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經濟帶五大次區域帶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2016-12-01 13:26朱振東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比較研究

朱振東

【摘 要】依據近十年的經濟發展數據和相關經濟指標對比分析了西江經濟帶七市的經濟情況,發現由于歷史基礎、政策偏向性以及發展定位的適應性等原因導致七市經濟發展差距較大。依據增長極理論提出七市區組成南寧、柳州-來賓、梧州-貴港、百色和崇左五個次區域帶,在西江經濟帶發展機遇期和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下,各次區域帶依據自身資源優勢建設特色產業和符合發展的產業布局,最終能形成產業聚集和規模效應,實現西江經濟帶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

【關鍵詞】西江經濟帶;五大次區域;比較研究

南寧、百色、崇左、柳州、來賓、梧州和貴港七市是沿西江黃金水道發展而形成的廣西西江經濟帶市區,西江經濟帶內以區域內重點城市為節點,以港口為依托,產業園區為載體,正逐步形成分工明確、優勢明顯、協作配套的現代產業帶。

一、研究起因

七個市區縣的經濟雖都已經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初期或中期,但總體經濟發展還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很多產業仍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缺乏資本和技術,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產業結構和產業競爭力都處于劣勢地位。加之廣西開放時間相對沿海地區要滯后,經濟帶周邊區域的基礎設施、城鎮化發展規模以及現代工業體系還沒有很好地建立,雖然規劃出了美好藍圖,但在資金、技術、城鎮化規劃、智力資源、生態環境、發展理念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約束,想要在短期內實現區域經濟快速追趕需要轉變思想,在發展存在嚴重不平衡的現狀基礎上,要能協調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扎實穩妥地推進各項工作。

西江經濟帶七市區的發展中,作為首府的南寧市處于西江經濟帶和北部灣經濟區重疊區,向西向南分別對百色市和崇左市都有著巨大輻射力,特別是對崇左市,由于崇左處于中國-東盟廣西通道的核心位置,陸路橋頭堡物流功能非常顯著;而作為紅色革命勝地的百色市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廣西區域發展提供資源供給。柳州市對來賓的輻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才建立十多年的地級市,原隸屬于了柳州市區,其在工業結構方面和柳州保持著較高的互補性,由于來賓在柳州與南寧之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來賓在農業生產、物流運輸等方面有著較重要的地位;而梧州和貴港在先前的經濟聯系性比較弱,梧州深受毗鄰的廣東省影響,具有較強的向東部鏈接的傾向,但在西江水域,貴港和梧州有著較好的地理聯系性,也主要形成了制糖、化工、中醫藥、石材等相對分散的中小企業分布,但由于規模不大也多為民營企業,競爭力都相對較弱。

在研究西江經濟帶沿線市區發展中,把其分為南寧、柳州-來賓、梧州-貴港、百色與崇左五個次區域帶,既體現了地理層面的天然聯系也體現了七市之間的經濟互補性,也反映了各區域城市之間的主體功能與中心外圍的關系。

二、五大次區域帶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本文采用2006-2014年的各市區經濟數據,借助相關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一)比較指標的選擇

主要采用的指標是反映經濟發展情況和經濟發展趨勢的相關指標。采用了GDP及其變動率指標,反映在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中各市區近年來發展情況,并以此基礎上分析其產業變動情況。借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和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等指標反映其經濟活力和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利用城鎮化率和人口變動情況分析經濟發展的質量與可持續性特征。

(二)利用指標比較分析發展差異

1.GDP及其變動率。依據數據分析發現,由于受到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政策影響,GDP增速均呈現了先下降后上升后又下降的態勢,來賓市、崇左市、百色市以及貴港市增速表現較為明顯,特別是在2012年前后,由于國內財政政策的前期刺激,使得這些市區經濟難以平穩維繼,而南寧、柳州和梧州則由于自身經濟結構和政府政策傾斜性,經濟增速變動幅度現對較小。從絕對值來看,南寧市始終處于第一位置,以2014年為例,南寧市GDP總值是來賓市的大約6倍,差距十分懸殊。

2.產業結構狀況。西江經濟帶七市產業結構都呈現了第二、三產業比重不斷提升的演進趨勢。南寧市已呈現為三二一結構,并且近年來第二產業比重又在不斷提升,第一產業比重減少,加之GDP指標分析來看,南寧市產業結構逐步向著較好合理方向優化;柳州市繼續保持著工業強市的地位,第二產業比重依舊較高,但從2013年后第二產業的比重開始略微降低,第三產業比重有所增加;作為發展較晚且經濟基礎薄弱的來賓市目前產業結構還不太穩定,產業結構演進動力還不足,個別年份還出現了產業結構退化情況,如果采用柳州-來賓次區域數據可以發現,近年來該次區域產業呈現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增加,第一產業比重降低,從2011年起該次區域第三產業比重不斷增加,呈現較好的演進態勢。梧州市和貴港市還是保持著第二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而且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較高,從梧州-貴港次區域整體看,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比重開始提升,以2014年數據看,第一產業僅占15%,第二產業占比52%,而且這個趨勢也是從2013年起開始轉變,體現了第三產業在梧州-貴港次區域帶的發展勢頭。百色市的第二產業比重相對固化,在2011年至2014年間基本沒有變動,保持了原有的水平;而崇左市主要依托邊境區域的物流服務和陸路大通道優勢發揮了其第三產業優勢,借力邊境貿易、邊境合作區等政策優勢,崇左市的工業結構不斷強化,第三、第二產業不斷發展,呈現了較好的演進勢頭。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根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指標,依據近年來平均數據比較分析,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高速態勢,投資規模相對其他六市都較大,其次為柳州、百色、梧州、貴港、崇左和來賓,如2014年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額是除柳州以外其他五市的總和,而崇左和來賓仍排在最后位置,南寧約為來賓固定資產投資的6.7倍。從財政收入看也保持了原有格局,南寧市的財政收入較高,其次為柳州、百色、梧州、崇左、貴港和來賓,財政收入指標也吻合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水平和經濟基礎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保持一致性。但財政收入也為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設定了先天的限制條件。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較看,南寧市和柳州市零售消費額逐年攀升,且保持穩定增速,而其他地區增速較慢,特別是梧州、百色和貴港三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與自身的GDP增速并不完全保持一致,這也反映出三市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和外出務工經濟影響,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動力略顯不足;對崇左和來賓兩市而言,消費品零售額更難體現為對GDP的貢獻。如崇左經濟增長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對外貿易而非內需,加之南寧市對其區內的消費分流更體現了這個特點。

4.城鎮化率與人口增速差異。根據2015年的數據,依照常住人口城鎮化水平指標分析,城鎮化率超過50%只有南寧和柳州市,而百色市、崇左市的城鎮化率相對還比較低,雖然在2015年增速提升(原因是2015年城鎮區域擴張比較大),但百色相對于柳州而言相差約28個百分點;比廣西區平均城鎮化率(47%)低的主要有百色、崇左、來賓和貴港四市,而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6.1%,西江經濟帶七市的城鎮化水平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人口的增速指標看,南寧市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增度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作為廣西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南寧留住了本地人,也吸引外地人口流入。百色、來賓、崇左的常住人口增速低于全區的增速水平0.88%,由于南寧和柳州對人口的吸引、分流作用,來賓戶籍人口在縮減,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口數量增速在未來很難維繼的態勢。

依據指標分析可以看出,西江經濟帶七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發展潛力和現實狀況以及地理位置關聯等原因,若想區域協調發展,則應必將通過先設立核心發展區,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非均衡發展路徑,才能達到協調和諧發展的結果。

(三)五大次區域帶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

西江經濟帶七市由于經濟積淀、發展起點以及政策傾斜等原因導致了發展差異。2003年后廣西區才進入快速開發的階段,但主要集中在南寧、柳州、百色、玉林等地區,而其他相關市區也紛紛效仿經濟發展模式,西江水道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特別是2008年后,西江水道區域七市在進行產業定位時存在雷同問題,如西江經濟帶各市的主導產業定位情況如下表1所示,從該表中可看出各個市區存在著主導產業定位不集中、產業雷同等現象,不可避免地出現同質化競爭,導致投資分散、效果不佳和浪費,加之引導政策的傾斜性,所以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也難以形成區域增長極。

表1 西江經濟帶七市主導產業定位基本情況

南寧、柳州和梧州等核心市區能夠在政策鼓勵下獲得較好發展,而鄰域市區產業就很難與之競爭,長期以往發展的差距就被拉大,而且也分散了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經濟發展。產業定位過泛和自身優勢產業探尋不準以及政策傾斜性和資源約束等是導致七市發展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

三、促進五大次區域帶協調發展的建議

為了能提升西江經濟帶的整體競爭力,應該協調七市區合作協調發展,以重要核心城市為中心,周邊市區為補充,實現區域內資源的系統配置與整合,深化區域內的協調合作機制,利用優勢特色資源實行錯位互補發展,最終實現區域城鎮化與經濟持續化發展。

(一)實現以核心市區為中心的空間資源有效整合。以西江黃金水道為軸,對各市區內產業和交通水路網進行有序系統規劃,在開放統一的市場環境中,重點建設南寧、梧州-貴港等主要綜合性港口,配套其它輔助性港口;以柳州、來賓、南寧和崇左為陸運樞紐中轉中心的交通體系,逐步實現七市區水路、鐵路、公路和縣鄉(鎮)與村道的陸路立體交通網絡。并在區政府統一部署監督下打通商品、要素市場,實現開放、自由流動的統一市場。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重新審視五大次區域的主導產業定位,找準各市區的核心與補充配套產業,整合現有產業資源,形成“產業鏈完善、產業補充配套、規模逐步擴大”的產業聚集區和特色產業發展區。改變無序單一盲目的發展模式,在資源整合和市場統一基礎上實現其區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二)找準基本點,實現各具特色的優勢發展。由于各區域資源、經濟基礎和城市功能的差異,各市區應該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南寧作為雙核驅動的重疊區,借助人力資源優勢和城市環境等因素,積極吸引優秀人才,可重點發展現代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信息電子、高新技術、生物科技以及金融、物流等相關消費、生產性服務業。柳州應該繼續發揮其在汽車、機械制造領域的優勢和特色,通過創新繼續發揮其工業基地功能,來賓依托柳州工業和南寧服務業,借助自身地理土地等優勢爭取建成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和產業發展補充區。梧州-貴港為珠江-西江經濟帶的上游地區,應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的國際產業轉移,連同玉林等成為桂粵合作的排頭兵,成為廣西與粵港澳合作的特別試驗區和成果區。百色則應繼續發揮資源優勢,建成桂西資源富集核心區,深化鋁產業創新深加工,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現代農業。崇左則應該繼續發揮區位優勢,建成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加工貿易、物流服務等新興邊疆城市。

(三)協調各市區的政策合作機制。以西江經濟帶整體實力提升的戰略高度,建立七市區政府的協調合作溝通機制,通過區政府對各市地方政府的政策性約束,加強協調合作的剛性約束機制和利益協調補償機制,就重點關心的問題和領域展開深入探討,形成共識和行動綱領,在區政府協調導向下,市級部門和各職能部門形成行動合力,在政策法規約束下有效地協調推進各項具體措施落實,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在利益補償機制和區域特色發展的引導下提高區域合作的積極性。

最后,西江經濟帶也應該抓住城鎮化建設機遇,大力引導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在重視城市功能的同時,高效利用空間資源,建立分工合理、定位明晰、功能完善的城鎮體系,不斷壯大南寧、柳州-來賓、梧州-貴港、百色、崇左的城鎮建設,增強城市發展活力,為五大次區域帶發展奠定產業聚集和規模發展的人口與空間基礎。

【參考文獻】

[1]《廣西統計年鑒》 2006-2014年歷年

[2]甘燦業廣西西江經濟帶近域城市發展整合分析[J]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13.06 P37-41.

猜你喜歡
比較研究
論經濟責任審計與績效審計之比較研究
國內外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論中外狼文化寫作中的生態意識
“藏匿”與“炫耀”式景觀中植物種植的美學比較
唐寅仕女畫與喜多川歌麿美人畫比較研究
各國稅制結構與我國的比較研究
資產減值新舊會計準則比較研究
淺析媒介體制比較研究的框架設計和技術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