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方案

2016-12-08 23:01俞紅燕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課題智慧課堂

俞紅燕

一、課題的提出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基礎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教育信息化是基礎教育適應社會發展、提高辦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時至今日,相城區教育改革在高效課堂走向翻轉課堂的今天,學校引進了由緯創資通公司和區教育局協定的“隨身學——電子書包”解決方案,為學校實現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如何讓區域校園云平臺成為孩子們主動、輕松愉快、高質高效的學習樂園呢?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的智慧得到應有發展呢?如何讓電子書包與課堂教學互動、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得到深度融合,達到可持續發展之目的?這正是我們在近階段研究與實踐中感到困惑的問題,也是我們在課改實驗中亟待解決的課題?;谶@樣的認識,我校智慧教育—數字化課堂項目組經過專家多次指導和組內成員的多次學習、研討、外出觀摩,確定了《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相信這一課題的成功開展必將為教學模式帶來新的氣息。

二、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育云平臺:根據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的需要設置相應的功能,如支撐存儲、業務支撐、交流、展示與分享、關注等空間建設,提供個性化空間需要的工具軟件包,根據學習、教學、管理、教研、培訓、交流、信息發布與反饋等的需要構建相應的子空間。支持多類終端訪問、跨平臺運行,實現統一人口進入、統一認證、統一數據。

智慧教育:指能夠發現一般人發現不了的問題,能夠解決一般人解決不了的問題等的能力,是能讓學生更有智慧的教育。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條件

1.黃橋實驗小學在“九五”期間通過省級立項課題《利用多種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的實驗研究;“十五”期間,進行了省電教館招標課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體性學習的研究》和全國規劃子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研究》及中央電教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2.按《江蘇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要求,我校實現了網絡班班通,并為各班配置了電子白板和多媒體投影儀、實物展示臺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學校建有信息技術教育中心、計算機教室、語言實驗室、電視演播室、音像編輯室、電子閱覽室、課件制作室、圖書室、資源庫等。學校曾榮獲“蘇州市信息化示范學?!?、“蘇州市教育技術裝備先進集體”等榮譽,學校網站曾獲“蘇州市最具潛力的十大網站”稱號。所有這些為學校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和開展《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提供了基礎保障,足以說明我校在信息化教學中的實驗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透過“軟件服務”與“硬設備”的云端整合,協助教學模式的多元發展與設計,創造對老師與學生負擔更輕、學習成效更好、發展能力更多元的學習模式。

2.翻轉課堂教學:借由科技輔助,讓學生借助云平臺在課外自覺預習新知識;課堂上,老師拓展、擴充、延伸,不僅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而且輔助學生發展更高層次的多元能力,如創新創意、問題解決、溝通協調等,正好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3.教學資源共享:透過云端的服務,讓多元豐富的數字教材能夠無限傳播,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教師教得游刃有余。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1.探索“區域校園教育云平臺”信息環境下,結合語、數、英等主要學科整合的應用模式和教學方式方法,開展個性化的教與學。

2.學習智能化:一方面體現在云平臺提供的隨堂測評,包括單選題、客觀題、主觀題、電子點名、電子搶答、屏幕分享、實時反饋、拍照、點讀、聚光燈等功能。另一方面體現在利用電觸控式電視一體機,老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屏幕上板書和標注,且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分享教師大屏幕到學生的電子書包小屏幕”和“分享學生的電子書包小屏幕到教師大屏幕”。

3.電子化互動:主要體現在資源查找、資源生成、資源共享等方面。學生可以通過電子書包及時與區域校園云平臺系統進行交互,獲取與課程相關的教材、課件、作業、閱讀等電子資料,教師、家長可將反饋的信息上傳到電子書包上,實現無紙化對接。

4.師生信息素養:增強師生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協作、探究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等,最終提高在21世紀知識型社會的競爭力。

六、課題研究的思路、步驟、方法

1.研究的思路:在宏觀上,研究思路為:學習——學習理論,在理論指導中豐富自己;實踐——教學相長,在師生互動中發展自己;交流——尊重同行,在相互切磋中完善自己;反思——教學反思,在反思總結中提升自己;研究——自覺研究,在把握規律中超越自己;總結——系統整理,在收獲成果中成就自己。

在微觀上,研究思路為: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研究方向,制訂詳細的課題研究計劃,然后深入課堂,采用非介入式研究,在廣泛采集教師課堂教學案例的基礎上,從不同視角進行深度思考。同時對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提高師生智慧等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措施,并付諸實施,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

2.研究的步驟:本課題研究將分下述三個階段開展:

第一階段(2014.3—2014.5)準備階段:研究項目論證,課題申報,填寫課題申報表,制訂課題研究方案,成立課題組織,確定研究人員。具體:①學習緯創公司在我校開展“智慧教室”試點的計劃書,學習Wiedu教師、學生、家長使用手冊,為翻轉課堂撬動教學改革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②結合“區智慧教室公開課”現有案例和相關理論文獻,完善課題研究方案,提出一些具體的、可行的、能提高教師實踐智慧的策略,進行必要的預研究,使全體成員明確實驗目的、意義和操作過程,使課題研究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③確定研究方案,召開開題會議。

第二階段(2014.6—2016.12)實施階段:設置子課題研究目標,開展有關理論、技術方面培訓及課題研究活動,進行中期評估。具體:①通過教學沙龍、專家引領、案例研讀和理論學習等途徑,幫助教師轉變思想,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通過課堂觀察、教學反思、教學論壇、案例研讀等方法,重點圍繞研究內容進行實踐、反思;通過書法微課、讀書報告會、知識網絡圖、英語演講視頻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創新能力,幫助知識內化和學習效率提高。②為確保實驗順利實施,根據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課題組適時對原有方案中的部分內容進行調整。③建立課題網頁,資源共享,擴大課題成果的輻射性。

第三階段(2017.1—2017.3)總結與結題階段:提出結題申請,整理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接受專家組驗收。

3.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學習《“電子書包”的發展現狀及推進策略》、《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轉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等文章及案例,用專著或經驗指導實踐方向,并制定相關的研究方法。

(2)行動研究法:在實施“智慧課堂”的過程中,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在專家和理論的指導下,各學科教師邊實踐邊研究(即行動—觀察—反思—完善),在應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應用過程中解決問題。

(3)案例分析法:對典型課例和活動(某一單元、某一篇課文、某一節課、某一項活動)的計劃、研究、反思進行分析,找出值得推廣的方面和不足之處。

(4)經驗總結法:通過研究學生的心理趨向、學習意愿、學習模式等,總結出智慧課堂學習方式,并積累典型案例,為總結提煉相關研究成果積累第一手資料。

七、預期成果

1.提交課題研究結題報告一份;

2.匯編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有價值的案例及發表的研究論文;

3.總結成功案例:

(1)錄制、編輯《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展示課、比賽課、示范課;

(2)編輯、匯集《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的教學設計;

(3)出版《基于教育云平臺構建小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的論文集。

猜你喜歡
課題智慧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