學生的過程進行充分關注,這樣不僅能及時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現狀,還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發揮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建立教師、學生、社會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產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的學業評價越來越趨向多元化。學業評價的過程需要拓展評價主體構成,應形成教師主體,學生主體和行業、企業構成的社會主體的多元化機制,由此可以彌補因評價主體單一帶來的缺欠。在產學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主體能夠充分、精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優勢,有最詳細的評價記錄和依據,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況和綜合素質水平。學生主體參與學業評價能發揮評價的調控、激勵與發展功能,對促進高職學生的潛能開發有極大益處。由行業、企業構成的社會主體作為評價主體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他們參與評價過程將會保證學業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因為他們是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能人才的最終使用者與認可者。

(三)促進形成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產學結合培養高職學生,重在強調教師、學生、社會多元化主體的參與和互動,學業評價要求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將口頭測評、書面考試、實踐檢測等評價手段相結合。行業、企業在評價高職學生學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合作伙伴對高職學生培養起到重要的監督與促進作用。企業對高職學生的學業評價主要采用人格道德測驗、筆試、操作性測驗和面試等評價方式。教師既是評價者,又是執教者,教師憑借他在教學中的經驗,可以抓住學生學習的每個階段呈現的本質特征,并以此作為評價依據。教師對高職學生學業評價的方式相對較多,實踐中常用測驗法、觀察法、作業法、調查法、表現性評定法和檔案袋記錄法等評價方式。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也是評價自身學業成果的主體,學生可通過運用論文、課程設計、課堂報告、學習日志、學習檔案袋等評價方式實現自評與他評。

(四)注重以學生就業力和創新能力為評價內容。產學結合應始終堅持以提高學生就業力和創新能力為培養內容,這就要求學業評價內容要以職業需求為標準,培養勝任職業崗位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更好地實現畢業與就業的接軌,結合行業的職業技能鑒定要求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學業評價內容等方面凸顯行業特色,用行業最新標準和最高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考評。產學結合培養學生過程中通過學業評價,為學生營造問題情境和創設學業難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提出疑問產生認知沖突,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業評價也不再只關注知識與技能的記憶和再現,而且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技能的實踐能力,評價的是學生的思維水平、創造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狀況趨向。[3]

(五)制訂以就業為導向的評價目標。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具備技術與職業綜合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技術人才為根本任務的,因此,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就要求產學結合培養高職學生的過程應以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為核心,以鍛煉學生從事具體職業崗位的能力為要求,注重對學生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大賽等優勢技能方面的考查,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實施產學結合,企業能為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前提供熟悉崗位情況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更早更好地掌握勝任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也能較快適應工作環境;學生在企業崗位中鍛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綜合能力。因此,促進學生的就業,以就業為導向是產學結合模式下學生學業評價的最終目標。

三、結語

高職學生學業評價是反映產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業情況,調動學生參與頂崗,鍛煉自覺性的一種有效途徑。產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學業評價更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關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全面發展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職業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這三者被認為是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的最重要的能力。[4]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和企業必須從評價理念、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及評價目標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學業評價體系改革與創新,完善現有的學業評價體系,使學業評價的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發揮到極致,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企業人才的全方位吸納等多維目標。

[ 注 釋 ]

[1] 何兆華.教育評估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7.

[2] 馮永琴.職業技術教育學生學業評價的比較及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2):60-64.

[3] 母小勇,薛青.課程評價:從學業成就評價走向學業評價[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7).

[4] Song H.A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Education & Teaching Research,2011.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學業評價高職學生
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軟件類課程學業的多元評價探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學業評價改革
高校課程考試模式與大學生素質培養目標的錯位
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探索與實踐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以活動任務書為工具的學業評價新模式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導向的學業評價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