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2016-12-26 08:20王金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9期
關鍵詞:丁苯酞臨床療效

王金剛

【摘要】 目的 探討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應用價值。方法 80例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維生素B1、金剛烷胺、胞二磷膽堿、多巴胺替代劑、神經節苷脂等常規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前, 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指數評分為(51.3±3.6)分, 對照組為(50.8±3.1)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 觀察組ADL指數評分為(40.5±4.3)分, 對照組為(47.3±3.6)分,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5.0%, 差異具有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良反應少, 是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的理想方法。

【關鍵詞】 丁苯酞;神經系統變性??;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95

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比較隱匿, 病情進展較為緩慢, 且預后較差[1]。此病的發病病因及機制尚不是很清楚[2], 致使治療此類疾病尚無特效的療法。為此, 有必要探索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有效藥物, 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已有研究表明[3], 神經系統變性病和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密切相關。所以, 推斷通過線粒體功能和能量代謝的改善, 可以達到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目的。有研究認為[4], 丁苯酞能夠改善線粒體功能以及促進細胞能量代謝。為此, 本文將丁苯酞用于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臨床治療, 以評定其臨床應用價值?,F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 男 45例, 女35例;年齡33~74歲, 平均年齡(51.7±7.4)歲;病程 1~8年, 平均病程(5.2±1.5)年;腓骨肌萎縮癥 26例, 多系統萎縮30例, 脊髓小腦共濟失調24例。入選的病例符合腓骨肌萎縮癥、多系統萎縮、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變性病的臨床診斷標準[5];排除并發其他嚴重病變者、精神異常者、妊娠者等。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維生素B1、金剛烷胺、胞二磷膽堿、多巴胺替代劑、神經節苷脂、鹽酸米多君(管道)等常規藥物治療, 并給予飲食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丁苯酞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1001H4002)治療, 0.1 g/ 次, 2 次 /d。兩組患者住院連續治療3周, 出院后則繼續服用藥物進行維持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6]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療效: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分別實施ADL指數評分, 并測定血凝肝腎功能指標。ADL指數評分較前降低>6分為顯效;ADL指數評分降低2~6分為有效, ADL指數評分降低<2分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ADL指數評分比較 治療前, 觀察組ADL指數評分為(51.3±3.6)分, 對照組ADL指數評分為(50.8±3.1)分,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 觀察組ADL指數評分為(40.5±4.3)分, 對照組ADL指數評分為(47.3±3.6)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5例, 有效12例, 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2.5 %, 對照組顯效20例, 有效10例, 無效1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5.0%, 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P<0.05)。

2. 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1例嘔吐, 1例惡心, 1例腹部不適, 1例皮疹,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對照組出現1例嘔吐, 2例惡心, 1例腹部不適, 1例皮疹,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神經系統變性病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部分患者的發病和環境因素緊密相關。已有研究表明[7], 神經系統變性病與遺傳性疾病一樣均存在線粒體不正常的情況。腓骨肌萎縮癥、多系統萎縮與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是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病。脊髓小腦共濟失調可侵犯人體小腦、腦干與脊髓。腓骨肌萎縮癥會使得自主神經系統及小腦等部位受累。多系統萎縮可累及錐體外系、腦干與脊髓等部位。已有研究證實[8], 神經系統變性病的線粒體功能大部分是繼發性改變, 不過線粒體異常目前已經得到證實。為此, 從理論上來說, 改善線粒體功能可以達到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目的。

相關研究顯示[9], 丁苯酞可以增加線粒體膜的流動性, 對線粒體膜具有較好的穩定作用, 也可以提高線粒體的活性。為此本文推測丁苯酞可以用于神經系統變性病治療。目前, 關于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的研究報道尚少[10]。為進一步探討丁苯酞在治療此病方面的應用價值, 將丁苯酞注射液用于腓骨肌萎縮癥、多系統萎縮、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變性病臨床治療中, 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6個月后, 觀察組ADL指數評分為(40.5±4.3)分,

對照組為(47.3±3.6)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5%)明顯高于對照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丁苯酞能明顯緩解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高其生活質量。原因可能是丁苯酞改善了患者線粒體代謝障礙, 促進了線粒體功能恢復, 進而可緩解神經系統變性病患者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 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良反應少, 是治療此類患者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 姚夢枝, 肖志杰, 許念桂, 等.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研究進展.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4, 31(9):860-862.

[2] 張天寶. 丁苯酞對神經系統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 社區醫學雜志, 2016, 14(11):62-63.

[3] 范紅波, 陳軍芳, 許杰, 等. 雙分子熒光互補技術在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蛋白質寡聚化研究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5, 15(2):388-390.

[4] 劉建國, 戚曉昆, 姚生, 等. 丁苯酞治療神經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的療效觀察.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2008, 15(6):468-469.

[5] 梁順今, 李紅梅, 全紅梅. 丁苯酞聯合神經節苷酯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8):28-29.

[6] 劉靜, 薛梅, 朱玲, 等.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及多系統萎縮小腦型臨床分析.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 2010, 6(5):257-260.

[7] 楊森, 王虎, 王琦, 等.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18例多系統萎縮的臨床研究.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09, 7(2):116-118.

[8] 胡晴, 李瑞芳, 曹夢瑩, 等.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橄欖橋腦小腦萎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33(1):84-88.

[9] 王永盛, 吳志鵬, 王蘋, 等. 丁苯酞軟膠囊聯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31):58-60.

[10] 劉建國, 戚曉昆, 姚生, 等. 丁苯酞治療神經系統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的療效觀察. 轉化醫學雜志, 2009, 22(2):75-77.

[收稿日期:2016-10-08]

猜你喜歡
丁苯酞臨床療效
丁苯酞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輕度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療癥狀性顱內腦動脈狹窄的療效觀察
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丁苯酞對缺血性腦卒中療效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