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探究

2016-12-07 03:14吳繼紅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新常態青年教師

吳繼紅

[提要] 新常態下,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日益強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優質教師資源匱乏現象日益顯現。高等教育處于這樣的大背景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大學的蓬勃發展,青年教師隊伍迅速壯大,但其職業發展通道卻沒有與之匹配發展,青年教師的生存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鑒于此,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究與設計高校青年教師職業規劃,為高校青年教師生涯發展提供有益指導。

關鍵詞:新常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5日

新常態下高等教育市場化進程加快,高校紛紛擴大招生,大學越來越大,而校風、教風、學風、考風每況愈下。青年教師肩負著教學和科研重擔,面臨著生存、職稱評定和升職壓力。鑒于此,加強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暢通青年教師發展渠道,為青年教師成長發展指明方向,同時激發青年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斗志與決心。

一、文獻綜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但我國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現狀堪憂,高校青年教師普遍缺乏職業生涯方面的規劃,青年教師在學術研究和教學方面都遇到一定的問題;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機會小、報酬低,甚至產生心理倦怠的現象。所以,支持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并進行積極指導,努力培養青年教師成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骨干具有重大意義。

胡釗涵(2010)從“確定職業發展線、設定職業發展目標和制定事業發展計劃”等三大方面詳細闡述了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黃乃文(2013)研究高職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實現路徑,認為應從學校層面和個人層面制定符合實際的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模式。陶建華、胡薇(2013)基于SWOT分析法,從青年教師個人自主意識、職業生涯反思與修正、終身學習機制及管理部門管理等四個方面,系統論述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趙蘭芳、蔡永銘(2013)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情況,得出“多數青年教師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但是組織和個人重視都不夠,加之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擾,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現狀不容樂觀”。韓軍(2014)探析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的“職業理想與現實沖突、教學與科研沖突、管理工作與專業發展沖突”,并提出一系列對策。程育新(2014)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難點。綜上所述,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已十分廣泛,但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將探究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模式。

二、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必要性及可行性

青年教師的生存發展現狀分析表明,青年教師的發展面臨種種壓力,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十分必要;同時,高校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嘗試,不斷探索青年教師的培養方案,提高青年的教師的待遇、能力,因此愿意并能夠為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提供資金支持。

(一)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1、學校與教師“雙贏”局面的必由之路。高校發展離不開青年教師,青年教師成長也離不開高校的大平臺。所以,培養優秀的青年教師,為其提供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空間,達到互利雙贏的局面是高校發展的必經之路。

2、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經濟結構深刻變革,社會浮躁現象日益凸顯,有些青年教師心理調適能力較差,心理需求失控會滋長其心理的負面情緒,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意識也會逐漸淡化;加上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沒受過長期專門的教師資格教育,自我職業發展意識薄弱等。因此,明確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目標,有利于強化青年教師責任意識和奮斗目標。

3、青年教師自主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青年教師自主發展意識淡薄,加上高校重利用、輕培訓,忽視職業認知需求。加強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培訓青年教師自主發展意識,更有利于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綜上所述,我國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十分必要。

(二)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采用PEST分析模型,從政治法律、經濟環境、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等四個方面,系統分析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1)政治法律環境方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生涯規劃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政策和輿論環境;(2)經濟環境方面,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教師的福利、待遇大有提高,為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3)社會文化環境方面,教師這個職業在我國源遠流長,知識經濟時代,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以及全人類的重視;(4)技術環境方面,信息化的發展為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帶來了便利,青年教師為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提前規劃,加強對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創新發展,從而使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前景更加廣闊。

三、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建議

前文所述,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對策研究以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入手,兼顧青年教師職業發展規律,堅持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的原則,探尋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新模式。

(一)全面掌握青年教師個人特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青年教師興趣愛好、性格特質等是其職業選擇的重要依據。對于高校而言,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師發展檔案,全面掌握青年教師過去的成長經歷、性格特征等,對開展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工作至關重要。從青年教師的個人興趣愛好及特點著手,激勵青年教師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當前,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仍是廣大青年教師拼搏的主要動力。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以高校青年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為切入點,構建高校青年教師綜合能力培養的運行機制模式。換句話來講,就是高校在保障青年教師的基本生活、教學及科研需求外,還必須關注青年教師更高層次的需求,使用各種激勵措施使高校青年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

(二)根據青年教師成長規律,幫助高校青年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幫助青年教師確定職業發展方向,許多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比較迷茫,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高校管理部門應根據青年教師職業興趣,指導和幫助其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彰顯高校的人文關懷。

要根據青年教師成長規律,有的放矢地幫助并指導青年教師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有的高校青年教師熱愛教學工作、希望在教育教學中實現自我價值;有的高校青年教師熱衷于科研工作,他們的目標是在科研項目和研究課題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有的高校青年教師擅長處理事務性工作,更傾向于將自己的旺盛精力貢獻在教學輔助工作;還有的高校青年教師希望在教學管理領域施展自己的才能,為高校管理決策盡一份力。

(三)結合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特征出現的新變化,為青年教師“減壓”和“增壓”。針對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特征出現的新變化,高校對青年教師群體綜合能力培養和管理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如何為青年教師“減壓”和“增壓”上。一方面高校要努力減少青年教師面臨的生活負擔和青年教師初入教職崗位,在教學、科研方面經驗不足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盡量增加青年教師創造完善的保障條件,建立科學的競爭機制。高校要幫助青年教師尋找學習機會、監督青年教師繼續學習、深造;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幫助青年教師進入狀態、取得成績,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

綜上,高校職能部門在編制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學科發展規劃、各專業教學計劃、科研工作計劃、國內外研修計劃等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到高校青年教師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鼓勵并支持青年教師朝符合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的方向發展,滿足青年教師對事業發展的孜孜追求;同時,高校青年教師因個人知識、能力等因素無法在一個領域向上突破時,學校能根據其成長特性另行安排工作,實現青年教師的橫向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胡釗涵.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探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2]黃乃文.高職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實現路徑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

[3]陶建華,胡薇.基于SWOT分析法的真實的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3.10.

[4]趙蘭芳,蔡永銘.高校青年教師職業規劃的調查分析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5]韓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6.

猜你喜歡
職業生涯規劃新常態青年教師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