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隨訪對COPD患者穩定期家庭氧療遵醫行為的影響研究

2016-12-26 10:00蔡淑慧周英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9期
關鍵詞:遵醫行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蔡淑慧 周英雯

【摘要】 目的 探討電話隨訪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穩定期家庭氧療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 82例COPD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教育及吸氧指導)及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電話隨訪), 各41例。隨訪6個月后, 比較兩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及治療依從性。結果 觀察組治療依從率(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75.6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焦慮癥狀、抑郁癥狀、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呼吸困難等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COPD患者開展電話隨訪能提高患者氧療的遵醫行為,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家庭氧療;電話隨訪;遵醫行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68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 且呈不可逆的進行性發展,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需長期藥物治療、家庭氧療、康復鍛煉等。其中長期家庭氧療是指患者脫離醫院環境在家庭中開展氧療的治療方法。對穩定期COPD患者, 長期家庭氧療方案的開展, 可改善患者各器官組織缺氧癥狀, 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有利于控制疾病進展。目前, 長期家庭氧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得到廣泛開展, 且已大量使用電話、手機等通訊設備對COPD患者進行管理, 而我國COPD患者及其家屬缺乏正確認識, 使得長期家庭氧療方案未能普遍實施[1]。由此, 本院對COPD患者家庭氧療期間進行電話追蹤隨訪, 旨在探討其對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82例COPD患者, 入組標準[2]:符合COPD臨床診斷標準:有長期家庭氧療指征;入選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嚴重精神障礙者;合并重要器官病變者;語言溝通障礙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41例。對照組男23例, 女18例, 年齡50~78歲, 平均年齡(58.5±6.6)歲;病程3~8年, 平均病程(6.4±1.3)年;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8例, 高中15例, 大專及本科以上8例。觀察組男24例, 女17例, 年齡51~78歲, 平均年齡(59.2±6.3)歲;病程4~8年, 平均病程(6.7±1.4)年;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20例, 高中14例, 大專及本科以上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臨床對比分析。

1. 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健康指導, 告知患者相關吸氧知識, 指導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合理飲食、遵醫囑用藥、加強呼吸功能鍛煉等, 并根據患者心理變化加強心理疏導, 囑患者出院后及時來院復診等。觀察組在上述護理基礎上開展電話隨訪, 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進行1次隨訪, 第2~3個月每隔2周進行1次隨訪, 第4~6個月每隔4周進行1次隨訪, 隨訪內容包括COPD急性加重期誘發因素、病情進展預后、心理教育、飲食指導、用藥相關注意事項、呼吸功能鍛煉等, 重點強調穩定期開展家庭氧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氧療。設立專線電話咨詢室, 認真聆聽患者所提出的問題, 耐心解答, 針對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性指導, 并指導患者定期來院復診, 進行血常規、血氣分析、肺功能等檢查, 評估患者預后。

1. 3 觀察指標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 對患者家庭氧療的依從性進行評估, 完全依從:正確氧療, 遵醫囑用藥, 堅持呼吸功能鍛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部分依從:正確氧療, 遵醫囑用藥, 偶爾有不依從現象, 堅持呼吸功能鍛煉, 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依從:未達到家庭氧療標準, 不遵醫囑用藥, 未堅持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生活不規律, 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 [3]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 包括焦慮癥狀、抑郁癥狀、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及呼吸困難等, 分值越低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依從率(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75.6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焦慮癥狀、抑郁癥狀、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呼吸困難等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在現代醫學模式下, 隨著電話、手機等通訊設備的應用, 電話隨訪已成為臨床護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其作為一種開放性、延續性的護理模式, 通過將醫院護理工作拓展到家庭護理, 可使患者獲得全面化、系統化的護理服務[4]。

對COPD患者而言, 長期家庭氧療是穩定期重要的治療措施, 可改善患者缺氧狀態, 提高患者呼吸功能,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COPD的認知度不夠, 加上醫患溝通不暢, COPD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5]。因此, 在COPD穩定期家庭氧療過程中, 開展電話隨訪, 通過開展健康宣教、日常飲食、心理疏導、安全用藥、呼吸功能鍛煉、正確氧療等, 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發現, 觀察組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明顯, 這與楊粵蓉[6]報道結果相似。需要注意的是:開展電話隨訪的形式, 由于護理人員與患者不能面對面交流, 尤其是老年患者, 可能存在一定的語言溝通障礙, 這就要求護理人員需掌握一定的技巧, 表達方式得體, 耐心、細致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從而全面了解患者的預后情況。

綜上所述, 通過開展電話隨訪, 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 并給予合理的健康指導, 可提高COPD患者家庭氧療依從性, 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賈紅光, 羅永偉, 陳超, 等.慢阻肺患者行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中國病案, 2015, 16(8):90-92.

[2] 曾群麗, 賀玲, 胡慧, 等.電話隨訪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護理學雜志, 2010, 25(11):82-83.

[3] 田成艷, 趙靜, 劉秋云, 等.電話隨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應用噻托溴銨吸入劑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27):3339-3342.

[4] 馮???, 李娜.電話隨訪對100例COPD出院患者呼吸鍛煉的干預體會.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6, 14(2):128-129.

[5] 劉麗娜, 李秋妍.電話隨訪及飛信指導COPD患者家庭氧療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9):387-388.

[6] 楊粵蓉.電話隨訪對COPD穩定期患者家庭氧療的干預作用.湖南中醫雜志, 2015, 31(7):124-126.

[收稿日期:2016-09-13]

猜你喜歡
遵醫行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區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醫行為的調查分析
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COPD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無創機械通氣聯合鹽酸氨溴索霧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全程護理干預對體檢者健康體檢后遵醫行為的影響研究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延續護理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
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效果分析
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