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培養初中學生素質搞好探究性物理實驗的策略

2016-12-29 17:46蔣迎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合作探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蔣迎升

【摘 要】新課程改革使傳統的教學理念、方法得到極大改變、升華,而科學的實驗方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愈發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生探究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課改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素質為中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背景,輔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身心教育、勞動技術教育,通過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實驗教學

在基礎教育中,物理科學知識是學生認識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知識。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作為物理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強調科學探究既是重要的學習方式和實踐過程,又是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而以科學探究為中心環節的探究式教學已付諸教學實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弄清物理科學素質內涵及基本構成之后,我將談一談有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素質教育的一些嘗試和在探究式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初中物理科學素質的培養

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涉及面廣,但難度適中或傾向簡單,物理實驗教學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擇演示實驗時,應以突出教學重、難點為前提,以符合直觀、簡單、安全、可靠為基本條件,以規范操作為保障,以幫助學生培養實驗技能和科學態度及獲取物理知識為目的。

其次,學生實驗和簡單實驗設計及實驗習題是學生實驗技能形成的很好的途徑。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動化的動作,是通過練習形成的,因此,應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有足夠的練習機會。而且每次實驗課要讓學生認真準備、參與及總結。

最后,學生實驗規范化也很重要。學生操作不正確,應給予及時糾正,以防止學生形成錯誤的操作習慣。因此,對學生的規范操作必須嚴格要求,特別是學生學習實驗基本操作時,應鼓勵學生按規范操作多練習幾次,相互監督,相互糾錯。而且教師還要善于分析學生發生錯誤的根源,以便“對癥下藥”。

二、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1.要以情境引路

科學探究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引發的,進而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作為探究式教學,不論在探究活動開始還是在探究活動之中,教師都要善于創設符合探究內容的教學情境,使無形的“情”與有形的“境”有機融合,成為外部誘因,去誘發和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開啟學習者心靈的窗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其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探究式教學活動之中。

2.要注意循序漸進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感性到理性、由低級到高級,探究式教學也應遵循這一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應針對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教學要求,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進行教學。根據師生在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方案)、搜集證據(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交流與表達)、反思與評價等六個探究式教學基本環節中所占活動主體程度的不同,把探究式教學劃分為水平不同的四種基本方式。表中“教師——學生”或“學生——教師”誰在前表示誰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成分大。從這種探究方式中,方式一屬于探究式教學的低級階段,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是在教師提供大量指導和幫助的條件下完成的,是學生進行更高一級探究的基礎。從方式二到方式三,探究的環節逐漸放開,學生的自主性越來越強,探究的水平逐步提高。而方式四是較高水平的探究式教學,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教師只是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點撥和指導。但是由于探究式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應靈活應用這四種探究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應從方式一做起,待學生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和基本方法,有了足夠的探究興趣之后,逐步過渡到方式二,直至方式四,使探究式教學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同時,也可以根據探究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掌握相應知識的水平高低,選擇四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進行教學,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再者,還可以根據探究的內容和探究的要求,合理刪減探究環節,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總之,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得比較熟悉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在實驗結束之后進行總結很有必要,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不僅有利于實驗技能及化學知識的內化,而且能讓學生改正錯誤、發揚優點。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地加以應用,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準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所以,教師必須是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要以得出的數據來驗證或推導出定律、公式,絕對不允許涂改實驗數據,使之與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應協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重做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師將實驗教案從物理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案中備寫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分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圖、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統計表設計、實驗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節”。并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實現“探究”。

然后,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抓住“觀察、操作、記錄、分析、整理”。觀察:所謂“觀察”,即通過眼、耳、鼻、皮膚等感官感知。如選擇測量工具時,我們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儀器是否完好無損等。實驗中,數據的讀取角度、現象的鑒別、線路的連接等,幾乎每一實驗的全過程,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窗口。經常注意要求學生一定要仔細觀察,防止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操作:操作,它是學生實際動手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調節,電表的機械調零等,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危險性的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級電學中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的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電流表應與被測部分串聯,要保證電流必須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被測電流不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點觸或試觸的方法),不能將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當然,我們可以事先將電路圖畫好,然后按電路圖連接,達到操作時降低難度的目的。這個過程中必須得到教師的檢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閉合開關進行實驗。否則一旦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或電路中發生了短路現象,很容易燒壞電流表。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一個方面,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

猜你喜歡
合作探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