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近生活,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2017-01-17 13:32胡喬蘭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生活

胡喬蘭

摘要:數學與生活間的關系,決定了數學教學要與生活緊密聯系。本文由此入筆,多角度探究和展示了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一些具體做法。能夠引發不少思考,值得借鑒。

關鍵詞:生活;數學課堂;充滿生機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讓數學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輕松、自然,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創設豐富的現實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知數學知識。

1.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教材中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圖,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其中的情境圖,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例如,一年級上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給初入學的學生展現校園生活,我充分利用這幅情境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中的人和物,然后數一數這些人和物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學生通過數數,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感受到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是我們的好朋友。這樣,學生會從具體情境中,體會到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有數學問題,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活用教材提供的情境。為幫助學生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問題,教材設計了一個“作業評比”情景。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觀察本班教室后面的評比欄,了解自己得彩旗的情況,選擇了2個學生的彩旗情況進行評比,自然引出“張某比李某多幾面彩旗”的問題,接著引導學生探索和交流,找到解決方法,然后指著評比欄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你能解決嗎?”這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提出了“李某比黃某多幾面彩旗?”“吳某再得多少面彩旗就和王某同樣多?”等問題,并逐一解答,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3.創編實際生活的情境。四年級上《數學廣角》第一課時,為了學生感受只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就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我設計了一個生活情境:明明和亮亮早上同時起床,做同樣多的事(起床、整理床鋪、洗漱、煮早點、吃早點),而且同樣的事所用時間相等,可明明已背著書包上學了,亮亮卻在吃早點。然后問:你們想知道原因嗎?這是學生熟悉和經歷過的事,非常感興趣,自然進入新課的學習。接著,我引導學生對例1中媽媽烙餅的多種方案進行探究,并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在探究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只要合理安排,就能提高效率,從而明白兩人雖然做同樣多的事,一個已經背著書包上學了、另一個還在吃早點的原因。

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引導學生觀察、操和游戲,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

1.加強觀察、操作活動。觀察與操作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創造條件讓人人動手操作,在觀察、操作中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我先出示蜻蜓、蝴蝶、樹葉等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的共同點,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接著,指導學生剪一個對稱的圖形,通過觀察、思考和操作,剪出了許多美麗的對稱圖形,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師展示在黑板上,學生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學生在《軸對稱》的學習過程中,既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又欣賞到數學中的美,還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2.開展趣味游戲活動。游戲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一種好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適當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可能性》時,設計了一個摸獎的游戲:出示5個同樣的乒乓球,分別寫上1—5五個數字,把它們放入盒子里,然后宣布游戲規則:從中任意摸一個,只摸一次,如果摸到數字“1”,老師就獎勵一個小禮物。學生興趣昂然,個個積極參加。通過摸獎的游戲,使學生體驗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生經過這些游戲,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

3.進行學習實踐活動。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數學。例如,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米、厘米、毫米時,以前許多學生對建立實際的長度單位觀念總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適當的單位總是不夠準確,反思我的教學,不是學生思維差,而是學生實踐太少?,F在,當我再次教學這內容時,我注重讓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數學書、文具盒、作業本等用品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量一量橡皮擦、小刀、曲別針等物品的長各是多少毫米;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用米尺量一量家里的餐桌、床、門的長和寬各是幾米或幾分米;同學之間合作,用卷尺量一量學校操場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然后量出1千米,親自走一走……這種數學實踐活動,既鞏固課堂上學習的數學知識,又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

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讓學生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其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后,就設計這樣一道題:小紅家有一塊長方形菜地,長7米,寬4米,媽媽準備在菜地周圍圍上籬笆,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要多少米?經過思考、討論、交流,學生很快想到,這是一塊長方形菜地,籬笆的長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但靠墻的一面不用籬笆,只需圍三面就可以了,又因為求籬笆至少要多少米,所以只需求長方形一條長和兩條寬的和即可。列式為:(7+4)×2-7=15(米)或4×2+7=15(米)。這樣,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既體會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還享受到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數學與生活交相融合,要想指導學生學好數學,就要引導學生走近生活,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學課堂,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麗.崔波.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考試周刊.2014.9;

[2].周應欽.談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小作家選刊.2015.15。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生活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簡談數學課堂中的啟發式教學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無厘頭生活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