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甘孜縣東谷寺唐卡文化

2017-02-10 18:47澤仁德西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10期
關鍵詞:繪畫藝術唐卡

澤仁德西

摘 要:藏傳佛教藝術把認知態度,歷史、感想、自然最綜合地表達在唐卡上。唐卡是音譯,意譯指卷軸畫、掛畫,源自印度傳入的布畫,人們用人性的審美尺度創造神佛的形象,把全部美的創造力奉獻給神佛,然后又在自己創造的對象中去接受和領悟自我創造的美。東谷唐卡文化無疑也具備這些語言的美,華麗地講述了屬于當時的那些故事。

關鍵詞:東谷;唐卡 ;繪畫藝術;文獻價值

一、唐卡的由來

“唐卡”是音譯“thang-ga”。意譯指卷軸畫、掛畫,源自印度傳入的布畫,人們用人性的審美尺度創造神佛的形象,把全部美的創造力奉獻給神佛,然后又在自己創造的對象中去接受和領悟自我創造的美。當人們用此岸世界的形象來表現彼岸世界的圖景時,就充分地發揮了藝術的寫實手段和想象力。因此,這種折光反映自我異化的藝術,都洋溢著歷史的底蘊和具有時代的民族精神。

唐卡所表現的內容多與藏傳佛教有關。藏傳佛教拜仰的對象和形體,既有外來的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度母以及其他顯密兩宗的聲聞象,也有各教派的始祖高僧和歷代達賴、班禪的肖像。

甘孜東谷寺唐卡在作為今天一種藝術來研究,而在當時卻顯示了世人對佛教的崇信。用絲綢裝飾唐卡與用絲綢裝佛經一樣,均為表達對佛教的尊崇,同時向信徒傳達出宗教的神圣莊嚴,絲綢在烘托主題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唐卡不僅供張掛在寺院佛殿、經堂,也供奉在家庭佛堂,并且供信徒隨身攜帶,以便膜拜。唐卡經過絲綢裝裱,不僅對畫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提高了審美價值。藏族人民對唐卡十分珍愛,使很多內地絲綢得以保存至今。

1.唐卡的內容及文獻價值。唐卡所表現的內容多與藏傳佛教有關,用絲綢裝飾唐卡與用絲綢裝佛經一樣,均為表達對佛教的尊崇,同時向信徒傳達出宗教的神圣莊嚴,絲綢在烘托主題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唐卡不僅供張掛在寺院佛殿、經堂,也供奉在家庭佛堂,并且供信徒隨身攜帶,以便膜拜。唐卡經過絲綢裝裱,不僅對畫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提高了審美價值。藏族人民對唐卡十分珍愛,很多內地絲綢得以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作唐卡鑲邊的緣故。

就宗教繪畫來說,除了與神佛像的主體身像直接相關的細節外,藝術家還要考慮主體以外的整個裝飾背景。這包括風景、畫面活動的生物以及一些裝飾物品,諸如太陽、月亮、星辰一類的天體以及其他能使觀眾產生愉悅的裝飾身 。但是,整個裝飾背景中的謀些細節部分不僅僅是一種裝飾。他們還具有潛在的含義,是畫面所繪的神或上師喇嘛的心智成就的一種象征性表現。這種抽象的心智成就的象征性圖案可能是樹木、花朵或其他什么東西。象征圖案應全面地整體地反映上師的心智成就。如果那樣就不會保留藝術家個人的創造。

唐卡藝術作品的群像比單獨的神、佛像更多一些。這些群像或者同見于一件藝術品之中,或者分別制作,總起構成一組藝術品。有關群像或獨像的藝術品的分類規則變化很多,但從方便分類的角度,可將這些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諸如本生、上師傳記、福田群像等內容的藝術品,其中描繪了眾多的神靈。畫面或雕塑神靈的次序與確切位置的藝術家是根據記載這些神靈目和次序的秘密經典來安排的,并非隨意創造。第二類唐卡藝術品表現的也是具有傳記、本生性質的神靈,這類神靈也可以分組描繪。但是前兩類神靈的主體,無論是獨像還是由諸獨像構成的群像都歸入第三類。

2.甘孜東谷寺唐卡特點。東谷唐卡其最大的特點造就了他不同于別地唐卡的價值,唐卡畫法的精湛程度,在畫師郎卡杰的筆下生出的一朵蓮花都生動逼真,在風中搖曳一般。東谷寺收藏的31幅中除去那2幅丟失的唐卡剩下的現存的29幅《如意寶藤》 (釋迦牟尼本生傳記,描繪了釋迦牟尼一生事跡),畫中的景色,如房屋、樹木、花草、人物等等都栩栩如生,精而小的細節部分處理僅用肉眼看不到細節部分,必須借助放大鏡才能辨認,最嘆為觀止的是畫師筆下那些人物的發絲都沒有雜亂無序,能驚奇地發現每一根發梢及眉眼睫毛的細小部分。還要說明的便是這些唐卡所要表現的故事就算看圖看不懂也還可以借助唐卡下邊幅的文字而了解畫面所呈現的內容,就是這幾行文字在唐卡繪制初期即六世東谷夏仲活佛卻巴更登嘉措時特意在每幅畫下預留一個黑色框,以備日后以文字說明用。

3.唐卡的繪制。繪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據畫面的大小來選擇尺寸合適的畫布,沿畫布的四邊把它縫制在一個細木框上(畫框的四條都是普通鉛筆粗細差不多的樹枝制成),細木畫框上的布畫綁緊,再用結實繩子把細木畫框牢牢地綁在大畫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繩路式樣吧細木畫框的四個邊同大畫架的四個邊綁在一起。

布畫一般是淺色畫布,不要太厚太硬。畫布太厚容易使顏料剝落和皺裂。最合適的畫布是織工細密的純白府綢和棉布,沒有圖案的白絲綢做畫布也非常適合。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塊畫布根本不夠,這樣只好把好幾塊用非常細密的針縫合在一起,縫好的兩塊布的接縫不能有礙于唐卡畫面的完整。

接下來便是畫出主要的定位線,中心垂直線、兩條對角線和其他任何需要標出的輪廓線。用炭筆畫出佛像的素描草圖白化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線,墨線草圖即線描草圖稱墨畫 。勾墨之后再根據畫面描繪的水泊、巖石、山丘、云霧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在相應的顏色。一次只上一種顏色,先上淺色,再上深色。繪佛像時,先繪蓮花座,再畫布飾,最后畫佛身。畫背景時,先淺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說的部分畫完后,用金色畫衣服上的圖案,這些金色圖案來勾邊,稱金線。最后,將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線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畫上眼睛。

4.東谷唐卡的文獻價值。六世東谷夏仲活佛卻巴更登嘉措時邀請著名畫師郎卡杰為寺廟繪畫唐卡,共31幅,現存的29幅都用及其珍貴的材料繪制,并用金汁、銀汁等貴重金屬加以點綴,并使用各種防腐防蛀的香料作為材料,有些材料還需從遠東或內地買進,花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東谷唐卡距今5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存完好,沒有蟲蛀破壞現象。東谷唐卡自身的價值已非凡,且它歷經多亂時期也仍然能夠被永久地保存起來也歸功與保護它的人。

藏傳佛教藝術,隨時佛教在雪域高原的傳播深入而發展起來。因為藏傳佛教所面對的信眾可能大部分為沒有文字生活能力的俗人。要讓他們了解宗教情形,就必須用感性形象來表達,從而使他們更好的接受佛教。

總之,甘孜縣東谷唐卡文化折射的不僅是它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更體現了畫師及當時的供養者對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尊崇和用心。東谷唐卡的保存、傳承和無與倫比的繪畫技術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和膜拜。

猜你喜歡
繪畫藝術唐卡
淺談唐卡文物的保護修復——以館藏清代活佛像唐卡為例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精湛的唐卡與金工技藝
中西的繪畫與雕塑
后工業時代繪畫藝術的身份嬗變
芻議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闡釋唐卡保護——以故宮博物院的唐卡保護為例
館藏唐卡保管與預防性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