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職業教育需要把握的幾個關系

2016-11-24 20:08蔣清江
繼續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訓練關系

蔣清江

摘 要:科學認識軍事職業教育與院校教育的關系、軍事職業教育與部隊訓練實踐的關系、規范性教育與軍人自我發展的關系、軍隊自主培訓與依托國民教育的關系是軍事教育理論者亟待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關系;院校;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自2014年6月,原四總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發展軍事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來,關于軍事職業教育的一些理論問題逐漸清晰明朗。軍事職業教育從其內部結構來說,各系統要素之間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體系。從其外部聯系來說,軍事職業教育與其它不同類型的軍事教育類型存在著錯綜復雜的聯系。伴隨軍事職業教育實踐的逐漸展開,如何認識軍事職業教育與院校教育的關系、軍事職業教育與部隊訓練實踐的關系、規范性教育與軍人自我發展的關系、軍隊自主培訓與依托國民教育的關系,成為軍事教育理論者亟待研究的問題,需要我們從大教育觀的戰略視野,全方位審視軍事職業教育的外部聯系。

一、軍事職業教育與院校教育的關系

軍事職業教育與院校教育的關系,是一個必須厘清的重要關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學者將院校教育歸于軍事職業教育的范疇中,這是廣義軍事職業教育視角下的與院校教育的關系。依照《關于加快軍事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的指導意見,軍事職業教育與院校教育是并列和相互承接的關系。

(一)軍事職業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預科學?!?/p>

從當前我軍人才培養的路徑來看,主體是“部隊——院?!筷牎钡难h遞升過程。大部分官兵進入院校接受培訓前首先參與的是軍事職業教育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軍事職業教育為院校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前期的培訓,是院校教育的“預科學?!?。

一方面,相對于院校教育中的學歷教育來說,軍事職業教育在部隊的開展為官兵進入院校接受學歷提升提供了必要前提,可以有效節約院校教育資源,在規定的學制內,擴充專業教學時間,從而進一步提升院校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以士兵學員為例。從目前情況來看,進入院校學習的士兵學員一般科學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客觀上導致院校教育要利用相當的時間來彌補這方面的差距。軍事職業教育實施以后,通過在職學習可以加速學員知識和技能結構的發展和完善,大大縮短由士兵向學員轉變的時長,為接受院校的系統培訓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對于院校教育中的任職教育來說,隨著我軍軍官職業化制度的不斷豐富和完善,依托軍事職業教育建立崗位資格認證制度和學分銀行制度必將成為我軍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趨勢。軍官由于職務晉升和崗位輪換,需要參加院校的任職教育培訓,軍事職業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開展為軍官參加院校的任職教育提供了前期的準備。院校任職教育的部分基礎課程(基礎理論學習、崗位技能升級和專業資質培訓),將納入軍事職業教育體系,完成這些內容的學習將成為進入院校參加任職教育學習的必要條件,以此來優化院校任職教育的生源,確保任職教育質量,有效避免當前院校開展任職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病。

同時,軍事職業教育還將承擔部分預提指揮士官資格培訓和研究生教育的部分學習內容,為接受院校教育做好前期的知識儲備和必要鋪墊。

(二)軍事職業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續

教育學和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漸進的、不間斷的過程。個體不同時期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它們之間相互承接、互為基礎,將階段性教育和連續性教育有機融合,共同構成人才的培養路徑。院校教育作為軍事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已經無法及時滿足崗位履職所需的吸納新知識、新思想和新觀念的要求。軍事職業教育作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銜接院校教育的人才培養功能,為人才培養的連續性提供保證。

首先,在知識更新上,軍事職業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續。院校教育強調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積淀,知識結構相對穩定?,F代條件下,知識的迅速更新,必然要求人才培養的頻率要同步加快,一次教育培訓的結束也就預示著新一輪教育培訓的開始。院校教育傳授的知識內容,隨時都在被新的知識內容所取代,原有的知識內容無法解決崗位任職中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需要依托軍事職業教育,以在職學習和自學的方式作為院校教育的延續來實現人才的持續培養,以滿足崗位任職所需。美軍軍官的職業軍事教育貫穿整個職業生涯,按照軍官成長路線圖,一名少尉軍官成長為將軍,大約進校深造9~10次,但院校教育的時間僅僅占軍官服役時間的1/4,其余3/4的時間主要是在職學習,最終實現軍官成長過程中“一職一訓、一銜一訓、一崗一訓、一級一訓”的教育目標。

其次,在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上,軍事職業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續。軍事人才的培養,最重要的是對崗位任職能力的培養,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知識向能力的轉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適的外在條件。信息化條件下,未來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對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時間要求也越來越短、速度要求越來越快。在知識更新速度急劇加快的形勢下,知識向能力轉化的任務,單純依靠院校教育是難以完成和實現的,而且有些崗位任職的實踐能力的轉化不是院校教育所能夠做到的,必須依靠立足崗位學習的軍事職業教育才能實現。軍事職業教育作為院校教育的延續,能夠秉承“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充分發揮部隊優質教育資源和實踐環境,一切從崗位履職出發,著力提升官兵職業素質,從客觀上彌補院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

最后,在個性化教育上,軍事職業教育可以彌補院校教育的不足。一般來說,院校教育強調的是基礎素質培養,重在打牢從事職業崗位的基礎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顯得“個性”不足。軍事職業教育框架內,官兵不但可以依據自身職業發展,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而且還能依據自身的生涯規劃,著眼未來的長遠發展和自身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軍事職業教育立足官兵“自主學習”,通過強有力的合作教育模式、遠程教育模式和自學為主的泛在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官兵個體發展需要,實施“菜單式”選課、“模塊化”教學、“學分銀行”等一系列彰顯個性的教育形式,為個性化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院校教育的不足。

二、軍事職業教育與部隊訓練實踐的關系

軍事職業教育與部隊訓練實踐同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相互銜接的重要教育類型,根本目標都是提升官兵崗位任職能力,提升部隊核心戰斗力。兩者的實施主體都是立足部隊自身展開的,就其關系來說兩者是互為補充、相互銜接的關系,一方面部隊訓練實踐為軍事職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平臺,另一方面軍事職業教育拓展了部隊訓練實踐功能。

一是部隊訓練實踐為軍事職業教育提供了實踐平臺。軍事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以官兵個體為主,主要負責崗位職業資格的培訓以及任職所需的基本理論培訓和軍事基本技能和專業崗位能力的提升。部隊訓練則是以官兵的共同科目訓練、分專業訓練和綜合演練為主,在注重個體職業素質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合同”與“聯合”的訓練水平。雖然軍事職業教育的實現途徑中包括崗位實踐教育,但是在能力的轉換和提升上,還需要在部隊訓練的實踐中進行檢驗和淬化。部隊訓練的高度合成性為軍事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條件和實踐平臺。特別是軍(兵)種中的聯合演練中,既包括軍(兵)種等各要素齊全的司令部首長機關演練,也可以在戰區內組織實兵演練,這樣的演練形式為軍事職業教育中各類型的培養對象提供了實踐平臺。將軍事職業教育獲得的知識能力放在訓練實踐中進行檢驗和提升,可以充分擴大軍事職業教育成果,并給予軍事職業教育有效的反饋。

二是軍事職業教育拓展了部隊訓練實踐功能。這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提升了部隊訓練起點。按照部隊訓練一般流程,我們可以將部隊訓練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單兵訓練、分業訓練和戰術演練。在流程中,單兵訓練是部隊訓練體系中的起始階段,也是最需要打牢的基礎訓練,而且訓練內容較多,訓練周期相對較長。軍事職業教育的介入和開展為部隊訓練起點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崗位資格認證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激發在崗人員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能夠為單兵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崗位任職的基本技能,這就大大縮短了單兵訓練周期。其次是改革了傳統的軍事訓練模式。軍事職業教育強大的遠程網絡豐富和拓展了部隊訓練模式,并從根本上提升了部隊訓練效果。隨著軍事職業教育在部隊的深入發展,基于網絡的訓練模式必將成為部隊訓練的重要途徑。最后是鞏固了部隊訓練成果。部隊訓練的過程也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由于軍事職業教育可以更加便捷地為官兵提供海量的優質教育資源。從而可以促使官兵通過學習和反思,將有益的訓練經驗以最短的時間轉化成訓練成果,并固化推廣。

三、規范性教育與軍人自我發展的關系

規范性與自我發展兩者貌似一對矛盾,而對于軍事職業教育而言,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從制度層面來說,軍事職業教育不是隨機教育,而是由特定組織機構和人員對特定的教育對象,并且在特定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進行的一項制度嚴謹、運行規范的教育實踐活動。從職業教育追求的終極目標和采取的教育形式來看,軍事職業教育同其他的軍事教育類型一樣,強調的是軍人在職業生涯中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教育途徑上,軍事職業教育強調和鼓勵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促進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升,最終達成軍人的自我發展。

規范性教育和軍人自我發展兩者統一于軍事職業教育,一方面,軍事職業教育必須有規范性的要求,要有利于促進軍人職業素質和戰斗力的提高。首先在教育目標上,要緊緊圍繞部隊的崗位履職對個體職業素質的要求,從總目標到分類目標,構成規范的目標體系。其次在教育內容上,職業教育應著眼軍隊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從大教育訓練觀的視野,依循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針對職業能力和素養的提升進行總體設計。最后在教育形式上,要在網絡在線教育、軍事函授教育、集中面授教育、崗位實踐教育的基礎上拓展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

另一方面,軍事職業教育還必須要有效促進軍人個體的發展。軍人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個體,有個人發展需求。教育的重要職能是促進人的自我發展,軍事職業教育也不例外。軍事職業教育是提升職業素質的教育,提升職業素質是為了促進個體的職業發展,而職業發展是個體自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能滿足軍人個體發展的需要,軍事職業教育就將因失去內在動力而影響效果。當然,軍人的自我發展是在規范前提下的自我發展,要符合我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在各項軍事職業教育制度的規范中強調自我發展。

四、軍隊自主培訓與依托國民教育的關系

軍隊內部培訓與依托國民教育是軍事職業教育實施的兩條重要途徑。軍隊內部培訓是以軍隊為教育實施的主體,利用部隊和院校的優質資源,致力于軍隊全體人員的職業教育培訓。長期以來,立足軍隊自身培養人才,是我軍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途徑。依托國民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國民教育中的優質資源,為軍隊人才培養服務。近些年來,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依托國民教育實施軍隊人才培養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人才培養途徑,軍民融合培養軍事人才模式已基本形成。軍事職業教育同院校教育一樣,要大力結合兩者的優勢,進行軍民融合式培養軍事人才。在兩者的比例和作用上,要以軍隊內部培訓為主,依托國民教育為輔,從人才培養的質量出發,堅持協調發展,雙線推進。

一方面,軍事職業教育是以部隊為主體開展的在職教育,其主要功能是服務于軍隊的建設發展,其教育目標是培養軍隊人員的職業素質,其培養質量最終要通過部隊檢驗。因此我們說,軍事職業教育實踐的所有環節都必須服務于軍事人才培養這個目的。長期以來,通過軍隊內部培訓培養軍事人才一直是我軍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堅持軍隊內部培訓為主是軍事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的原則,如此才能在在充分利用國民教育資源優勢的同時,按照強軍目標的要求,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高度,著力于軍事人才特殊素質的培養和鍛造,從根本上提升軍事職業素質。

另一方面,要堅持協調發展的原則,實現軍地之間、軍事人才培養與武器裝備發展之間、軍事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運轉有序。依托國民教育培養開展軍事職業教育主要是充分利用國民教育中的優質教育資源,完成軍事職業教育中一部分科學文化基礎素質的培養,以及軍地通用的技能培訓。依托國民教育實現軍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部分功能,必須始終牢牢把握軍事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避免把依托國民教育變成依靠、依賴,那就違背了軍事職業教育的初衷和軍民融合培養軍事人才的初衷。為此,一是要充分考慮地方國民教育機構的可承受能力。要根據地方國民教育機構的資源配置和師資力量,統籌規劃、合理分配軍事職業教育任務,防止國民教育機構的負重超荷。二是要科學構建兩者合作的規范機制和補償機制,一方面要明確雙方的權責,形成有約束力的制度措施;另一方面要充分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精神,形成合理的薪酬制度。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軍事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Z].2014.

[2]呂云峰.軍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研究[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3]喬忠偉,鄒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在職培養研究[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

[4]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習近平關于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重要論述摘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軍事職業教育訓練關系
基于教育發展理論下軍事職業教育的發展意義研究
基于教育發展理論下軍事職業教育的發展意義研究
基于教育發展理論下軍事職業教育的發展意義研究
淺談高校體育運動爆發力訓練策略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