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心理壓力成因及對策微探

2017-01-31 02:45李沁陽張慶玲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心理壓力心理咨詢中學生

李沁陽 張慶玲

1.重慶市南開中學,重慶 400030; 2.重慶市新橋醫院心理咨詢科,重慶 400037

?

中學生心理壓力成因及對策微探

李沁陽1張慶玲2*

1.重慶市南開中學,重慶 400030; 2.重慶市新橋醫院心理咨詢科,重慶 400037

近些年來,中學生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這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本人在重慶市新橋醫院進行志愿者社會實踐期間也發現不少中學生因心理問題就診于心理門診,并選擇了《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2015年7月2日到2017年2月10日假期中就診于該院心理門診的所有12歲到18歲在校中學生進行測評,共測評203人次。結果發現初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壓力源主要是學習壓力,其次是情緒波動、適應不良、焦慮、人際關系壓力,且大多伴有心身癥狀,如頭痛、頭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疲憊等,對中學生的學習、心身健康造成了較大影響?!吧倌陱妱t國強”,中學生是祖國的棟梁,是祖國的未來,對中學生壓力成因進行探究,能夠有效的減輕的他們的心理壓力,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對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下文就調查中發現的中學生心理壓力問題在心理科張慶玲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總結,并就其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心理壓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較重的學習壓力、過高的考試焦慮

由于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大多只采用學習成績這一指標。部分中學還根據學生分數排名而劃分火箭班、實驗班、平行班,給學生無形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撲到了學業上,除了學校課程,還有不少學生要參加周末輔導班、拓展班、提高班,學習負擔非常重,極少有閑暇去開展興趣愛好。尤其是進入初三、高三后,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摸底考試都紛紛襲來,加之我國高考是“一錘定音”,寒窗12載就定格在6月的“6、7、8”,“錄、取、吧”——這份渴求帶給了學生多少焦慮、多少壓力,這是不言而喻的,假期實踐調查數據中也顯示了中學生心理壓力主要就是學習壓力。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夠正確

在中學生心理壓力形成的各方面因素中,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占據了一定因素,與家長的性格以及行事方式等都有著直接的關系。許多家長都有著望子成龍的愿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因此在學習中給于他們過高的學習要求,甚至會經常拿朋友的小孩來進行比較,這樣常會導致自己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1]。部分家長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夠理想,責怪甚至打罵孩子,而不是幫助其分析原因,這樣就導致他們形成一種抵觸心理,出現厭學,害怕學習,拒絕跟自己的父母交流,甚至離家出走。

(三)自我評價的不穩定

與小學生相比,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然不夠穩定,這種不穩定性之所以產生,是因為“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發生了矛盾。在每一個中學生的心目當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而只有當這種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相差不大時,他們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生活,適應學習。與之相反,如果這兩者之間差距較大,就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挫敗感。中學生在自我評價時往往不夠客觀,他們會將自己失敗的成因歸結于自己的能力不足,這樣就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會促使他們的心理壓力逐漸加重。

(四)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視

當前,盡管我國一些發達城市的中學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但是學校卻未將這門課程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有許多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還不能夠正確的對待,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這一現象也時有發生,會經常性的將學生的心理問題看作是他們的思想道德出現了問題,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德育,并未從心理的角度上來進行處理解決[2]。而有一些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他們片面的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是作為應對學生心理疾病的一種手段而已,所以他們僅針對一些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卻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這些現狀表明我國中學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農村中學在心理教育方面更是稀缺,這也是中學生心理壓力過高的一個原因。

(五)不良的人際關系

在校園生活中,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學生的心理壓力有著重要的影響?,F如今,在人際交往中,不少中學生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導致與其他人難以正常的交往,進而將自己封閉起來,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學生還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例如自卑、抑郁等,有的中學生因為這些心理壓力沒有得到及時的緩解,而導致自殺。之所以會形成不良的人際關系,這還與學生自身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系[3]。當前,許多中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備受家庭長輩的寵愛,導致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樣一來就導致在與其他同學交往時,很容易發生矛盾、發生沖突,繼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逐漸被同學所排斥。

(六)青春期所帶來的困惑

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身體也正處于發育的高峰期,他們的身體特征也與小學階段有所不同,這樣就會給他們帶來許多的困惑。

特別是中學生的性發育以及性成熟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心理影響,如果沒有加以正確的解釋,勢必會使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當進入青春期之后,中學生逐漸開始關注自我,對自己的外形變化較為在意,并且他們的身體外形也逐漸接近成人,他們從心理上就有著獨立的愿望,急需擺脫父母的管束,但是他們的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往往會導致他們的身體與心理發展不相協調。當學生處于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下,若處理不當,勢必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以及心理壓力。

二、應對策略

(一)家長應該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

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式要求家長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多與孩子進行交流、進行談心。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長身份,只有這樣,孩子才愿意與家長分享自己的心理歷程,會將自己的困惑告知父母,家長就能及時知道孩子的困惑、苦惱,知道他們究竟有哪些心理壓力,造成他們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繼而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幫他們減輕心理壓力。

在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中,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對其成長非常有利。民主型的教養方式一方面需要家長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提出適當的要求[4]。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孩子的獨立性會更強,更容易接受自我,更能夠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要求家長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多表揚、鼓勵孩子,少用批評的方法來看待孩子,盡可能的滿足他們獨立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教育方式影響下的學生,才會更好的處理自己的心理壓力。

(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

一是因為自我評價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在進行自我評價時,中學生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會產生偏差。故此,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教師與家長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將自我評價與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進行結合,如此一來,才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自我評價。二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讓學生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在該情境中取得成功,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中學生的自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得以消除。換句話說,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那么家長與教師就應該將他們的優勢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信心。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在今后的教學計劃中,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之中,要將該課程面向全體中學生,而不僅僅是一些有心理問題的中學生。教師應該了解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著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要避免產生“德育化”以及“醫學化”的傾向[5]。通過心理咨詢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例如人際交往障礙、考試焦慮問題以及早戀等等。所以學校以及教師都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

綜上所訴,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了他們健康的成長。因此,就需要家長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需要加強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中學生的心理壓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才能更好的面對升學壓力以及家長的殷切期望。

[1]張耀庭.論中學生心理壓力成因及其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6:75-77.

[2]馬靜濤.針對初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家校合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3]李雅琴.單親家庭子女的人格教育問題與對策[D].江西農業大學,2011.

[4]楊學東.中學生學習化學困難的成因及對策初探[J].學周刊,2013(35).

[5]匡裕國.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與對策微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5.

B

A

1006-0049-(2017)08-0156-02

*通訊作者:張慶玲(1971-),女,漢族,重慶人,碩士,重慶市新橋醫院心理咨詢科,主任護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心理咨詢與治療。

猜你喜歡
心理壓力心理咨詢中學生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基于BSTL與XGDT算法對多級別心理壓力的評估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通過圖片看內心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緩解心理壓力的兩種方法等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