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基礎、過程與邏輯

2017-03-03 18:15李亞光閆俊花
現代管理科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

李亞光++閆俊花

摘要:互聯網保險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從需求、技術、政策等方面分析總結了我國互聯網保險業的發展基礎;依據宣傳網絡化、銷售網絡化、業務網絡化和企業網絡化等特征,將我國互聯網保險二十年的發展過程分為萌芽階段、探索階段、發展階段和躍升階段共四個階段;基于“S型曲線”理論和“價值鏈”理論,從發展動力和價值鏈重構的角度發現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兩大邏輯,并提出了“互聯網保險公司網絡化的連續統一體理論”。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發展邏輯;S型曲線;連續統一體;企業網絡化

一、 引言

我國的互聯網保險出現于1997年,可見其并非新事物,但是為何近年才開始快速增長?二十年來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究竟經歷了何種歷程?發展背后有著什么樣的邏輯?本文將對以上問題開展研究探討。

二、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

伴隨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互聯網保險逐漸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新風口,近年來開始爆發式增長。

1. 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高速增長。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從2011年的32億元高速增長到了2015年的2 234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89%。而且互聯網保險保費的增速遠快于傳統保險收入,在保險總收入中的占比從2011年的0.2%上升到2015年的9.2%。

2. 互聯網保險種類越發多元。我國互聯網保險從最初的車險、人身險、意外險、理財險等傳統保險類型,到大量涌現的退貨險、支付寶安全險、銀行卡安全險等依托電子商務而開展的保險品種,再到熊孩子險、碎屏險、高溫險等新型保險,創新越來越活躍,種類越來越多元。

3. 互聯網保險主體不斷拓展。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范圍不斷擴大,已涵蓋傳統保險公司、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臺、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巨頭等各種類型。經營主體數量也大大增加,從2011年的28家增至2015年的110家。

三、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基礎

我國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在需求、技術、政策等方面均已打下良好基礎。

1. 需求基礎。多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快速穩定增長,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2006年~2015年我國GDP總量從21.6萬億元增長到了66.7萬億元,雖然近年來增速有所下降,但2015年仍實現6.9%的增長。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保費收入達2.43萬億元,同比增長20%。同時,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仍遠低于發達國家,可見我國保險市場不僅在高速增長,而且未來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2. 技術基礎。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用戶基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1億,其中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數為4.55億,通過互聯網理財的達1.01億。移動互聯網的力量也不容小覷,截至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數達6.56億。

另一方面,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科技的發展為互聯網保險提供了技術支持,不僅有利于精準營銷,而且基于物聯網的數據采集、基于云計算的存儲運算能力、基于大數據的挖掘與精算使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公司在開發新產品、優化產品價格、業務流程等方面變得更科學、更合理。

3. 政策基礎。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互聯網保險的政策。2009年的《保險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指引(試行)》、2011年的《保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和2012年《關于提示互聯網保險業務風險的公告》都是針對互聯網保險的專門政策,為規范管理互聯網保險業務提供可依之據。2015年出臺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提出了適度放開人身保險及個人財產保險產品區域限制,加快保險資源的流動與共享??梢姺龀峙c規范政策始終伴隨著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為其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四、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過程

我國互聯網保險已經歷二十多年的發展,整個過程先平緩后迅速,可分為幾大階段。然而在發展階段的劃分上,不同學者持不同的觀點。何德旭、董捷(2015)將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歷程分為三階段:一是,1997年~2007年的萌芽階段;二是,2008年~2011年的探索發展階段;三是,2011年以來的快速發展階段。李紅坤(2014)認為應該分為四階段:一是,1997年~2000年的萌芽階段;二是,2001年~2003年的起步階段;三是,2003年~2007年的積累階段;四是,2007年至今的爆發階段。

結合前人的劃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具體情況和階段特征,本文認為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四階段。

1. 萌芽階段1997年~2010年。1997年~2010年是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萌芽階段,特征是宣傳網絡化,即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建立門戶網站,通過網絡宣傳,發揮互聯網的資訊傳播功能。最早走上互聯網的是1997年11月上線的中國保險信息網(china-insurance.com),致力于為保險專業人士提供保險知識、交流、資訊等服務。2000年保險公司紛紛開通門戶網站,僅當年8月到9月期間,就有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友邦保險等數家大型中外資保險公司開通網站,此后十年間大量保險公司加入到線上陣營之中。2006年買保險網創造了“互聯網保險超市”的營銷新模式,同時采用網絡和電話為客戶服務。然而,此階段雖然不少保險公司的網站已具備電子商務功能,但是線上保險銷售并沒有如期的快速發展,因此主要功能還停留在門戶網站的對外宣傳和信息傳播上。

2. 探索階段2011年~2013年。2011年~2013年是我國探索互聯網保險線上銷售的階段,主要特征是銷售網絡化。此時期網上大多銷售車險、理財險、短期旅游險等標準化的保險產品。

其實早在1997年12月,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就賣出了第一份互聯網保險,然而之后的十幾年我國互聯網保險電子商務一直沒有太多起色。201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占保費總收入的比例仍處于0的邊緣,2011年有了一定突破,但是僅有0.22%。又經過兩年的發展,這一數字終于在2013年達到1.69%。所以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在探索階段實現了“0”的突破,開始穩步發展。

3. 發展階段2014年~2015年。2014年~2015年是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快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為業務網絡化,即保險的銷售、理賠等業務均通過互聯網進行。此階段中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出現增長拐點,增速大大加快。保監會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保費收入從2014年開始有了大幅提高,2014年為859億元,同比增長189%,2015年為2 23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60%?;ヂ摼W保費在總保費中的占比于2014年提高近3個百分點,2015年又提高近5個百分點,達到9.20%。

同時,防小三險、賞月險、高溫險、加班險等大量另類保險出現。這些保險緊密聯系現實或網絡中的場景,大多獲得了巨大社會關注,但不同保險產品后續的市場反應卻相差甚遠。有些險種不僅銷售量大,而且后續損失率非常小,利潤巨大,如高溫險。有些保險雖得到市場關注卻僅銷售數百份,甚至少量保險還被保監會叫停。比如搖號險、彩票不中險等保險規則是投保后一旦中簽或中獎即可獲保費百倍獎勵,這些保險產品因涉嫌博彩而被強制下架。

4. 躍升階段2016年至今。2016年至今我國互聯網保險業產生質的變化,進入躍升階段,以企業網絡化為主要特征。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指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保險業務全過程的網絡化,涉及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和給付等各個環節。易安財產保險公司、安心財產保險公司和泰康在線財產保險公司這三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早在2015年就獲批籌建,但直至2016年2月才陸續獲得保監會開業批復。這三家公司均采用眾安保險的經營模式,不設線下分支機構。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批量出現說明這一模式在互聯網保險公司已形成共識,這無疑為互聯網保險行業帶來質的改變,因此2016年堪稱“互聯網元年”。目前的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注冊地基本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未來二三線城市也有很大發展前景。

五、 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兩大邏輯

互聯網保險發展主要遵循兩大邏輯:一是從發展動力角度看,基于“S型曲線”理論的一大邏輯——“S型曲線”的更迭式發展。二是從價值鏈重構角度看,基于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的另一邏輯——互聯網保險公司網絡化的連續統一體理論。

1. “S型曲線”的更迭式發展?!癝型曲線”理論指每一種技術的增長都是一條條獨立的“S型曲線”(鄭世林,2016)。一種技術或一種模式在誕生初期對某事物造成沖擊時,往往會在短期產生強大動力,刺激其快速成長,但到后來動力開始衰退,就需要新的沖擊帶來新的動力,這時就需要有新的“S型曲線”代替原有曲線,實現由一條條“S型曲線”疊加更迭帶來的快速增長。

與之類似的是,在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過程中,各階段也呈現出了一條條獨立“S型曲線”的形態。如圖1所示,第一階段是宣傳網絡化,大多數企業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技術,帶來了企業宣傳、信息傳播上的巨大改變。該時期也出現過做互聯網保險電子商務的企業,比如早在2000年9月,全國第一家能在線投保的網站“泰康在線”(www.taikang.com)就已正式上線。然而,受到互聯網泡沫破裂、線上支付體系不健全、信用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影響,保險的線上銷售大大低于預期。所以第一條“S型曲線”經歷了平緩的導入期、短暫的成長期和較長的不溫不火的成熟期,總體表現并不亮眼。

第二階段是銷售網絡化,電子商務是此階段的新動力。保險公司通過建立網站或App的方式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雖然用戶可以擁有更多信息、更多對比選擇的自由,但是網上銷售大多還是傳統保險產品,尤其是標準化的保險產品。以壽險為代表的非標準化保險產品由于特殊性和長期性,導致了銷售中嚴重依賴人的作用,很難在線上達成交易。此外,由于大部分保險產品后續承保、核保等環節仍需線下輔助支撐,線上會侵蝕線下資源,從而使得線上線下資源和利益分配產生沖突?;ヂ摼W保險雖經過了一段保費收入穩步增長的成長期,但很快到達成熟期。如果此時僅僅憑借電子商務的沖擊而大力開展營銷戰略,很可能不會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傳統保險產品并不適合在線上銷售;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保險需求,可是市場上相關產品尚處于空白期。因此,亟需有新的動能帶來新的“S型曲線”。

第三階段是業務網絡化,該時期我國互聯網保險業經歷了短暫的導入期就開始爆發式增長,不僅互聯網保費規模連年翻番增長,而且新的保險品種也層出不窮。傳統保險是基于歷史數據的靜態精算,而互聯網保險則是基于用戶行為、事件概率等過程性數據進行動態精算,從海量無序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結構化數據,具有動態優化和快速自我修正能力,大量新保險產品的設計、精準營銷、后續優化得以批量實施。因此,該階段的動能主要來源于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帶來的動態數據挖掘與細分需求發現,以及由此帶來的保險企業價值鏈演變。

第四階段是企業網絡化,主要動力來源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發展帶來的保險企業的線上與線下的資源重分配與價值鏈重構。我國開始批量出現僅在線上經營的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這是對傳統保險公司的徹底顛覆,不僅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而且大幅提高運營效率。2015年易安財產保險公司、安心財產保險公司和泰康在線財產保險公司這三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獲批開始籌建。2016年2月6日易安保險正式獲得保監會開業批復,至此新批復的三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均正式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批全新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逐漸步入正軌,目前我國互聯網保險業正處于第四階段的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轉換期。

2. 互聯網保險的“連續統一體理論”?;ヂ摼W保險企業的進化過程可看作一個連續統一體,傳統保險公司和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位于連續統一體的兩端。從一端到另一端的過程是傳統保險企業完全使用互聯網到僅將互聯網視為宣傳工具、營銷渠道,再到專業互聯網保險企業完全用互聯網思維設計產品、提供服務、運營企業的變化過程。傳統保險公司以實體化的形態存在,所有業務均在線下進行,可視為第零階段?;ヂ摼W保險的連續統一體理論中貫穿著對保險企業價值鏈的改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價值鏈"理論是圍繞產品生產展開的,而保險是一種服務,不完全適用此理論。保險公司的價值鏈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承保、理賠、客戶服務、再保險和投資等核心活動,以及公司治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支持活動(桑強,2008)。

互聯網保險公司網絡化進程的第一階段表現為宣傳網絡化,出現門戶網站,但沒有改變價值鏈的形態與構成,僅改變了企業的生存環境,使得企業對大眾的信息傳遞渠道更通暢,成本更低。

第二階段,保險電子商務開始穩步發展,表現為在宣傳網絡化的基礎上開始了銷售網絡化,將保險價值鏈的“銷售”環節放到線上。雖然這僅是流程改造和價值鏈重構的最初級形式,但這是質的改變。不但保險公司官網電子商務有了突破,而且傳統保險公司+互聯網巨頭的營銷模式也更加普遍。2012年起淘寶網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提供車險、意外險、旅游險、健康險、少兒險、醫療險、財產險等多款險種的在線展銷,當年淘寶網保險銷售達9億元。

以往學者大多認為互聯網保險是保險業營銷模式的重大變革,用互聯網這一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拓了新的保險服務渠道(賈林青等,2014;唐金成等,2015)。然而互聯網保險的功能不止于此。第三階段開始業務網絡化,即網絡化不僅涉及“銷售”環節,而且向保險價值鏈的更多環節延伸。這就使得結果和過程數據如實記錄,不同業務間得以產生1+1>2的協同效應。該時期大量“奇葩險”不斷出現,但由于尚缺乏足夠的數據和技術支撐,難免在實踐的檢驗中被打翻重來甚至被淘汰,正處于摸石頭過河狀態。

第四階段是企業網絡化,可以理解為業務網絡化的極限狀態,即所有業務都實現了網絡化,保險公司不再設立任何實體經營機構,也就是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理論上所有業務的結果和過程數據可以無遺漏的如實記錄,同時海量的由消費者行為數據構成的大數據的價值得以深入挖掘,因此協同效應以倍增式放大。越來越多的新型保險產品會大量涌現,服務創新、模式創新將無處不在。理賠、客戶服務等數據會反饋到之前的產品開發、營銷環節,以設計出更符合客戶需求和保險公司利益的產品,或使得現有保險產品進一步優化。這就使得以往的價值鏈形成了價值創造的閉環。

參考文獻:

[1] 何德旭,董捷.中國的互聯網保險:模式、影響、風險與監管[J].上海金融,2015,(11):64-67.

[2] 李紅坤.國內外互聯網保險發展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發展研究,2014,(10):77-83.

[3] 鄭世林.李克強屢提“S型曲線”理論有何奧妙?[EB/OL].天津日報.http://www.rmzxb.com.cn/c/2016-05-22/825139.shtml.2016.05.

[4] 桑強.保險公司價值鏈及經營要素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8,(4):82-86.

作者簡介:李亞光(1985-),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閆俊花(1983-),女,漢族,河北省衡水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

收稿日期:2017-01-14。

猜你喜歡
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保險創新帶來的風險分析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互聯網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互聯網汽車保險需求分析
互聯網保險的創新商業模式研究
互聯網保險業務營銷困境的破解之策
互聯網保險產品營銷模式及創新探析
互聯網保險在國內的發展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