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修身觀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價值與應用*

2017-01-27 00:07王佳然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
關鍵詞:仁術醫者醫德

顧 宇 王佳然

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

傳統修身觀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價值與應用*

顧 宇 王佳然

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傳統修身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精神符號,大醫精誠、懸壺濟世、杏林春暖等中國古代醫德經典都體現了古代醫者的高尚醫術和德行操守。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育人作用,對于培養和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塑造和完善高尚的醫德醫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傳統修身觀;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隨著醫院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的飛速發展,患者求醫滿意度的大大降低,醫患關系已成為全社會的熱點問題。究其原因,除了醫療瓶頸以外,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繁復的儀器檢查取代了“望”“聞”“問”“切”那醫患之間面對面的交流。而傳統修身觀念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規范著“醫乃仁術”這一古代醫德的發展方向和核心道德理念。因此,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將傳統修身觀念融入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對于促進醫學仁術本性的回歸和塑造、完善高尚的醫德醫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應用價值。

一、仁

傳統修身觀核心來源于儒家思想,而儒家修身理論又以對“仁”的教育為核心?!墩撜Z》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奔慈藘刃牡钠返乱浴叭省睘榛A;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本褪钦f如果沒有“仁”的基礎,那么,就連能愉悅身心的音樂也不能欣賞。同時,“醫乃仁術”也是仁愛思想在醫學中的體現和延伸,其最高目在于治病救人,維護人類健康。因此,晉代名醫楊泉在《論醫》中指出“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

二、禮

如果說“仁”注重的是對內在“心”的影響,那么“禮”則注重的是對外在“行”的約束?!岸Y”是儒家處理人際關系乃至社會政治的道德標準,是人們要遵守的社會規范。傳統醫學所提煉出的學醫習業、行醫施治、醫患關系、等規范,引導了醫者幾千年的道德信條。同時,“禮”又來自于對人性欲望的節制,尤其是“義”和“利”的取舍,這也是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那些過度醫療、開大藥方、拿醫藥回扣的醫務人員所或缺的。

三、民本

以民為本的思想,可以追溯于殷周時期。以民為本的思想用于醫學,則可釋為“以患者為中心”,醫者要從技術、精神和心靈上幫助患者擺脫痛苦。這個觀點與西方醫學尊崇的“醫學不分男女,不分貴賤,要為病人幸福著想”的思想如出一轍。

四、修己安人

“修己安人”出自《論語·憲問》,其認為君子要通過自我修養的提高,來使他人獲得安樂。同樣,醫學生加強醫德修養的主要途徑也是修己,包括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等內容。醫學生未來的服務對象是患者、是百姓,這正符合“修己以安百姓”的要求,只有始終從患者的利益和身體健康出發,才能成為一名好的醫務工作者。

五、四維八德

四維八德是是古人先賢的榮辱觀?!八木S”指的是禮、義、廉、恥,“八德”指的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對照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正是在當代中國國情的基礎之上對“四維八德”的升華和超越。因此做為一名醫學生,就更應當堅守仁愛孝悌、謙和好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克己奉公、見利思義、勤儉廉政、篤實寬厚、勇毅力行、遵守秩序等基本道德規范。

六、士的精神

士,戰國時期泛指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古代對士的精神有明確要求,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等說法,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陜西大儒張載則將之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醫生也歸屬于“士”的范疇,因此,醫學生更要具備“士的精神”,將古代士人那種好學樂道、律己修身、天下已任、浩然正氣的擔當,轉化為當代醫學生的內在品質。

將傳統修身觀融入到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學生人文素質貧乏的狀況,為進一步開拓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改善當前緊張醫患關系作出貢獻。

[1]鮑碩來.傳統修身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J].江西社會科學,2015(5):51-56.

[2]武薇.“修己安人”——大學之道的古意探尋[J].社會科學戰線,2012(7):259-260.

[3]袁亞美,夏紅.從提高醫學生素質角度談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J].青年與社會,2015(33):37-38.

[4]趙敏.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升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5):789-792.

[5]汪云龍,王飛等.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醫學生人文精神培養[J].醫學與哲學,2015,36(9A):45-47.

[6]趙敏,倪守建等.儒家文化與醫德認知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5,31(175):92-97.

* 遼寧中醫藥大學2015年度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傳統文化視域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整體設計和穩定機制研究——以中醫藥院校為例”(課題編號:LNZYJG2015096)研究成果。

D

A

2095-4379-(2017)18-0090-01

顧宇(1982-),男,碩士研究生,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佳然(1995-),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中醫學專業(本碩連讀中醫學)學生。

猜你喜歡
仁術醫者醫德
醫者仁心 恩德如山
醫學院校仁術文化傳承發展現狀摭探
君子之仁
我是醫者
非常醫者
全國名中醫單兆偉:傳承岐黃仁術 弘揚國醫精髓
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孫思邈醫德思想發微
THEBRAININPAIN
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