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官服補子紋樣符號化表現

2017-03-04 13:05徐心竹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明清符號化

徐心竹

摘要:補子是中國封建社會禮教在服制中的體現,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內涵,是時代的產物。符號化的補子紋樣具有豐富的形式及意義。本文以明清時期官服補子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相關實例,總結敘述其符號化表現。

關鍵詞:明清;補子;符號化

中圖分類號:TS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81-01

補服是明清時期官員所穿之服,補服在明代作為常服,到清代主要為祭祀和慶典的禮服,補子則綴于其上。在周錫保的專著《中國古代服飾史》對補服中上的補子進行了表述,從其紋樣簡要概括了其圖案所代表的官階地位。補子作為身份、等級的標志,是封建禮教制度在服飾中最典型代表之一。

一、補子的歷史演變

(一)補子的概念。

補子,簡稱為“補”,亦可稱“胸背”或“官補”, 是在胸前或后背上織綴的一塊圓形或方形織物。根據官位不同,紋樣形式亦不同?!把a服”的得名也源于這塊補子。明代補子一般為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清代有所縮小,3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或圓形。

(二)補子的歷史背景。

中國古代封建時期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長幼尊卑在服飾上有明確體現。據史料記載,官服補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則天統治時期,唐代武則天時期,為賞賜文武大臣,特繡制繡袍,袍上繡有文字和禽獸圖案。在元代服飾中,也有形似補子的服飾實物及資料,“胸背”一詞最早記載于元代文獻《通治條格》第九卷《服色》中,“大德元年(1299)三月十二日,中書省奏:街市賣的段子,似上位穿的御用大龍,則少壹個爪兒,肆個爪兒的織著賣有。

明清時期的補子是隨官位而存在的。明代統治者意識到到“古昔帝王治天下,必定制禮以辨貴賤,明等威”、“服飾在人,其事情若小,而所系甚大”。

明朝朱元璋時期,吸收唐代繡袍的內容和形式,并將繡袍上的圖案改為綴于袍服上的補子。為了加強鞏固其政治地位,在服制上有了更加明確的等級劃分,尤其以官服的等級表現最為突出,從頭到腳皆有所區別,特別是補子的圖案內容,對于區別品官的文武、官階等進行了符號化的概括,不同的內容皆有所指,有明確的功能性。同時由于當時工藝的局限性,紋樣直接繡于袍服之上耗時耗力,故而明代后期補子從40厘米見方逐漸變為30厘米左右。到了清朝,改令易服,雖然強制推行滿族服飾,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漢族服飾的精華。雖仍承襲明朝服制的補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將補子繡于常服之上,而是綴于補服之上,更加便于補服的制作更改。紋樣也更加規范化、系統化,符號意義更加深刻,將補子的功能作用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二、補子紋樣符號化表現

明清時期的補子不再繡以文字來傳遞統治者對文武百官的寄語,將政治思想、封建倫理觀念、祭祀祈福愿望等都通過圖案符號呈現。相比較明代而言,清代補子的符號化表現更為突出、更為系統,將明代常以多個禽獸做主紋改成了一只禽獸,主紋的面積也增大,約占整個補子面積的五分之三,更有助于突出主紋主體,提高辨識度。

(一)圖騰文化符號化。

圖騰是動植物、非生物或自然現象的實物化和符號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存在著圖騰文化的痕跡。在中國,圖騰文化更是作為氏族標志,人們認為圖騰上的物是自己氏族的守護神,護佑氏族人民平安吉祥。

在每個民族有自己圖騰的同時,我們中華民族也共同的圖騰,即“龍”。龍都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是最厲害的神獸。封建統治者為了穩定民心,將自己視為真龍天子,龍的化身,使之成為百姓的信仰,控制愚昧無知的百姓?!褒埣y”作為皇帝專屬的符號,《說文解字》中提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边@樣的龍是通天的神,是世間最厲害的物。龍的形象是在有無盡生命的蛇的形象基礎上想象出來的,是人們對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所以,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對龍的崇拜,自然也稱為龍帝王的象征。

(二)“禮”的符號化。

明清時期的補子折射出的封建等級制度關系,是在“禮”的束縛下的規范化。在封建社會中,服飾是表達禮儀的重要形式,在服飾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而在服飾中,越是近于朝廷,禮儀越嚴格。補子則是這種禮儀最為典型的呈現方式。

儒家思想在幾千年的歲月中灌輸著人們長幼尊卑、高低貴賤的思想,烙印在人們的心中無法磨滅。補子就是這種封建禮教的符號化形式,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不斷提醒人們恪守禮教。因此,儒家思想也稱為了封建統治者控制百姓思想的重要手段,主要為了維護上層階級的利益。

(三)寓意符號化。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族文化表現形式是對明清時期的紋飾最好的概括。以武官一二品的獅子紋為例,因其兇猛,常被看作驅災辟邪的祥瑞之獸。

以清代文官一品補子為例,主紋為一只單腿站立的鶴,鶴四周從上至下分別飾以云紋、太陽紋、蝙蝠、壽桃、靈芝、壽石、平水紋和勾云紋。蝙蝠寓意為“?!?,壽桃與靈芝寓意“長壽”,云紋與蝙蝠一起寓意為“洪福齊天”。鶴頭朝向左上角的太陽紋,意為忠于君王。鶴作為一品文官的補子紋樣,僅次于“鳳”,之所以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是由于人們對于鶴一直有著一種精神的寄托?!对娊洝分性涊d“鶴鳴于于九皋,聲聞于野”,鶴是人們對生命不息的精神寄托的符號。

鶴之所以象征長壽之意,首先源于更早的遠古先民的圖騰崇拜,鳥可以在天上飛,這樣的能力被先民所崇拜,認為鳥是自己的祖先。而后在道家得到成仙的思想中,將鶴與神仙聯系在一起,有了“羽化升仙”的涵義,更是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雖然主紋也具有其寓意的表達,但主紋更主要的是劃分官階等級,輔紋則是寓意的符號化表達的主要形式。主紋四周一般配太陽紋、云紋、水紋、山石紋四種。太陽紋在清代才出現,清代的符號化表現突出,太陽紋在補子左上方為官員所綴,而右上的太陽紋通常則為同等級夫人所著。

三、總結

中國古代服飾一直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紋樣更是象征身份的符號。補子的出現是幾千年來服飾發展的凝練,是在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紋樣本身只是一種裝飾性的圖案,當在人們心理作用外化出神靈崇拜、政治思想、倫理觀念后,具有了等級區別、文化內涵和世俗觀念。具有了政治功能的紋樣將一切的大小尊卑概括成符號化來表現,成為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的工具,也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參考文獻:

[1]劉廷磯(清).在園雜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5,P15

[2]明實錄:第十冊,卷五十五[M],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3]許慎.說文解字 [M].北京:中華書局.2004.p67.

猜你喜歡
明清符號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思想的實踐研究
關于一階邏輯命題符號化的思考
淺議老字號的品牌傳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探究
丁村民居磚雕藝術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況研究
簡述明清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
簡述明清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
合拍片《風箏》的跨文化傳播
明清商業與帝制體系關系論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