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進數學導入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016-12-08 21:30曾維溪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導入方法教學效率數學教學

曾維溪

摘 要: 許多老師在導入設計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導入方式眾多,然而總體上說效果并不太好。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是課堂的起步階段,導入成功與否決定了學生能否順利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能否有興趣投入到交流討論之中。課堂導入應該是為整節課教學服務的,有的老師過于注重導入,將大量時間運用于導入上,以致占用新課教學時間,本末倒置,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導入方法 教學效率

萬事開頭難,所以課堂教學導入至關重要,數學課堂教學也是這樣,課堂導入講求藝術性、趣味性,力求喚起學生求知欲望,好的導入不僅要吸引學生注意,更要能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促進學生思維和探索,主動學習。課堂導入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創建的,不能脫離實際,不要浮夸,我們提倡講實用、求實效。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我總結了如下常見課堂導入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講授故事,引人入勝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體會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感受數學家的嚴謹態度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漫長的數學發展歷史和令人感嘆的杰出成就,初中數學教材中,關于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很多,這些史實介紹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及世界數學發展規律和思想,感受曲折的發展過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同時促使學生樹立頑強學習的勇氣和信心,塑造完美人格。

例如,講“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從清康熙帝微服南巡處理“公差與賣馬?;镉嬛疇帯钡墓适乱?,頗具吸引力:康熙皇帝微服南巡,只聽伙計苦苦央求兩公差:“這位大爺,按我們講好的價錢,您買4匹馬,6頭牛,共48兩銀子;這位大爺,您買3匹馬、5頭牛,共38兩銀子,加起來,一共是86兩銀子,可是你們只給了80兩,還少6兩,我們可虧不起這么多呀”……康熙微微一笑,略略思索了一會兒,便說:“我可以算出來,馬每匹6兩,牛每頭4兩!”同學們,不妨用二元一次方程組算一算,看與康熙皇帝求得的結果一樣嗎?

二、開門見山,簡單明了

直接導入,俗稱開門見山導入法,是一種最簡單和最常用的導入方法,對于一些目標很明確、內容要求較低的課程基本可以采用這種導入方式。上課一開始,老師就直接說出本節課的課題,并將相關內容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這節課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都很明確,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讓學生進入主題、投入學習。當然老師用三言兩語闡明對學習的要求,簡潔講述或設問,節約時間,容易明白,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可以很好地把學生從課間休息的分散注意力引導到本課學習中,效果良好。

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已經有了初步發展,他們看問題相對小學生來說比較全面,直接導入更能突出主體、點出課題,讓學生很快投入到新內容學習中。如學習“整式的加減”時采用這樣的導入: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合并同類項、去括號添括號法則,學過這些知識有什么用呢?本節課我們將運用這些知識學習整式加減運算。一句話就直達目標,突出學習重點。又如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我在復習相關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識后,直接提出問題:“對于x=36的方程,如何求解?”繼而引出一般情形“x=a(a≥0)”的解法,導出新課題學習課題:“直接開平方法?!?/p>

三、復習舊知,溫故引新

在一節數學新課教學中,復習舊知識往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許多數學知識都是從舊知識中不斷拓展延伸的。復習舊知識不僅僅是為了鞏固舊知識,更主要的是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和伏筆,讓學生了解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的導入往往引人入勝。事實上,如何讓學生從已有舊知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情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學思考的重要問題。復習舊知識,為新知識學習做鋪墊,使學生對新知識不會感到陌生,學習新知識自然水到渠成,效果良好,所以這是老師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

如學習《合并同類項》時我做如下導入:

1.先復習乘法分配律;

2.出示題組:(1)23×72+77×72=________;(2)3.14×126-3.14×26=________;(3)a+2a=________;(4)xy-2xy=________。學生通過舊知識的復習自然過渡到帶字母的合并同類項的新知識,感受成功的快樂。

再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這樣設計:

1.先解方程:(1)5x=2x-3;(2)3x=2(5+4x)。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一般步驟;

2.再提出問題:(1)5x<2x-3;(2)3x>5+4x又該如何解?

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可以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正因為這樣,數學成了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數學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數學課堂的導入適當引用生活實例,為學生設計生動有趣的內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營造輕松的氣氛,增強導入效果。只有與生活緊密聯系,才算真正掌握數學知識,那些脫離生活實際的知識,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導入時引用實際生活例子是為了讓學生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真正讓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從靜態的文本轉變成動態的生活實際,知道學數學是有用的,能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

如教學“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一課時,我設計如下導入實例:為了測量一個池塘的寬度AB(寬度大無法直接測量),有人在池外取一點C,連接AC、BC及其中點D、E,量得DE的長度,便得到這個池塘的寬度。同學們,你同意他的結論嗎?問題一提出,馬上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躍躍欲試,引入效果自然達到了。又如講“圓”的概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1.車輪是什么形狀?2.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形?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狀?(如正方形、正三角形、橢圓形……)

導入設計方法眾多,只要我們精心設計,就能讓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有更好的興致投入新課學習中。無論導入方法如何多變,都不能偏離主題,要符合學生實際,與時俱進,富有時代氣息。愿我們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創新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導入。

猜你喜歡
導入方法教學效率數學教學
英語課堂中的導入方法研究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