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的臨床法醫鑒定分析

2016-11-30 09:29寧云峰張國強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關鍵詞:法醫鑒定遲發性外傷

寧云峰+張國強

摘 要:目的:探析由外傷引起遲發性脾破裂患者的法醫鑒定情況。方法:選擇2005年至2016年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鑒定的32例為觀察對象?;仡櫺苑治銎渑R床法醫鑒定情況,包括癥狀、病因等。結果:Ⅰ級裂傷者12例、Ⅱ級11例、Ⅲ級7例、Ⅳ級2例;痊愈率93.75%,死亡率6.25%。結論:法醫臨床鑒定需對傷者具體情況全面剖析,綜合考慮傷者病理情況、臨床表現等,盡量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進行推理判斷。

關鍵詞:外傷;遲發性;脾破裂;法醫鑒定

脾破裂屬于一種多見的器官損傷,可導致傷者腹腔發生大出血。若脾破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傷者極易因失血過度而出現休克,嚴重者死亡,此損傷嚴重威脅傷者的生命安全。為提高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的臨床鑒定質量,選擇32例傷者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至2016年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鑒定的32例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37.5±2.8)歲;致傷來源:車禍致傷13例,高處墜落致傷7例,硬物砸傷5例,拳擊傷4例,其他3例。遲發性時間:13例在7d內出現破裂跡象,10例7-14d出現,9例14-21d出現。

2.方法

臨床法醫鑒定將脾破裂分為4個等級,等級數越高代表致傷程度越深。其中Ⅰ級裂傷者,多表現為孤立性損傷,部分患者出現被膜破裂;裂傷深度小于1.0cm,長度小于5.0cm。Ⅱ級裂傷者臨床表現為多發性裂傷,脾門完整;裂傷深度大于1.0cm,長度大于5.0cm。Ⅲ級裂傷者,主要為不規則脾破裂,脾門發生離斷或者遭受損傷。Ⅳ級裂傷者,主要為脾臟破裂累及廣,被膜脫落現象嚴重;靜脈主干、脾動脈均徹底離斷或者重度受損。法醫依據傷者的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以及相關病理檢驗結果等進行傷情鑒定。對傷者的損傷輕重程度,可依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進行評定[1]。該標準包括3級程度,即輕傷2級、輕傷1級以及重傷2級。對于輕傷2級,如傷者的脾包膜下出血,并形成血腫,但經非手術方式進行醫治,可使血腫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被認定為2級輕傷;對于輕傷1級,通常表現為脾包膜破裂程度輕,累及區域小,僅通過簡單壓迫便可達到止血效果,因此不必采用手術醫治;對于重傷2級,表現為脾臟真性破裂,需手術進行醫治,否則會危及患者生命。

3.觀察指標

觀察本組研究對象各級脾破裂的構成比,并對治愈情況以及死亡情況進行統計學分析。

4.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19.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32例患者中,Ⅰ級裂傷者12例,占37.5%(12/32);Ⅱ級11例,占34.37%(11/32);Ⅲ級7例,占21.88%(7/32);Ⅳ級2例,占6.25%(2/32)。醫治結束后,達到出院標準的痊愈者30例,痊愈率93.75%(30/32);死亡2例,死亡率6.25%(2/32),死因為合并多發傷,從而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30例痊愈出院患者中,重傷2級患者8例,比重26.67%(8/30);輕傷1級12例,比重40.0%(12/30);輕傷2級10例,比重33.33%(10/30)。

三、討論

脾臟作為人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通過對其結構進行剖析,可知脾臟在腹部外傷中最容易受到傷害。據相關報道,脾臟的損傷在眾多腹部臟器損傷中,其損傷率已接近40%[2]。雖然脾臟受到被膜的包裹,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措施,并血供較為豐富。但是相比較其他臟器,脾臟的質地較脆。在腹部受到鈍器打擊以及暴力作用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遲發性的脾臟破裂現象。因此,由外傷所引發脾臟破裂的案例逐年增多,所以法醫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對其進行鑒定、診斷、甄別。一般而言,大約會有17%的傷者會存在遲發性表現,這在諸多的并發癥中是最為危險的。在實際診斷過程中,發生誤診以及漏診的情況不少。所以,法醫還需要判斷是否是因為本次外傷而引起的脾臟損傷。進行時間推斷是法醫鑒定的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是判斷是否因外傷引起的重要參考。

因外傷而引發的遲發型脾臟破裂主要有兩點為依據。①傷者有著十分明確的外傷史,左腹部附近區域有相應的外傷,腹部相對柔軟,大多數是因外力徒手而引發的。這一點在案情的調查和法醫的檢查都能輕易取到相應的證據。②傷者一般在受傷后,或多或少的產生一定的臨床癥狀。一般在初期,遲發型脾破裂的傷者具有持續性且局域性的疼痛癥狀,例如反跳痛、肌肉緊張痛以及壓迫性疼痛等。其受傷初期因被膜能夠保持一定的完整度,所以出血的癥狀及范圍較局限。之后大多會在兩到三天內出現彌漫性的全腹部疼痛,一部分傷者發生急性出血,病情惡化。此外少許傷者會出現放射痛在左肩。根據上述依據,能夠對傷者進行初次判斷。臨床診斷脾破裂患者時,需重視疾病病理學檢查結果的分析。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可對炎性因子的活躍度進行了解,可為感染病例的病源找到突破口,從而找出致感染原因。病理檢查結果還會提示增生細胞的信息,可提高對患者傷情程度判斷的準確率,避免誤判或漏判。此外,鑒定過程還應將脾破裂時間以及患者受傷時間作為判定依據,以提高最終論斷結果的可靠性。在進行分析的時候,還可結合受傷之后的醫學影像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B超進行病情的排除有很高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但診斷中B超有著或多或少的局限。應當與核磁共振、CT等結合檢查。其中,CT對脾臟的檢查不僅有著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進一步對傷者的損傷程度進行估計,為治療方案提供有力的參考。

研究發現:Ⅰ、Ⅱ級裂傷超過1/2,根據輕重程度劃分,輕度外傷的比重較大,中重度外傷少些。32例研究對象中,治愈出院者30例,治愈率是相對較高的,但病死的患者有2例,死亡率6.25%,臨床醫治還需強化。

綜上所述,法醫臨床鑒定需對傷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剖析,綜合考慮傷者的病理情況、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資料等,盡量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得出科學的鑒定結論。

參考文獻:

[1]姚明陽.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的臨床法醫鑒定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5,30(26):20-20.

[2]李建斌,于沈明,宋金生.外傷性遲發性脾破裂27例臨床診治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1):75-76.

猜你喜歡
法醫鑒定遲發性外傷
羊常見外傷、創傷的治療方法
遲發性骨質疏松椎體塌陷的2種手術方式的比較
急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閉合性十二指腸胰頭外傷中的應用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術后遲發性出血的診治體會
老年人摔倒 警惕遲發性腦出血
法醫鑒定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研究
機械性損傷的法醫鑒定探討
新兵注射破傷風類毒素致遲發性變態反應1例
嚴重肝外傷27例診治分析
胸壁外傷合并胸壁疝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