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視角下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行動路徑

2017-02-06 01:22彭正波馮莎莎
廣西民族研究 2016年5期
關鍵詞:民間組織治理

彭正波+馮莎莎

【摘 要】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是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民間組織在參與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有其獨特的行動模式和發展路徑,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忽略的促進作用。通過探討廣西歌圩協會的發展歷程,分析其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的行動模式、特點及局限性,來剖析民間組織在參與民族文化傳承行動中的發展模式及實踐意義,在治理視角下討論民間組織在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治理;民間組織;民族文化傳承;行動模式

【作 者】彭正波,桂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導;馮莎莎,桂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碩士生。廣西桂林,541004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 - 454X(2016)05 - 0133 - 006

一、問題的提出

歌圩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代表著壯族等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歌圩是嶺南地區的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舉行的盛大節日性聚會唱歌活動,一般選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其主要形式是青年男女倚歌擇偶。由于它“以相互酬唱為主體,每場聚集人眾不下千人,唱和競日,猶如唱歌的集市,后來人們把它統稱為歌圩”。[1 ]2作為歌海中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現形式,“歌圩”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貼近民眾生活,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體現了地域性、民族性特點。2006年5月,壯族歌圩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保護歌圩文化的傳承符合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目標的要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日趨明顯,歌圩文化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廣西歌圩文化逐漸引起更多的重視,從而推動了歌圩文化的民間組織——廣西歌圩協會于2014年7月8日在南寧成立。

民間組織如何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本文以廣西歌圩協會為例,探討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行動模型,分析民間組織傳承傳統文化的特點,并探討治理視角下民間組織發展的路徑。

二、廣西歌圩協會的發展背景與過程

據統計,1958年廣西擁有6000多個歌圩,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歌圩數量銳減,面對歌圩文化衰微的嚴峻形勢,在廣西壯學會的倡議和推動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由廣西文化廳主管,2014年7月8日,廣西歌圩協會成立大會在南寧市舉行。會議表決通過了《廣西歌圩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廣西歌圩協會第一屆組織機構。廣西歌圩協會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成立階段、發展階段、擴張階段。如下表:

三、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的行動模式與特點

(一)行動模式

1. 成立:黨的文化強國建設目標與地區經濟發展目標的推動

廣西歌圩文化的發展不僅符合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文化建設的要求,還有利于促進廣西民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從廣西歌圩協會成立背景上看,雖然民間藝術家的倡導對廣西歌圩協會的成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保護歌圩文化的傳承是廣西歌圩協會的使命。然而,黨的文化強國建設發展目標的影響,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廣西歌圩協會成立的根本原因。

首先,歌圩文化的特點契合黨的文化強國建設目標的要求。歌圩文化擁有廣泛群眾基礎,影響范圍大。歌圩,又稱歌會,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唱歌,它是人們溝通思想、傳播文化、促進交流的娛樂活動,唱歌的內容包括歷史、生產、風俗、政治、經濟、天文、地理等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歌圩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歌圩的活動形式逐漸成為黨和國家相關政策向民族地區傳播的主要形式。歌圩文化的精神不僅契合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貼近實際、生活和群眾的原則”要求,還充分體現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文化”潮流趨勢。

其次,歌圩文化帶來的旅游經濟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增長。歌圩文化與“壯族三月三”節日緊密相連?!皦炎迦氯?,是壯族人民的傳統歌節,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法定假日。歌圩文化的由來離不開“壯族三月三”,每年廣西舉辦民歌藝術節等活動,如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壯族三月三”旅游節;20世紀80年代以來,“三月三”壯族歌節成為武鳴縣雷打不動的盛大節日,廣西歌王大賽、體育競技展演、旅游美食節等爭相上演;上林縣已成功舉辦7屆三月三“石門龍母節”。這些“壯族三月三”的藝術表演活動都離不開歌圩文化,兩者相輔相成,“壯族三月三”引發了廣西旅游經濟熱和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這不僅促進了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拉動GDP的增長,還使旅游文化產業得到更好發展的平臺,吸引眾多的外地游客,極大地豐富了民族地區的精神文化生活。

因此,歌圩文化在黨的文化強國建設目標與地區經濟發展目標的推動下,得到了重新發展,從而促使了保護歌圩文化的民間組織——廣西歌圩協會的形成。

2. 保護:歌圩文化公共性的影響

廣西歌圩協會的成立及其使命都離不開歌圩文化的影響,歌圩文化的公共性作用促使廣西歌圩協會擁有著高度的使命感去保護和發展歌圩文化。歌圩文化的公共性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一,具有場所空間公共性,歌圩覆蓋了廣西大部分地區,如南寧、桂林、柳州、河池、百色、防城港、武鳴等多個市縣;其二,具有少數民族公共性,它是壯、侗、苗、瑤等多個少數民族傳統歌唱活動的特定形式;其三,具有文化底蘊公共性,歌圩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四,具有廣泛的熱愛歌圩文化的民間藝術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志愿者的擁護。因此,歌圩文化的公共性作用不僅促使了歌圩文化得到重視和保護,同時讓歌圩文化的保護傳承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3. 推廣:建設優秀文化傳承體系的導向

歌圩文化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布洛陀文化(布洛陀文化由始祖布洛陀文化遺存、布洛陀創世史詩、敢壯山、敢壯山歌圩等四大元素組成)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 ]。歌圩文化是民族特色文化,帶著強烈的民族區域色彩,歌圩文化不僅是廣西壯、侗、苗、瑤等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屬于我國大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歌圩文化的傳承發展,對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具有極大的促推作用。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發展采用的是“點—線—面”的行動模式,從廣西歌圩協會成立的動因可以看到,成立的動力源是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發展的點的開始。其次通過歌圩文化本身公共性的作用,促使廣西歌圩協會開始參與歌圩文化保護、傳承、發展,促使線的形成。最后,作為民間組織的廣西歌圩協會保護和傳承歌圩文化的發展情況已經趨于穩定,再逐漸擴展到面的推廣。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發展是“點—線—面”結合的行動模式。如圖1:

(二)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傳承的特點

1. 民間組織的共性

廣西歌圩協會具有其他民間組織的共性,比如說自治性、志愿性和非營利性等。從廣西歌圩協會的成立、發展到推廣的歷程來看,廣西歌圩協會的成立及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廣西歌圩協會章程》的制定、通過,廣西歌圩協會第一屆領導班子的選舉產生,這一系列過程都充分體現了民間組織的自治性。廣西歌圩協會成立以后對歌圩文化的保護、傳承開展了系列的自發性活動,如歌圩的授匾儀式等。

2. 政府引導式的“歌圩+旅游業”模式,實現雙贏

廣西“壯族三月三”節日離不開歌圩文化,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廣西各市、縣相關部門都針對“壯族三月三”的法定假日開展了系列旅游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增長,同時也是推廣歌圩文化傳播的良好形式。每年農歷三月三、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等傳統性節日,各歌圩都會開展歌圩表演活動,不僅推動了當地旅游文化產業的繁榮,促進了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能夠更廣泛地傳播歌圩文化,“歌圩+旅游業”的模式實現了民族地區旅游、文化經濟的增長和歌圩文化保護、傳承的雙贏。

3. 校園范圍內的推廣,擴大歌圩文化的受眾范圍

2015年12月18日,廣西歌圩協會授予柳州市柳邕路第三小學“三月三”歌圩節“校園示范歌圩”稱號,這是廣西首個校園示范歌圩。歌圩文化雖然本身影響范圍大,但是歌圩文化的受眾大部分是民族地區的中老年人以及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的青年人。從首個校園示范歌圩的授匾行動來看,廣西歌圩文化已經陸續走進眾多校園,廣西歌圩協會對校園歌圩活動授予“校園示范歌圩”榮譽稱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歌圩文化在校園范圍內的推廣,同時拓寬了歌圩文化傳承的渠道,擴充了歌圩文化的受眾范圍,讓更多的年輕人群和社會力量參與到保護和傳承歌圩文化的行動中。

(三)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局限性

從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的保護、傳承的行動模式來看,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存在著局限性。

1. 影響力弱

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影響力相對較小,僅依靠自身力量顯得較為薄弱。從廣西歌圩協會的行動模式來看,主要是通過“授匾”形式以及“壯族三月三”等節假日為契機進行歌圩文化的傳播和宣傳,形式顯得較為單一,時間也趨于周期化,這削弱了廣西歌圩協會對歌圩文化傳承的影響力。

2. 缺乏資金支持

民間組織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決定了其運作會出現資金缺乏。廣西歌圩協會對保護、傳承歌圩文化的系列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宣傳、推廣歌圩文化,其組織運轉、舉辦的活動都需要基本的資金保障,但其公益性、非營利性決定了組織運作缺乏足夠的資金,大大阻礙了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作用的發揮。

3. 非獨立性

民間組織的非獨立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非獨立性,二是資金的非獨立性。首先,廣西歌圩協會的活動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旅游文化企業的合作與支持,無疑會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干預或旅游文化企業的影響。其次,廣西歌圩協會開展的系列活動,如歌圩的授匾儀式或歌圩配套設備等都屬于志愿性、非營利性活動,這些志愿性活動離不開廣告商、旅游文化企業的贊助,行動的開展需要資金的保障。當民間組織的活動經費主要源于政府撥款或企業捐贈時,民間組織會受資助者價值觀和行為的制約。

4. 能力不足

民間組織的領導層及其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會影響到民間組織的發展,廣西歌圩協會的成立得益于歌圩文化民間藝術家的推動和倡導??墒?,民間組織的發展離不開組織的領導層及其工作人員個人能力的支持。網絡時代高速發展,民間組織的發展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新的社會環境,領導者能力及其團隊缺乏創新和挑戰會導致組織的緩慢發展甚至倒退。

四、治理視角下的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

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標支持的活動,政府不一定是管理活動的主體,國家強制力量不是目標實現的充分條件,[4 ]5主張將市場機制和私人部門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部門管理,通過政府與民間、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實現治理。 [5 ]治理意味著一系列來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會公共機構與行為者,明確肯定了在涉及集體行為的各個社會公共機構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形成自主的網絡。 [6 ]目的是運用權力去引導、控制和規范民眾的各種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 [7 ]治理倡導包括民間組織、政府、企業、群眾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保護民族文化傳承,建立相互協作、開放、互補的治理網絡,強調效率、法治、責任,主張有效率的治理,為民族文化傳承貢獻了一個全新的治理思路。

(一)治理主體多元化,共同參與民族文化傳承

1. 搭建政府與民間組織之間的合作互動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民族文化面臨著多元文化的沖擊。因此,由政府引導或民間自發形成的民間組織在參與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體現了重要性,是我國文化建設過程中重要的社會力量。它不僅彌補了政府參與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上的不足,更是拓寬了社會力量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渠道。廣西歌圩協會在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歌圩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宣傳、推廣、發展,是民族文化傳承體系的重要力量,同時為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提供了借鑒。政府應該積極行使文化職能,轉換角色,從“劃槳者”變為“引航者”,從指揮到協作的指導,加強與民間組織的相互協作。

2. 加強民間組織與當地旅游文化企業、民眾的合作

治理注重找準各主體的角色定位,充分運用各自資源優勢,構建一個共同參與、相互協作、功能互補的治理網絡,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廣西歌圩協會在參與歌圩文化傳承過程中離不開與當地旅游文化企業的相互協作和民眾的共同參與。廣西歌圩文化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傳承應該注重民眾的需求和參與,將市場的激勵機制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手段引入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主張有效率的治理。

(二)制定與民間組織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從廣西歌圩協會參與歌圩文化的行動模式分析可知,民間組織在參與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缺少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支持,增加了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難度。政府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強對民間組織的管理力度,確保民間組織正常有序地運行。此外,政府在積極引導民間組織發展過程中要給予相應的政策性支持和物質保障。

(三)民間組織應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民間組織應從管理、實踐方面完善自身治理,實現能力的現代化。包括健全組織自身的管理,提升軟、硬實力水平,提高組織內部成員的素質能力水平,為參與民族文化傳承構建更好的平臺。民間組織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化時代”參與民族文化的傳承,豐富民間組織參與民族文化傳承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潘其旭.壯族歌圩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

[2] 袁飛.廣西田陽敢壯山歌圩文化的傳承與保護[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3] 李萍.區域特色歌圩整體性開發模式研究——以廣西田陽縣5布羅陀文化歌圩的建構為個案[J].廣西社會科學,2011(5).

[4] 詹姆斯N·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M].張勝軍等,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R.A.W.羅茨.新的治理[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9(5).

[6] 格里·斯托克.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1).

[7]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1).

猜你喜歡
民間組織治理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關于治理潮州市區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的思考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我國民間組織發展現狀淺析
發揮民間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研究
關于我國環保組織的幾組數據
杭州、寧波、溫州、臺州、紹興五地民間組織比較研究
浙江新興民間組織黨建工作研究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