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教育對策

2017-02-27 07:36龐文軒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教育對策心理特點農村地區

【摘要】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低社會經濟地位兒童的典型代表,由于父母同時外出打工,導致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缺少父母和家庭的溫暖及關愛,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很容易出現偏差。本文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教育措施。

【關鍵詞】農村地區 ?留守兒童 ?心理特點 ?教育對策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單親家庭子女,若是群體子女,留守青少年心理問題及調適研究,【課題類別】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692,此論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007-01

伴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打工經濟”成為了城市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至城市發展,導致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產生。農村留守兒童通常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者是雙方長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家中生活的兒童,一般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方或者是祖輩,或者是家中其他親戚等一同生活。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已達到6000萬人以上,在全部農村兒童比例中,留守兒童占29%以上。因為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處于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性格塑造、行為養成和世界認知的重要階段,需要父母的引導和關愛。然而長期的與父母分離造成留守兒童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在行為和心理方面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特點

1.性格孤僻

留守兒童因為長期和父母分離,父母無法及時的在心理、生理上進行正確的引導,精神方面無法得到滿足,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膽怯、孤獨、敏感、冷漠、任性等不良性格,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2.沖動易怒

留守兒童一般處于青少年時期,意志力較為薄弱,很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現象,大部分留守兒童經常和監護人產生矛盾。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安全感會認為其他人會對其進行排擠,很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敵對和戒備情緒,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出現沖動易怒現象,甚至會出現暴力行為。

3.認知偏激

因為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父母的言傳身教,沒有溫暖的家庭環境,導致在價值觀和思想認知方面出現誤區。由于留守兒童是和祖輩生活在一起,無法進行良好的溝通,部分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是沒人管的孩子,產生偏激、怨恨等不良心理,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他人進行溝通,喜歡獨來獨往。此外,大多數留守兒童對自己的未來認知模糊,在學習方面缺少積極性,加之缺少家庭的輔導,導致成績較差現象。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教育對策

1.社會方面教育對策

(1)建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首先應建立相應的農村教育保障制度,對于外出打工較為集中的地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教育制度,相較于正常學生而言應承擔更多的教育職責。其次是建設專門的學校,在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區域建立專門的學校,降低辦學條件和入學條件,扶持、鼓勵專門學校進行義務教育。然后是對《義務教育法》進行大力的宣傳和貫徹,各級政府特別的鄉鎮政府應依法辦事,督促農民工對外出打工和教育子女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降低留守兒童的輟學率。

(2)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規

由于我國義務教育的實行是按照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適齡兒童只能在戶籍所在地享受義務教育,如果農民工將子女帶到打工地區進行教育就需要向學校交納高昂的借讀費,導致大多數農民工無法承擔現象的出現。因此,國家應建立健全相應的教育保障法律法規,對限制和影響農民工子女入學就讀的制度進行改革,取消一切增加農民工經濟負擔的不合理費用。

2.家庭方面教育對策

(1)轉變家庭教育認知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通常存在兩種較為極端的教育認知,一種是認為讀書沒有用,強迫子女輟學并一同外出打工。另一種是忽視了子女的品德教育,只要求子女能夠上大學。這兩種教育認知都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部分家長由于常年在外打工處于內疚就對子女過分的溺愛,對子女的不合理要求也一并滿足,從不進行教育批評,導致留守兒童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認知。也有部分家長對子女過于苛責,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自卑、冷酷等性格。因此,家長應轉變錯誤的家庭教育態度,將懲罰和獎勵相結合,對子女進行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

(2)改變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是留守兒童受教育的第一環境,外出打工的父母和監護人應對子女的教育進行重視,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鼓勵子女進行學習。父母外出后應定期的和留守子女進行聯系,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身體發育多加關注,使得留守兒童能夠感知到父母的愛護和關注。此外,父母還應和監護人建立良好的關系,監護人應對留守兒童的行為、生活習慣進行良好的培養,督促學習。

3.學校方面教育對策

(1)學校和家長之間加強溝通

學校方面應和留守兒童的父母建立一定聯系方式,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經常進行家訪,對留守兒童在家庭中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使留守兒童的無助感和孤獨感得到緩解和降低,對于出現問題的留守兒童,學校方面應及時的與其父母溝通,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2)保障有效的教育

學校方面應采取跟蹤輔導、分片管理、寄宿等措施對留守兒童的讀到和管理進行加強,并提供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留守兒童可能出現或者是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預防和解決。在多年的實施中發現其中以寄宿管理最為有效,不僅能夠幫助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還能保障不方便就近上學的留守兒童進行教育,降低了留守兒童在上、下學或者是家中發現事故的幾率。

三、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將會在長期內存在的嚴重問題,同時也是社會轉型期農村發展中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困擾,為了能更好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關注,并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

參考文獻:

[1]強陸平.留守兒童心理教育現狀與“心靈港灣”落地[J].人民論壇,2015,(26):163-165.

[2]文顯敏.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情感教育研究的模式與操作方法初探[J].科學咨詢,2016,(22):199-200.

[3]農昌迪.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新課程(小學版),2012,(7):101.

[4]尚慧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教育問題的缺失及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7):106-108.

作者簡介:

龐文軒(1974-),男,甘肅會寧人,會寧縣第四中學教師,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化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教育對策心理特點農村地區
關于山區高中班主任專業能力訪談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關于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養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進農村地區思想品德課中的合作學習
幼兒告狀行為狀況及其對策
淺析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農村地區進一步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