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淺議

2016-12-07 03:03戚宇柯陳思佳劉希媛黃傳峰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培養對策人才需求互聯網

戚宇柯 陳思佳 劉希媛 黃傳峰

[提要] 當前,“互聯網+”成為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新業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信息管理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與此同時,信息管理人才對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本文針對人才因素,梳理“互聯網+”背景下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培養現狀,并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一、研究背景

2014年11月,李克強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梢哉f,當前“互聯網+”正逐漸影響到各行各業。在新一輪的改革升級中,各領域將在與“互聯網+”的融合中探索自己的微藍海,而企業的升級也必將會帶來新一輪的社會經濟的變動。眾所周知,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撐,就像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每一處的變動都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這也必然會是互聯網相關領域人才市場新的機遇與挑戰。而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這其中不僅有對人才需求量的攀升,而且對人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對此,在新形勢下,針對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現狀及其對策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目前國內研究者對信息管理人才培養對策的描述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唐文晶等認為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以就業為基本目標,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使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適應社會需求。楊善林主要提出注重實踐和創新,拓寬專業范圍來適應不同類型的企業以及在學習專業基礎理論上需要進一步增強,教學計劃也要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也需要及時調整,這樣可以讓學生以后也能適應將來的社會崗位需求。管媛輝、肖月認為當前必須大力培養通識型的科技信息專門人才,以適應大系統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各企業用人需求。丁獻峰指出新的信息環境已經對社會公共信息部門產生重要影響,為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厚基礎+寬口徑”培養模式、本碩直讀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知識+能力+素質”的多元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這三種模式培養出的人才應該基本可以滿足各類型的公眾對信息的需求。趙靜杰等認為信息管理人才培養可以分為三大模塊:教育培養模塊、實踐模塊以及綜合運用模塊,讓學生兼修這三大模塊可以更好地適應信息管理人才市場的需求。

以上各種培養方式雖然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但人才培養重心仍放在學校為主體的層面,學生更多的是接受已經約定俗成的培養方案。對于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觀點,目前仍停留在崗位需求層面,強調培養企業現在需要的技能,忽略了“互聯網+”戰略對行業的促進作用,即忽略了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遷移能力培養,過分看重了現有技術,忽視了未來技術的引領能力。而且專家們只從模式等方面進行說明,培養信息人才,課堂教學應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單一的教學手段,推廣互動式、研討式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以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自主開展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本文將對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對策進行創新思考,通過對當前培養模式的分析并結合社會發展趨勢進行探究,從而提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對策,引導高校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及大學生自身的生涯規劃。

二、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社會經濟主體為適應新形勢必將進行轉型升級,對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會相應發生一定的變化,下面將從人才需求中的“量”與“質”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從需求數量來看,“互聯網+”將會對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產生巨大的人才市場機遇。一方面“互聯網+”理念的推行使得傳統行業信息化進程加快,機械、化工、冶金、石油、電力、造船、輕工、紡織、汽車、制藥、物流等行業信息化步伐加大,將對信息管理人才有更大的需求。據統計,全國稅務、工商、財務、公安、海關、外貿等系統,雖信息化進程加快,然而信息管理人才不足4%,需要信息化建設的復合型開發和管理人才,以便進行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相關部門應用系統的開發、維護,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諸如搜索引擎、綜合門戶、即時通訊、網絡商務、軟件開發等本身依托互聯網發展的互聯網公司對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而從目前來看,互聯網企業處于劇增狀態。根據2015年底的數據表明,我國互聯網上網服務企業總量已達到14.6萬家,對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就目前看來,對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計算機、管理、信息服務。計算機方向,包括軟件編程、數據庫、網站建立與維護、計算機網絡等;管理方向,特別對口的是信息系統集成相關的市場開發、銷售、客服之類的崗位;信息服務方向,如經濟信息服務、咨詢、科技信息部門、圖書館和文獻信息服務部門,企業經濟金融咨詢及管理部門。

(二)從需求質量來看,市場對信息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質量方面的需求又具體可以體現在信息管理人才培養規格上。在傳統信息管理階段,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有圖書館專業和科技情報專業,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圖書館工作和情報工作的理論方法與工作組織問題;在技術管理階段,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著重于經濟建設領域中的信息活動的管理和系統的開發建設與管理。當前,隨著信息管理的繼續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尤其在當下“互聯網+”大趨勢下,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融科技信息、信息學、管理信息系統、經濟信息管理于一體。高校對于信息人才的培養規格,集中在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三方面。關于專業能力方面,從用人單位的要求來看,主要集中于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在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中,高校對于信息管理人才在基本信息設備的使用與管理、數據信息的檢索采集存儲與處理以及數據分析、軟件系統的應用、數據庫的管理與應用、網站平臺的管理與維護等方面專業能力的培養較為注重;專業知識上,社會對于信息管理人才在以經濟、計算機為主的綜合知識方面要求較高,高校在專業知識的培養上注重經濟管理基礎、信息管理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管理系統應用等專業知識;綜合素質上,高校對于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注重人文素養、團隊合作與人際交往能力、信息表達、創新意識、IT行業及相關領域敏感意識的提高上,而且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信息管理學生具有重大意義。

三、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我國一些高校設立管理信息系統專業之后,在全國150多所高校又陸續建立了經濟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學等專業。為滿足對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1998年高校專業目錄調整時,將這些專業合并成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本科、碩士、博士與繼續教育相結合的完整的專業教育體系。而對信息管理人才,則須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工作,可以說是一項對實踐技能要求很高的專業。當前“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各行各業由于互聯網化程度的加深,對掌握管理學知識及互聯網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就業對口情況并不樂觀。據網絡調查統計,當前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對口及相關的占57.47%,而剩下的42.53%工作與專業無關,也就是說明存在相當一部分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無法實現專業與工作對口。與此同時,供不應求的情況仍然存在。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上規模的企業在百萬家以上,每個企業搞信息化建設平均最少需要2名復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那么全國對復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存量要在200萬以上,而我國大專院校每年卻只有約4萬名專業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大學生畢業,因此需求缺口仍很大。但這其中的問題主要在于很多大學生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也就是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十分短缺。

(二)專業方向模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一門交叉性強的學科,它涉及到多個領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才幾乎可在所有領域找到相關聯的工作,這就容易產生方向模糊感,而且各高校的教師所擁有的知識結構不同對該專業的理解也不同。各校所開的課程不同,有的偏重計算機類課程,有的則偏重于管理課程。致使一些學生從一開始就把該專業當作計算機專業或是管理專業來學,結果使很多學生到大三、大四、甚至到畢業時還不清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目標,不明白自己走向社會后究竟應該扮演信息資源組織和管理的角色,還是信息系統開發和設計的角色等。

(三)培養方案設置不能適應社會需求,且具有一定滯后性。據調查顯示,在求職過程中用到大學所學綜合知識的占35.63%,來源于非大學中所獲得知識的占31.03%,而運用到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僅占12.64%。除去學生個人能力等自身因素,信管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尤其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著知識結構不匹配的問題。而且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然而由于各大高校對于信息管理專業重視程度較低及信息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存在交叉性造成資源的匱乏,致使學生在實踐練習這一方面的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據調查顯示,有56.32%的在校大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實踐課程偏少,更有24.14%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實踐課程太少。而缺少有效的實踐和實習環節會大大地降低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水平??梢哉f專業教學雖提倡干中學,能力重于知識,但學生良莠不齊,如果專業設置不能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能力與知識結合,可能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收獲并不理想。

(四)生源基礎參差不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對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及管理創新方面的要求較高,但因信息管理人才的缺失,各高校逐漸放開了招生門檻,開始文理兼收。而文科生在應用技能方面普遍不如理科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文理兼收,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質量,成為了信息管理人才培養的問題之一。

四、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近年來,由于IT產業發展極其迅速,IT新技術和新應用領域如數據挖掘、移動互聯,網絡市場營銷、云計算等不斷出現,使得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存在一定的滯后現象。經過全面的調研和分析,就目前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針對性對策:

(一)加強專業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和完善性,特別是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和項目設計的開展。針對性開設新興的社會需求領域專業課程,完善信息管理專業當前四大職業方向的課程模塊化設計;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模式亟需由教師主導的講授式向學生動手實踐和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為主體的項目制教學轉變;微課、虛擬教學環境、團隊式學習等新型教學平臺有待于豐富和完善,以考代評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進一步有待于向過程評價、綜合評價和能力評價過渡。

(二)引導學生生涯規劃,準確定位。由于信息管理專業設置較晚,與其他專業存在交叉較多,專業自身特色并不明顯,因此應在大一開設專業導論課,引導個人盡早了解專業,結合自身發展規劃,明確學習重點方向。同時,要注重如英語、管理、人際交往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適應“互聯網+”背景下變化速度日益加快、對人才要求逐漸提高的現狀。

(三)因材施教,拓寬培養方向,體現學校特色。根據當前的社會實際人才需求、文理兼收的學生知識背景和未來職業方向,鼓勵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了四大主要培養方向,即信息管理與應用、網絡商務、數據分析、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不同方向專業基礎相同,但核心課程和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各不相同,盡可能為本專業的學生根據自身偏好與特長,提供豐富的職業選擇方向,也為他們在大學期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提供依據,減少專業口徑過寬帶來的學習與職業選擇困惑。

(四)定期調整培養方案,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定期對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強化核心課程,刪除無用課程、整合一般課程、開發新型課程、提高實踐教學環節地位。尤其在實踐環節,嘗試通過綜合素質學分來鼓勵引導專業學生在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案、信息化項目實施方案、網絡營銷策劃方案、信息系統開發、IT行業分析報告、數據分析報告方面展開更多的專業實踐。

(五)關注社會前沿的研究,與時俱進。以社會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的驅動源,努力保持與社會IT行業變化的同步發展;提高學生對專業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的發現與解決能力,同時深入了解“互聯網+”,進一步探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協同制造、電子商務、現代農業、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等IT產業的高速發展現狀及IT產業對本專業人才需求的現狀及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1]唐文晶,謝海英,王彩榮.以就業為導向的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3.

[2]楊善林.信息管理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

[3]管媛輝,肖月.如何培養現代信息人才[N].現代情報,2006.12.

[4]丁獻峰.公共信息資源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研究[N].圖書館學研究,2011.21.

[5]趙靜杰.信息資源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09.7.

[6]王順林.“互聯網+”背景下高職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的技術技能需求和制約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15.5.

猜你喜歡
培養對策人才需求互聯網
2022年冬奧會冰雪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
能源行業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探討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媒體素養現狀觀察與培養對策
公安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對策初探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對我國文化經紀人的素質培養探討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中國海歸人才需求地圖
關于3D打印技術與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