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文化”視角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

2016-11-28 11:03沈菲菲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微文化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沈菲菲

摘 要:在“微文化”盛行的時代,無“微”不至的多元文化傳播深刻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對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從牢抓“微文化”話語權、構建校園“微文化”平臺、鞏固教育領導權三個方面對“微文化”視角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進行研究,探索提高培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切實把握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導權。

關鍵詞:微文化;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解讀“微文化”

“微文化”的出現是基于一項基本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一個主要傳播載體——網絡即時通信媒介,它將社會多元文化以“濃縮”的形式通過“微渠道”快速泛傳播。因此,筆者認為,所謂“微文化”,是指以互聯網技術和網絡即時通信媒介為支撐,將社會多元文化與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相結合,以小容量的微觀形式在短時間內通過“微渠道”廣泛傳播的一種新型文化形態。

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第一,主體的個性化和草根化。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完全平等的發言權,可以自由地在互聯網上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微文化”帶有濃厚的平民文化色彩,幾乎人人都可以是“微文化”的代言人。

第二,內容的口語化和碎片化?!拔⑽幕币院啙?、精要的內容展現方式打碎了傳統文化的整體性、厚重性,甚至是嚴肅性,以微信息的方式將個性化的生活樣態和人性化的文化風格展現在人們眼前。其口語化的表達,使得“微文化”具有親切、隨和、靈活的特點,更易于人們接受。

第三,傳播的快捷性和廣泛性。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即時通信媒介和4G通信網絡的發展讓微信息的發布方便、快捷,也更易被人們即時接收。而點對點的互聯網傳播方式使得微信息隨著傳播者的社交圈成網狀擴散,這讓“微文化”更具影響力。

二、“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價值取向多元化,弱化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一手機一世界”,在無“微”不至的今天,“微文化”以其傳播的快捷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相互交流思想提供了便利,但也讓非主流思想有機可乘,將不同價值觀的碰撞、沖突和不對稱一一展現在高校大學生面前。西方文化借助“微文化”的泛傳播大量涌入,并通過網絡媒體評論、轉發、點贊。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交織,共同影響著高校大學生。這對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帶來一定影響。

2.文化內容碎片化,簡化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歸結起來雖然只有二十四個字,但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拔⑽幕彼槠谋磉_方式,一方面極大消解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厚重性,使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過于簡單和片面;另一方面導致大學生出現思維惰性,使得大學生缺少對“三觀”的深度思考,嚴重影響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系統的完整把握和理解。在“微文化”泛傳播的形勢下,如何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厚重性,引導大學生對“三觀”作深度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3.資源獲取簡易化,挑戰著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權威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以“兩課”開展為主要途徑,雖然面對面授課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這種教育方式在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的塑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微文化”傳播平臺上,大學生極易獲取多元文化信息資源,對信息資源的選取更是有著自己的主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對多元價值觀的判斷和理解,嚴重沖擊著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使其教育的實效性不斷弱化??梢钥闯?,“微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對多元價值觀信息的自由選擇和理解,讓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權威性呈現出弱化的趨勢。

三、“微文化”視角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途徑

1.抓牢“微文化”話語權,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

“微文化”視角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質就是如何把握“微文化”話語主導權和輿論導向權的問題。因此,高校文化建設要把握時代脈搏,迅速占領“微文化”傳播主陣地,主動構建“微文化”話語權,擴大文化主流聲音在“微文化”領域的覆蓋面,在網絡媒體平臺上對大學生進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體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等“入微”教育,在校園里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主流輿論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學生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規范,引導大學生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領個人理想,盡可能地擴大“微文化”中主流文化的正能量影響力,有效降低“微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的負面影響。

2.構建校園“微文化”平臺,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

隨著網絡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 BBS、QQ空間、微信、易信、微博、 易班、網絡主播等“微文化”傳播媒體受到高校大學生的青睞,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不能忽視“微文化”傳播平臺所產生的巨大傳播作用。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校園“微文化”平臺建設,打造多層級的“微文化”傳播工作體系,提升平臺的活躍度和影響力,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弘揚的覆蓋面。此外,在校園“微文化”平臺建設上,要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充分關注大學生使用網絡媒體的偏好和習慣,增加大學生在“微文化”傳播平臺中的情感體驗,定時更新教育主題和教育內容,深化教育力,切實避免“形象工程”。

3.鞏固教育領導權,守住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果

在“微文化”背景下,“傳統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不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也不斷弱化”,“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使得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在減弱,大學生更愿意在互聯網上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多元文化信息資源來學習。但筆者認為,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高校要鼓勵和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學習和運用新媒體技術,在“微文化”傳播平臺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引導,如開設“教育博客”“微課堂”等,實現教育“線上線下”雙互動,使“線上教育”成為傳統課堂教育有利的輔助,豐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不斷鞏固和擴大“微文化”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領導權。

參考文獻:

[1]陶東風.理解微時代的微文化[J].中國圖書評論,2014(3):4-5.

[2]羅媛媛.網絡時代的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J].江漢論壇,2012(12):31-33.

猜你喜歡
微文化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微文化”傳播對高職大學生價值觀影響及對策研究
論網絡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與分析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