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王夫之的情景論

2017-01-31 02:45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王夫之情景交融景物

湯 婧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1158

?

淺析王夫之的情景論

湯 婧*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1158

一、情景論的由來與發展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產物。情與景,兩者不可分離,它們是文學創作必備的兩種因素。情景論是在各個朝代各個文論家的闡述中逐漸發展和完善的。

(一)先秦兩漢時期

早在先秦就有關于情景關系的深刻的闡釋,如儒家的山水比德說??鬃釉唬骸胺蛩?,君子比德焉……”水本是自然界萬物中的一種,是客觀的,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但是孔子在它之中傾注了主觀的意識與情志,這就將客觀的景與主觀的情緊密聯系起來了。比德說體現的實際上是一種情與景之間的比喻關系,是一種以自我的精神來觀察外界物象的創作方式,是一種站在作家自我的角度來描述外界景物的寫作方法。

(二)魏晉至唐代時期

魏晉時期對情景關系作出了一定的闡釋的是陸機的《文賦》,這篇文章涉及到了創作沖動的發生,正文開頭說到:“遵四時以嘆逝,矚萬物而思紛……”這里把文學創作的沖動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作者的思緒受到自然景物、四季輪換的感染,二是在閱讀和品味他人作品時產生的感慨。先秦、漢代的詩論都注重社會政治、社會環境對作家創作的感動與影響,而《文賦》在此之外還著重強調和突出了自然景物對創作主體的情感的觸動,這表現了作者對于客觀景物的敏感,是在前代文論基礎上的一個重要的突破。

《文賦》還描述了文學創作的構思過程,它提到:“……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文學創作時需要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做到虛心靜聽,心境澄明,如此才能想的廣博而深遠,思緒才能順暢而沒有阻礙。這是文學創作前必要的心境,要對涌入心頭的客觀意象進行各種深入而專注地思索,巧妙地組織修飾成文。這是在創作時把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處理方式。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指出人的情感會隨著四季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而變化:“……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彼赋鐾饨缇拔锏淖儞Q引起了作家的思想與心緒的變化。自然變換,四季輪回,人的感情和思緒也會相應地發生改變。

南北朝詩論家鐘嶸是情景關系的另一個重要的闡述者,他在《詩品序》中說道:“氣之動物,物之感人……”鐘嶸認為,這里的“物”不光是自然景物,還包含了社會生活中的景象,只有來源于變化不斷的自然景象和豐富復雜的社會景象的詩歌創作,才能深刻表達詩人真摯的思想感情,才能產生動人的藝術力量。

(三)宋明時期

到了宋代,人們對情景關系的論述又有了新的發展,南宋的范晞文明確地把情與景的關系定義為情景交融,他在《對床夜語》中確切提出情與景是相互交融而且不可分割的。宋末方回的《心境記》是一篇論述情景論的較為完整的著作,其中提到“情寓于景”。明代謝榛集中論述了情與景相交融的問題,他指出詩歌必然是要情與景的交互相融的,缺一不可,詩是摹寫情景的工具,有“情”融匯其中,詩作的意境深邃而悠長;有“景”來體現,詩作的意境便悠遠而宏大。謝榛關于情景關系的論述對王夫之情景論的形成與闡發有著直接的啟迪意義和作用。

二、王夫之情景論的主要內涵

情景論在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手中趨于完整化、系統化,他綜合、借鑒、發展了前代文論家的思想理論成果,形成了較為深刻的觀點。

(一)情景關系的幾種類型

王夫之指出,在詩歌創作中,情與景的關系可以分為幾種相應的類型。他在《姜齋詩話》中說到:“……神于詩者,妙合無垠。有情中景,景中情?!痹谶@里,王夫之將情景關系分為了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即情與景相互融合,彼此不分物我的“妙合無垠”狀態。王夫之受其他哲學思想中主客認識論的影響,認為“景”是實際存在的客體,“情”是主體的主觀性活動,景是客觀存在的,但在詩歌創作中,只有通過情的主觀的能動的反映,景和情彼此滲透、相互融合才能完整傳神地表現作家的思想和感情。

情景交融的第二種類型是“情中景”,即以抒發情感為主要方面,在創作中帶著自己的主觀理念來寫景,使所描繪的外界景物都體現濃烈的情感色彩和個人的思維心緒。王夫之在他哲學思想中推崇天與人和諧統一的審美境界,所以他在論述情景關系時,提倡主體的情對客觀的景的能動觀照與感知,在客觀物象的基礎上大力倡導人的主體性,注重心與物的融洽,情與景的結合。

第三種類型是“景中情”,相比而言是運用更為普遍的類型?!熬爸星椤币悦枥L景物為側重點,用較為客觀寫實的方法寫景,含蓄朦朧地從外界的景物中體現作家的心緒、思維和思想情感。王夫之在心物關系上強調主體能動的感知對認識客觀物象的重要性,所以在他的情景論中,情景二者的相互交融是他最推崇的境界。

(二)如何創造情景交融的詩歌意境

在如何創造情景交融的詩歌意境方面,王夫之在南北朝文論家鐘嶸“直尋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即景會心”的“現量”說。他在《姜齋詩話》中指出:“……初非想得,則禪家所謂現量也?!?/p>

王夫之所說的“現量”指的是一種不加雕飾、無需推敲的自然真實的藝術境界。鐘嶸的“直尋”說主張作家的直接感受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與此相承,王夫之所謂“現量”,強調情景交融的意境應該是作家的直覺思維的體現,是不需要經過理性的思考、推敲與琢磨的,意境是在靈感迸發下受直覺思維的驅動自然而然地產生的,它體現的是一種感性,一種內心深處最直接、最原始的感覺,只有在詩歌創作中遵循自我的最真實、最直接的情感,才能寫出動人的、優秀的作品。

王夫之的情景論受他哲學思想的影響,包含著非常深刻的哲學思辨內涵和唯物辯證主義的色彩。他在前人的論述基礎上加以改造和創新,對傳統詩論進行了發展和深化,這使得他的情景論與前人相比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王夫之也因此成為中國古代影響重大的一位文論家。

[1]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徐煉.古代文學經典新讀[M].岳麓書社,2007.

[3]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湯婧(1993-),女,漢族,江西贛州人,海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I

A

1006-0049-(2017)08-0117-01

猜你喜歡
王夫之情景交融景物
情景交融更有效
四時景物皆成趣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寫寫冬天的景物
心送
虛實相生 情景交融——淺談圖片新聞標題的意境營造
王夫之《說文廣義》考訂《說文》析論
心送
心送
論情景組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