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

2016-11-28 14:33康燕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教學形式教學改革

康燕

摘 要:醫學心理學課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疾病觀,培養醫學臨床思維,意義重大。該課程內容龐雜,課時有限,學習效果難以保證。本文從優化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形式;隨機點名,有效考評;利用好網絡平臺三個方面對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進行探索。以其提高課堂效率,激活學生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將這門課程學深、學透、學活。

關鍵詞:醫學心理學;教學改革;教學形式

醫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與健康和疾病之間關系的科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應用科學[1]。是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有力展現。隨著現代醫學對病因學的研究深入,逐漸揭示了心理社會因素與身體之間交互作用的機制。這對于我們臨床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價值[2]。醫學生極有必要認真學習醫學心理學課程,有利于端正健康疾病觀、訓練臨床思維、提高診療技術。醫學心理學涵蓋生理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異常心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學科體系龐大,內容復雜,課時有限。再加上醫學生課程繁重,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重視考試課,即便對心理學感興趣,但不能分配足夠的學習時間。如何優化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形式、加強課堂紀律管理,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在現有環境下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優化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形式

醫學心理學內容繁雜,僅僅依靠課堂40分鐘,是遠遠不夠??梢試L試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自學結合在一起,以靈活的時間單位代替固定統一的上課時間。教學時間分配為:大班上課占40%,小班研究占20%,個人自學占40%。具體方法探索如下。

(1)大班上課:教師可根據每年的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并結合課程大綱和教學目標把握教學內容和時間分配。對于執業醫師考試大綱里沒涉及的內容或容易理解的部分讓學生小班討論個人自學,如醫患關系和患者心理等部分的學習,可以讓他們以尋找分析典型案例的方式在課后完成。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挖掘學科深度,在難點部分充分利用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如變態心理學部分的典型個案理解和心理治療方法的運用。

(2)分組討論:根據課堂學生人數,15~20人為一組,各組分派不同學習任務,進行自主學習研究。如尋找典型心身疾病案例、心理障礙或疾病案例、心理咨詢個案等,要緊扣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對完成目標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或者對課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探索??梢哉吓R床醫學課程,對某種疾病進行延展,如心血管疾病中深入探討心理社會病因,并澄清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生理反應的病理機制。還可利用多種信息資源,如圖書館、網絡、見習等機會接觸病人,請教專家等途徑獲得答案,然后進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總結,以PPT的形式匯報研究內容和成果,并進行發言,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案例及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指導。

(3)個人獨立研究:可以是知識點研究的小論文或實踐經驗的總結報告,如自己的心理應激的應對模式分析,現實生活中相關的心理案例分析,心理咨詢實踐報告等。個人在此環節遇到問題,可向小組成員或教師求助,教師及時予以鼓勵和指導,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此部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實踐理論知識的能力。

二、隨機點名,有效考評

醫學心理學課程因其公共課的性質,一般都為大班教學,3~4個班級為一個合班,一般為150人,且班級專業不一定相同。課堂紀律比較松散,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雖說大學生不必要像高中生那樣對課堂考勤有嚴格的要求,但鑒于部分學生自我管理和督促的能力不足,對醫學心理學課程的認識不深,不夠重視。課堂的隨機點名是很有必要的。據作者隨堂匿名調查,大約80%的同學傾向認同課堂點名以幫助督促自己。

考核評價要去掉期末考試一考定音的方式,采用多種形式考評結合,①傳統期末閉卷考試占總評分的50%。②分組討論的考核成績占總評分的20%,具體以小組的總結發言加小組學習的資料(組內學習討論的記錄,使用的文章、資料、圖片等)的形式,給予該組成員分值。③個人作業的考核成績占期評總分的30%,根據觀察學生學習過程及小組交流情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專業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與程度及團隊協作、學生個人作業或個人研究報告的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給予分值。

三、利用好網絡平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基于web的現代學習方式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應用,有研究者進行了探討與實踐,安排學生觀看視頻課程后,根據每一集課程內容提煉出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對鞏固概念、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點有著較好的效果。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校建立了醫學心理學的網絡課程中心,在課程中心的網絡平臺上,有本課程的教學大綱、各章節知識點和我校各位醫學心理學教師不同章節的授課視頻,在自主學習部分,學生可以根據課程目標和自己任務需求,選擇網絡視頻進行重點學習或反復學習,基于學生自主學習基礎,在課堂授課中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小組討論、教師點評、師生互動方面。

通過課程中心師生互動欄、留言板、微信群和教研室課程微信公眾號,搭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將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與教師探討,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解答因平時工作繁忙而無暇給予學生及時反饋的問題,做到個性化輔導,也為學生提供自由、民主的自主學習氛圍。

四、討論

(1)分組教學介入時機。分組教學不宜太早進行,可以選擇在基本理論和重難知識點學習后進行,學生對醫學心理學課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建立起對專業教師的信任和認可后進行,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積極性,在分組學習時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并且能避免學生因為太早關注小組成績而忽略基本理論的學習。教師應根據根據教學目標將討論主題以討論提綱或要點的形式在討論前下發給學生,也就是說,在分組討論分派不同的學習任務過程中,要進行具體化的學習任務布置,只有問題落到具體實處,讓學生明白此問題的解決是有實際效用的,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方向性和針對性,避免討論流于形式或偏離方向。

(2)小組數量及人數應適中。如果課堂人數過多,可以適當增加小組數量,控制在20人以內為宜,以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學習及案例搜集分析中有發揮和表達的機會,增加參與感和組員之間的互動頻率,培養合作精神,充分激發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

總之,靈活的教學方式,多渠道資源的整合,適當的考核壓力,團隊思想的交流碰撞,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也能對學習成績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將醫學心理學這門課程學深、學透、學活。

參考文獻:

[1]張旺信,劉 欣.醫學心理學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1):45-48.

[2]姚樹橋,陳劍光.“智性教育”視閾中的通識課程建設初探——開設醫學心理學為通識課程的設想[J].大學教育科學,2013(2):52-55.

猜你喜歡
教學形式教學改革
讓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探討
把握教學“三優化”,打造高效率課堂
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