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途徑

2016-12-14 09:31潘小懷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幼兒教師途徑培養

潘小懷

【摘 要】培養高素質幼兒教師的途徑,一是要重視幼兒教師師德教育,二是要加強培訓,三是要不斷提升基本功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教師 培養 途徑

一、把加強幼兒教師師德教育放在首位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師德要素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中非常重要,這是由幼兒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其影響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說,教師總歸是“人師”,教師對知識的態度、對人與社會的態度、對工作的責任心等這些師德的要素,甚至興趣、打扮,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這就是所謂“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教育過程中的以身作則永遠具有必然性。用今天的話套到幼兒教育中來說,主要有兩點:一是幼兒教師敬業樂業,對幼兒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心,這屬于師德要素;二是幼兒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才藝,這屬于業務要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的師德要素和業務要素是統一的、交融的。教師的職責是育人,而師德具有教育效應和教育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它也是業務要素。教師敬業,追求科學精神,嚴謹篤學,業務精益求精,這也是師德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的業務素質提高也具有道德上的意義。

加強思想建設,把師德修養放在首位。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教育德育綱領性文件,了解教師德育內容和精神;組織青年教師學習《弟子規》,明白最基本的為人處世原則;用正確的思想和理念激勵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的思想觀念。除了愛崗敬業,教師還要愛學生,要有一顆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的心,發現每位學生美好、可愛、純真的一面。

二、不斷加強幼兒教師培訓

(一)有思想引領的培訓

教育思想觀念是教師的根本素質。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以及由此生發出來的教育行為、教育方式、教育態度和幼兒觀等構成了教師影響幼兒的重要中介。教育思想觀念對教師的極端重要性意味著有效的幼兒教師培訓首先是一種有思想的培訓。通過培訓,充分發揮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作用,并幫助幼兒教師轉變傳統陳舊的教育觀、教學觀、管理觀和幼兒觀等,這也是幼兒教師做好幼教工作的內在思想與觀念基礎。

(二)專業示范性的培訓

有效的教師培訓離不開高水平的培訓教師。當前幼兒教師對培訓意見較大的一點是認為培訓教師的水平不夠,在培訓中沒有發揮專業引領和示范作用。因此,提升培訓質量還需要有高水平的培訓隊伍,目的讓幼兒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有可資學習、借鑒和模仿的對象。

(三)有適當內容的培訓

有效的幼兒教師培訓一定是與適當的培訓內容相關的,它至少應有以下要點和含義。

一是培訓內容要反映當前幼兒園的重點工作和熱點問題。如國家先后頒布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幼兒園教師專業質量標準》等文件,各個省區也出臺了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政策等,對這些文件、意見和政策的解讀就應該成為培訓內容中的重點。

二是培訓內容要與幼兒教師的實際需求相吻合。如在幼兒園中實際存在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和保育人員,他們對培訓內容的具體需求是有差異的;同樣的情況還表現在幼兒園老、中、青教師對培訓內容的不同需要上。因此,“差異性”“個性化”和“分類指導”等特質是適當培訓內容的應有之義。

三是培訓內容是基于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實需要的。

(四)形式多樣的培訓

傳統幼兒教師培訓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培訓方式和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培訓教師的講授和灌輸為主,參加培訓的教師往往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因此,采用多樣化和多元化的培訓方式與形式,尤其是在培訓者和培訓對象之間建立起雙向交流、相互對話和積極互動的關系,對提高幼兒教師培訓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內心自愿的培訓

培訓對象的參與程度是影響培訓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當前不少幼兒教師參與培訓是迫于外在的壓力和要求,而非自愿,這導致他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對培訓敷衍了事。這與當前幼兒教師培訓中的形式主義和培訓費用個人負擔等有直接關系。增強幼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在客觀上就要求增加經費投入,提升培訓的層次和效果,讓廣大幼兒教師切實感受到培訓的有用和有效。如此,才能激發他們參與培訓的熱情和積極性,并真正成為培訓過程中的主體。

(六)有收獲感的培訓

培訓的實際效果是衡量培訓質量最為核心的標準。培訓形式和內容等的改進最終還得落腳到培訓的實際效能上。理想的教師培訓就是要讓幼兒教師理解并認同新的教育理念,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與理論,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技巧,了解幼兒教育的發展前沿和動態以及形成新的情感體驗等。培訓的收獲不僅是多方面的,而且還能被幼兒教師真切體會和感受。

三、不斷加強幼兒教師基本功訓練,提升綜合素質

加強基本功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師是關鍵。而教師的基本功又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教師素質也是關系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只有教師的基本功扎實、素質高,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才能為下一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奠定基礎。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要有愛心和童心,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有良好的才藝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淑萍.新課標下歷史教師的轉變[J].晉東南師范??茖W校學報,2004(03).

[2]史獻平.教師信仰: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動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1).

[3]辛濤,申繼亮,林崇德.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學校因素關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4(10).

[4]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01):3-9.

猜你喜歡
幼兒教師途徑培養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