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閱讀:文本的另類解讀

2016-11-28 12:49王東福鄒新富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批判性閱讀文本解讀高中英語

王東福+鄒新富

摘 要: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欠缺使得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Unit 5 Using Language: Heroic Teenager Receiver Award一文為例,介紹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預覽、評注、概述、分析、提問、預測和評價等批判性閱讀策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文本解讀

一、引言

如何解讀文本是英語教學界爭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三維教學目標中,語言知識目標是所有英語教師都特別重視的內容,其次是語言能力目標。少數的教師開始關注文本中體現出的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本解讀。也有專家建議把文本的解讀劃分為文字、文化和文學三個層次,筆者以為也是很不錯的。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文本解讀大致可分為欣賞性的閱讀和批判性的閱讀兩種。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對文本的客觀闡述和復述,忽視對文本的自由創造;注重文本的欣賞性而忽視對文本的批判性。很多教師致力于語言知識的講解,很多能力的訓練也是流于形式,學生對閱讀材料僅僅停留在表層理解?!?011 中國 SAT 年度報告》結果顯示,中國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上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根據高中學生的交際需求和認知發展水平,高中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近幾年來,批判性閱讀開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二、批判性閱讀的理論依據

批判性閱讀是西方國家繼批判主義的興起,為培養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而提出的一種閱讀模式。批判主義認為: 客觀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歪曲,批判(critique)就是對客觀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現象進行質疑和反思,以揭示事物的真相并加以評論,它的目的就是要糾正這種對客觀事實的歪曲。文本是反映客觀世界的一種媒介,在文本閱讀過程中需對其進行質疑、分析、判斷并加以評價,這就是批判性閱讀。簡單地說,批判性閱讀就是“在閱讀中評價、推斷并根據事實論據得出結論”。批判性閱讀常涉及對文本內容的推斷、評價和做出個人的判斷,是對文本的高層次的理解,它要求學生能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實和觀點區分開,并且明確作者的目的和語氣,同時,要通過推理推導出言外之意,填補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批判性閱讀教學能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意義上的建構。批判性閱讀強調在閱讀的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并通過與作者不斷地“對話、溝通積極構建知識,對文章和作者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它是一種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很注重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的主體參與,獨立探究,反思質疑,分析與評價。

三、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批判性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觀察、推理判斷、分析、質疑、闡釋、綜合總結、評價以及元認知等批判性思維的方法技能,識別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觀點偏見、情感態度,了解寫作風格、文本中有說服力的論據以及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從而達到對閱讀材料的深刻理解。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Unit 5 Using Language的語篇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為例,介紹筆者如何運用Linda L.Flynn提出的預覽、評注、概述、分析、提問、預測和評價等相關策略幫助學生深層次閱讀文本,讓他們養成探究質疑、分析評價等積極主動的閱讀習慣,供大家討論和參考。

1.預覽標題圖片,預測文本內容

預覽與預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的預覽,就是在真正開始閱讀文章之前,快速瀏覽文章,收集查找盡可能多的有關信息,簡要了解文章的內容、結構等。而預測是在閱讀時,通過看文章的標題、觀察圖片、閱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寫作時間等,激發學生記憶中的有關信息,結合學生的認知經驗,通過自身的理解和推斷,預先推測出文章的體裁( 記敘、描寫、說明、議論) 和主題以及文章段落間的關系、作者的語氣、態度和意圖。然后,在閱讀中把自己的預測和閱讀材料進行核對,驗證預測,來達到理解的目的。預測是在預覽的基礎上實現的。預覽和預測的內容包括文章的標題、圖片、圖表、首尾句(段)以及其它一些需要首先關注的事物。

文章的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它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思想。所以,理解了文章的標題,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掌握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就必修五Unit 5 Using Language的這篇課文來說,從標題中基本上可以看出這是一篇敘事性的文章。從Teenager這個單詞我們可以推測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青少年,Receives award說明他是獲獎了,Heroic這個單詞進一步告訴我們,這位青少年肯定是做了什么對他人對社會有幫助有意義的事情。因此,文章的大概意思應該是一個青少年因為做了什么好事而受到了表彰。而這樣的文章又往往是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

再來看文中的圖片。從圖片中我們了解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和姓名等信息。他的表情特征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和善的人,與標題中所推測出的“英雄”“獲獎”的信息是能匹配得上的。

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就是首段用了黑體印刷,足以說明這段特別重要。

2.理解文本內容,評注各類信息

理解文本內容是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前提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邊閱讀邊評注的良好習慣。

評注是批判性閱讀的一個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效的策略。成功的批判性讀者會邊閱讀邊用不同的符號或文字做標識、做筆記。他們不是被動地閱讀,而是在空白處與他們所讀的文本“交談”,和文本建立積極的關系。評注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文本閱讀,積極思考,為下一步的分析討論做好準備。

評注的內容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文本表層的東西,如字詞句和文本關鍵信息。閱讀的過程中,首先要標記出生詞短語,并通過課本后所附的詞匯表和工具書查出其確切含義。同時劃出一些重點句型和復雜句型,確保自己明白它們的意思,不至于對理解文本內容造成障礙。讀完整篇課文之后,對故事的幾個關鍵信息要標記出其出處,如事件(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和結果(how)等。

評注的第二個層面涉及深層次的東西,如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作者的寫作目的又是什么?自己有沒有與故事主人公類似的見義勇為行為?再比如,你贊成作者的觀點嗎?你對主人公的行為如何看待?這些內容的標記對學生來說要求比較高,但卻是學生能否真正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

3.分析文本內容,作出合理推斷

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并進行合理的推斷,以促進對文本內容的深層理解。

分析文本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我們要分析文本的結構脈絡: 文本可以分成幾部分,分析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語篇的主題思想以及詞語的修辭手段等。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一文,從其行文特征我們應該能分析推斷出這是一篇新聞報道類的作品。文章的第一段之所以用黑體印刷是因為它是整篇報道的導語,其實揭示了整篇文章的主題思想。讀懂了這一段就等于了解了故事的梗概。所以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掌握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關鍵信息,要明白它與其他段落之間的關系。整個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也是需要梳理的一個重要內容。還有就是主人公所使用的急救方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轉述,既可以鞏固生詞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一方面,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文本的表層意思也要引導他們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層意思,從中推斷出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寫作意圖和文章的主旨大意等。課文中,在談論Anne Slade能獲救的原因時用了一個強調句“It was Johns quick action and knowledge of first aid that saved Ms Slades life”,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作者對John Janson的見義勇為實際上是持肯定態度的。而John Janson的回答“Im proud of what I did but I was just doing what Id been taught”告訴我們主人公對這件事的態度和他本人的一些性格特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形容詞來描述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文末的“It shows that a knowledge of first aid can make a real difference”則是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大意。

4.質疑文本內容,發表自己觀點

批判性閱讀的過程就是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斷、質疑、評價的過程。光理解和分析文本內容而不提出自己的疑問形成不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所以,英語教師要懂得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包括主人公行為的合理性、急救方法的正確性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是否偏激或存在偏見等等都是我們質疑的內容。

當前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讓人痛心的事情。比如,因為扶老人反被誣告撞人,并被要求支付巨額賠償金等。說明見義勇為有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導致很多人在別人有困難時不愿伸出援手。所以,課文中John Janson的行為在現實社會中存在一定的爭議性。從另外一方面講,這給我們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契機。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參考課文后所列出的幾個問題組織學生開展這方面的討論,如:Do you think John was silly or brave to get involved in the situation? Would you have done the same as John?

四、結束語

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在一些帶有一定爭議性的文本中實施。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文本之前應該深入研究文本內容,對文本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挖掘出具有爭議性的關鍵信息,精心設計讀前、讀中和讀后的各項問題,運用預覽、評注、概述、分析、提問、預測和評價等批判性閱讀策略,推動教學進度,通過不斷地磨煉和點滴積累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必昌.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的教學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1):42-44.

[2]張三香,謝薇薇.批判性閱讀理論的依據與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12(7).

[3]唐光潔.在英語閱讀課堂開展批判性閱讀訓練[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

[4]張 淳.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的教學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2).

[5]李梅蘭.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莆田學院學報, 2007,14(4).

[6]劉 慧,羅 昊.中學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1).

猜你喜歡
批判性閱讀文本解讀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培養批判思維 彰顯核心素養
對比閱讀在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對文本解讀與課堂操作四個“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語境層面的文本解讀策略
批判性閱讀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