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2017-01-14 04:25王亮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文化傳承音樂教育

[摘 要]我國民族音樂具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并且在發展過程中還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貌,成為了民族文化中一塊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學校的音樂教育則是民族音樂文化得以傳承的關鍵所在,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诖?,本文對民族音樂教育及其文化傳承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強學校音樂教育的對策,以期能夠使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能夠一直得以傳承。

[關鍵詞]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文化;文化傳承

一、音樂教育與音樂傳承

每個民族都有其專屬音樂,一直以來,這些音樂都被各個民族視為寶貴的文化財產。從某種意義而言,音樂是一個民族情感的累積與傳承,它記錄了一個民族從誕生發展至今的喜怒哀樂,也寄托了一種文化的情思,其所涵蓋的情感以及表達的精神往往便是這個民族的思想與靈魂。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古老民族,音樂文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們在長期的音樂實踐過程中,經過總結而積淀下來的各種音樂元素,如樂理、樂譜、樂器、調式、樂律、節拍以及民族習慣、風格、氣質、觀念、情感、語言的集中反映。因此,民族音樂可以說是最富有完整人性內涵、最美、最富于民族個性形象與生活氣息的音樂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精神狀態。若說民族文化是民族尊嚴、意志以及本性的標志,那么民族音樂文化則是民族文化的表現。通過一個民族的音樂,我們能夠輕易得知該民族的文化,進而加深對該民族的了解;反之,我們也可以通過對一個民族文化的研究,來體驗其音樂中富含的意義。

當今社會是將精神文化作為第一資源的知識經濟時代,重視的是人的健康以及創造力的全面發展,而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文化概念,正是社會創造力與個性創造力不斷發展的核心所在。因此,保護、尊重并繼承民族文化,關注本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之路進而為整個民族謀求發展是各族人民的基本國策。民族音樂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與自然界其他物質的傳承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觀念、音樂形式以及審美情緒無法通過生物遺傳方式進行保存于傳承,其交流與傳承均需要通過人類特有的遺傳機制即教育,才能夠得以延續。

學校教育作為當代教育活動的核心部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是民族音樂文化的依托,更是當代各民族音樂文化最重要的傳承領域。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受到了來自工業文明的嚴重影響,長期處于西方文明的陰影之下?!耙晕鞣絻r值觀為標準學習音樂,并對中國民族音樂以西方文明為基礎進行改造、重建”。由此導致中國民族音樂主體的民族性與音樂所承載的民族文化逐漸消失,國民對民族音樂的評價混亂以及某種程度上民族自信心的削弱。有人說,若西方音樂進入我國現代教育體制中并且占據主導地位時,我國民族音樂便會消亡,年輕人對民族音樂的感受力會逐漸退化直至消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此,為改變民族音樂在我國教育中的附庸地位,使民族音樂、民族文化得以延續與傳承,我們應喚醒國人的“本土音樂文化意識”,積極尋求對策,為當今的音樂教育注入新鮮活力。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對策

(一)建立民族音樂理論體系

我國民族音樂有其固有的表現形式、形態特征、音樂觀念與創作方法,并且在形態學、史學、美學上均已形成自己固有的體系。但我國一直以來都存在“重西輕中”現象,直接導致我國至今都沒有建立一個規范的民族音樂理論體系,這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推廣造成了應重影響。當今世界正處于文化、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巨大變革之際,為徹底改變我國民族音樂在我國地位輕微的現狀,我們應以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語言等為其價值定位形成一套與西方音樂體系一樣具有獨立性與完整性而兩者無法互相取代的中國音樂理論體系。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

我國民族音樂歷史悠久,遺產豐富,且具有一個極其龐大的分支體系。無論是何教育,材料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音樂教學同樣不例外。但就目前而言,我國民族音樂的材料通常是教師以自身教學經驗為基礎自行編制的,均有不統一、不定性現象,缺乏科學化、規范化以及系統化。為民族音樂能夠得到良好的傳承,我們首先應加強民族音樂理論成果在各學科與各專業中向教材體系轉化的重視程度,其次加強具有統一性的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并使之系統化與科學化,最后對教材的文獻性與經典性進行特別重視。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其作品不但要能夠突出濃郁的民族色彩與風格,且旋律必須優美、動聽,內容必須健康、向上,使學生在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形成與其相適應的審美文化價值觀與審美能力。

(三)加強中西音樂文化的比較分析

中西音樂均是從形態、行為以及心態上對樂感進行表現,但兩者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中國音樂在樂思的構件上重視生命以及情感的感受,它并不僅僅承載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是作者對社會、對自然生命之間和諧關系的闡述,而西方音樂則更多地強調音樂邏輯的有序與嚴謹;在審美觀念上,中國音樂注重其虛擬性,在“虛”與“實”的矛盾結構中,強調更多的是與“實”的相互滲透與協調,而西方音樂則注重立下讓聽眾可信的聯想,使聽眾感受到一瞬間的真實;在精神追求與價值取向上,中國音樂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而西方音樂則截然相反,其重視的是“天人相對”;在結構感的追求上,中國音樂強調統一、和諧,而西方音樂則強調對比,追求戲劇性的沖突;在表演的行為方式上,中國音樂強調即興表演,即表達音樂的個性化與不可捉摸,而西方音樂則是在表演前進行各種訓練,將動作、節奏進行規范。

加強對中西音樂文化的比較分析,學生更易在學習中西方音樂文化的同時掌握我國民族音樂的精髓所在,明確不應將他文化的標準作為判斷與恒量本文化的依據。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還能利用中西音樂文化的對比進行借鑒與吸收。例如在“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等課程中,教師可將中西音樂兩種不同的節奏拍概念、和諧觀、音感觀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進行揉和。

三、結語

中西文化的交融與撞擊歷經百年,這是一個由淺而深、由表及里的過程,更是一個在不斷失落的道路上不但重新發現自我的過程。21世紀的民族音樂教育必須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樂教育中不斷尋求新的定誒,自由徹底解決傳統音樂教育存在的弊端,將深埋的傳統民族文化精神資源進行挖掘,才能使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回歸與傳承。

參考文獻:

[1] 李松, 樊祖蔭, 張歡,等. 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反思——“第三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術研討會”主題發言[J]. 中國音樂學, 2013(1):12-23.

[2] 張天彤, 常龍飛.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首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中國音樂, 2009(2):41-47.

[3] 張益琴. 女性在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角色定位與價值——以甘肅文縣白馬藏族為例[J]. 藝術探索, 2010, 24(3):54-56.

[4] 楊民康. 論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的廣義性特征——兼論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狹義性和廣義性[J]. 民族藝術, 2015(1):139-143.

[5] 段文. 山東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模式研究——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音樂類非物質遺產保護獲獎項目綜述[J]. 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15(2):180-183.

作者簡介:王亮(1983-11-5),男,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文化文化傳承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對策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