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共青團工作視閾下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與實踐*

2017-01-31 02:45曹陶科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天津師范大學共青團教育

曹陶科 張 寶 趙 川

1.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

高校共青團工作視閾下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與實踐*

曹陶科1**張 寶2**趙 川1*

1.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隨著國辦發2015[36]號文件的頒布,全國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實踐的路徑。高校共青團工作結合自身角色定位,承擔著“空間建設”、“項目孵化”、“服務提升”和“文化營造”的任務。應與教學、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改革實踐路徑,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培養更多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大學畢業生。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分析

1989年“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會上首次提出創業教育的概念。[1]創業教育應首先做好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企業家精神的教育。[2]其終極目標是幫助“創客”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由此可見,創新創業教育不應是僅僅為了培養出為數不多的創業者、企業家,創造商業價值,而應該是覆蓋全員、貫穿教育教學始終的科學規范的教育實踐體系。整體上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拼搏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崗位勝任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創業成為一種普遍認同或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

二、高校共青團工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角色定位

當前眾多高校都建立了“眾創空間”,成立了創業社團,開設了創業課程,組織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申報創新創業項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結合工作實踐及深入調研,發現仍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1)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不濃。當前,受傳統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存在根深蒂固的“穩定就業”的理念,要顛覆價值理念、創業文化的滲透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2)認識偏差。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這是個別創業者的事情,自己既然沒有打算創業,不愿意主動深入了解其深刻內涵。(3)師資力量薄弱,全國大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都是由團委、就業中心來推進,具體任務往往落在一線輔導員身上。但由于缺乏系統的學習,教師自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參差不齊,甚至不認同,很難將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工作實踐中。(4)大部分高校沒有系統的課程體系,有些高校甚至連相應的選修課程也沒有,創業宣傳環境不好,基礎十分薄弱。

分析上述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承擔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活動平臺搭建重任的共青團工作隊伍,應肩負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價值引領、氛圍營造、平臺搭建的任務。努力解決創業課程第二課堂延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高校共青團工作視角下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

創新創業教育是“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戰略任務,作為與大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一線團干部隊伍,理應擔起應有的責任。作者在深入調研和工作實踐中探索了以下路徑:

(一)加強團干部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訓,適應時代新要求

作為學生成長的“導師”,共青團干部教師應適應時代新要求,正確認知并具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拼搏精神、敢于冒險、勇于實踐的能力。因此,要加大對共青團干部教師隊伍的創新創業知識、意識、能力的培訓,到初創企業調研實踐。同時,共青團干部教師也應主動適應時代變化,主動學習實踐,提升自身素質。

(二)將創新創業價值教育融入共青團思想引領

借助成熟的共青團思想引領陣地,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形勢與政策教學、黨課教育、團課教育、新生入學教育、畢業離校教育等平臺與關鍵節點,將“企業家精神”的培養與學生個人的成才價值觀念相融合,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促進創業文化入心入腦。

(三)宣傳教育多方聯動,擺正學生認識偏差

目前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創業者,沒有創業意愿或者不適合創業的同學沒有必要了解或學習?!边@種普遍的認識偏差導致在部分高校特別是一些傳統文科專業中創新創業教育寸步難行。

高校共青團工作應該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內涵的傳播培育土壤,搭建平臺??梢越柚旅襟w平臺,開展宣傳解讀:如“一張圖領悟創新創業教育”、“寫給不準備創業的小伙伴”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去主動學習了解。同時,以團體活動、創新創業講座、辯論賽、知識競賽等為載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探索,從源頭上擺正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并逐步認同。

(四)以“精英”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以點帶面出成效

在傳統文化、家庭教育和中國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價值文化的引領需要深入的思想教育、長時間的滲透,很難在短時間內見成效,容易使部分同學迷茫、動搖。在面向全體“普適性”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上,設立第二課堂“創新創業精英班”,凝聚有創業想法、創新意識、專業實踐能力突出、社會實踐豐富的“精英”學生,以實際創業項目為驅動,聘請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重點打造培養一批“創業者”和綜合能力突出的高質量就業者。通過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使創新創業教育有實效、出成效。

(五)將創業教育與專業培養深度融合,拓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這里,以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為例,結合教學、實驗資源,嘗試從三個方面優化平臺建設:(1)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融入面向本科一二年級學生開設的《項目開發體驗》必修課,普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與軟件開發能力。(2)以“大學生創業社團”建設為抓手和平臺,通過系列創新創業講座、參觀調研成功的創業企業、創業中心,與創業型企業座談交流,在指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的同時逐步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刻內涵,逐步認同創業文化。(3)依托校企合作資源,將企業實際項目、學生科技立項引入“博創共享”工作室,聘請企業項目經理、大創指導教師,線上線下聯動,通過慕課、線上實時交流,線下定期指導的方式實際指導帶項目,培養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創新創業學生骨干隊伍。

通過上述實踐路徑探索,不斷發揮基層團組織凝聚、引領青年團員的優勢,充分融合IT相關專業教育實踐理念,努力探索服務創新創業教育的機制路徑,實施“三個一工程”,即:將專業實踐與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優化提升一個創新能力和創業教育平臺,建設面向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通識課程;提升服務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需求的能力,充分拓展校企合作資源,優化構建一支專兼職結合、校內外互補的復合型創新創業教師團隊;創辦“博理創新創業精英班”,招募具有創業想法、具備創業潛質的學生,通過學分置換、創業模擬孵化等方案,重點培育打造一批學生身邊的創業標兵。普適教育與精英教育相結合,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從而不斷濃厚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提高學生技術與互聯網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開創性思維與企業家精神。最終達到普遍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就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簽約率和就業質量;為適合創業的“種子”提供陽光雨露,助力“創業精英”成功創業。

[1]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楊曉慧.創業教育的價值取向、知識結構與實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

[3]黃兆信,張中秋,談丹.創業教育:大學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的有效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天津師范大學共青團工作“十新十優”項目《基層團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機制路徑研究》。

曹陶科(1983-),女,河南新鄉人,碩士,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政工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張寶(1981-),男,河北唐山人,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軟件工程師;趙川(1986-),男,天津人,碩士,天津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實驗師,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研究。

G

A

1006-0049-(2017)08-0035-02

猜你喜歡
天津師范大學共青團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題解教育『三問』
云南藝術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國畫作品選登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水彩作品選登
2020年警院共青團大事采擷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室內設計作品選登
蘭花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