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在路上》的生態主義解讀

2017-03-07 23:58李宗菊
河北傳媒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在路上迪安薩爾

李宗菊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石家莊 051430)

生態批評是學術研究與當代思潮的結合,是對自然生態危機的有效應對[1]。一般認為,“生態批評”這一概念由美國學者威廉·魯克特1978年首次提出,他在《文學與生態學:生態批評的實驗》一文中首次使用“生態批評”這一術語,自此以后,生態批評蓬勃發展[2]。生態批評研究一開始僅僅局限于自然生態,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大都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到了20世紀末,生態批評開始轉向社會學、人類學研究,開始關注生態危機后的文化危機,批評“人類中心主義”。國內著名生態學者魯樞元在深入研究西方生態批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生態學的三分法,即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精神生態,也就是探討了人與自然界,人與他們和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3]67。魯樞元在其《生態文藝學》一書中提出:“生態文藝學將試圖探討文學藝術與地球生態系統的關系,進而運用現代生態學的觀點來審視文學藝術”[3]2,因此,生態批評一方面要解決文學與自然環境深層次關系問題,另一方面要關注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態、文化生態、精神生態的內在關聯,它所表達的是文本如何拒絕、展示或者激發人類熱愛生命的天性。

電影《在路上》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薩爾與朋友們多次穿越美國腹地來到美國西部的故事,反映了二戰后美國青年空虛、迷茫又不懈追求自我的精神狀態。很多學者對同名的原作小說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如女性主義、不同譯本比較、小說創作風格、宗教信仰等,但鮮有人從生態批評主義的角度解析電影《在路上》。因此,本文試從生態主義的視角詳細分析電影中所展現的工業文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異化以及人的精神危機。

一、影片反映的工業文明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影片伊始,主人公薩爾就夢想到西部游歷。當時的美國西部相對于東部來說屬于欠發達地區,整體上還保留著它的本來面貌。但跟隨著薩爾的旅行,觀眾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西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工業化的。被稱為美國“父河”的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在影片中曾多次以污濁的形象出現,河面上總是漂浮著被砍伐的木頭和各類工業制品。眾所周知,美國西部大開發也叫西進運動,這一過程伴隨著向西部的移民、對美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驅趕、對狩獵區的侵占以及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等。工廠轟鳴、鐵路川流不息已經是西部的常態。美國西部廣闊的可耕土地使得農業機械化、區域化和專業化得以實現;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推進也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而這一切又推動了西部城市的興起。薩爾的西部之旅見證了縱橫交錯的鐵路、向遠方延伸的公路、吐著濃煙的輪船以及規模龐大的城市,這一切無不向觀眾展示著美國西部的工業文明。

然而,工業發展生產的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環境污染。薩爾自述密西西比河時便提到:“密西西比河看起來并不迷人,散發出陣陣腥臭味”;此外,影片中數次出現的公路兩旁總是植被稀少;影片中的紐約也是一個被嚴重污染的城市,那兒的天空都是昏暗的。影片中有一幕是對紐約街道的特寫,薩爾和兩個朋友在街道上嬉鬧追逐,黑色的建筑物在馬上兩邊豎立,道路旁邊沒有任何花草樹木,冷色調擠滿了屏幕,給人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而這只是環境被嚴重破壞的紐約的一個縮影。

工業文明除了帶來環境污染之外,也迫使人們一步步遠離大自然。伴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原本在農村務農的人們漸漸離開農村,被城市的繁華所吸引,紛紛去城市謀生。這些人之前是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的,這表現在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以前的人隨時都在與充滿生機的自然進行著對話和交流[3]155-156。但是,來到城市之后,人們發現再也難以尋覓自然環境的蹤影,只能生活在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樓房中,與一大堆工業產品生活在一起。狹小的空間、密閉的環境、一棟棟高樓,使人們難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難以沐浴到自然的陽光。主人公薩爾雖是一位非常有抱負的青年作家,但影片中卻數次出現他待在矮小封閉的房間,坐在老式打字機前發呆的場景。此時的他一臉絕望與煩躁,大腦一片空白,毫無靈感可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在公路上旅行時卻充滿活力,無論到了哪里都會拿起筆在筆記本上用心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思。由此不難看出,當人們活在自然的懷抱中時往往更積極、向上,更富有創造力,而當人們陷入城市的牢籠時,便更加空虛、絕望,缺乏創造力,正所謂“閉門造車”遠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意義。

除此之外,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工業文明所生產的各種科技產品逐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在享受科技產品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是否反思過它們也不可避免地污染著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奴役著人們的身心?在影片中,汽車便是一個很典型的意象。汽車作為現代技術進步的產物,代表著先進的工業水平。它在給人類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擁擠、交通事故頻發、空氣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影片中的紐約街頭汽車川流不息,而迪安自身便是一位車技嫻熟的停車員。他對汽車有著一種瘋狂的熱愛,僅從他曾偷過500輛汽車這一描述就可以看出他那顆被科技產品所“物化”的心。

更為嚴重的是,此時的美國西部也沒能逃脫以汽車為代表的工業文明的入侵。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建成的發達的公路體系,對改變西部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很大影響。影片中所有關于美國西部的場景里,加油站、汽車旅館和酒吧隨處可見。同時,原本無憂無慮的西部人也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忙碌。影片一開始,薩爾打上了一輛載滿牛仔的卡車。這些牛仔都死氣沉沉,再也沒有昔日的奔放。車上有一個戴帽子的小男孩,他皮膚黝黑,稚嫩的臉上寫滿了憂傷。他沉默寡言,側著腦袋,凝望遠方,這與馬克·吐溫筆下的天真無邪的西部少年有著天壤之別。

二、影片反映的人與人之間異化的社會生態

工業文明的發展不僅造成人與自然的疏離,人的心智被科技理性所奴役,也使得社會生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社會生態主要體現在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上。人具有社會性,在社會中扮演多種角色,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影片中社會生態的失衡主要體現在親情、愛情和友情的異化方面。

首先,影片主要通過薩爾和他的母親以及迪安和他的父親之間的關系來體現親情的異化。影片中沒有直接出現薩爾的父親,但薩爾卻跟迪安強調過父親對他的影響,提到父親去世前一天握著他的手,端詳著說:“你的手上沒有繭子,因為你都沒干過下力氣的活?!备赣H去世后,薩爾便和他的母親一起生活。鏡頭中薩爾的母親沉默寡言,但一直悉心照顧薩爾的生活,并為薩爾的旅行和寫作提供物質保障。但薩爾卻絲毫不關心自己的母親,他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無論是出門旅行還是返回家中,都做得非常隨意,沒有跟母親打招呼。似乎他只有在經濟緊張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的母親。錢,取代了親情,成為維系薩爾和其母親的紐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的母子關系已經異化成了金錢關系。

而影片中迪安和他的父親關系更是冷冰冰的。迪安的父親是個酒鬼,整日酗酒,很少關心自己的孩子。迪安自幼便離開父親,外出闖蕩。影片中有這樣一幕:迪安在街頭偶遇自己的父親。一群酒鬼在路邊喝酒,其中的一個滿臉皺紋的老頭在中間高聲說話。迪安和他的朋友從旁邊經過,他忽然停下腳步,滿臉震驚,爾后緩緩地對薩爾說:“我想那是我的父親!”迪安與他的父親已經多年未見,但當時迪安并沒有與他的父親相認,而是選擇和朋友悄然離開。這充分體現了迪安和他父親對于親情的冷漠。

其次,社會生態中愛情的異化主要體現在迪安對待妻子的態度上。影片中的迪安高大、英俊。他向往自由,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他有過兩段婚姻?,旣惵妒撬谝蝗纹拮?。迪安曾坦言說瑪麗露是他最喜歡的女人,但是他只是把瑪麗露當做發泄欲望的工具。離婚后,他與卡米爾在一起??谞柺且晃凰囆g修養極高、甘心為家庭犧牲的女性。她照顧迪安,操持家務,生育子女。但迪安仍舊沉醉于自己放蕩不羈的生活,和瑪麗露廝混在一起,從不考慮卡米爾的感受。同時,他也不能為妻子提供穩定的物質基礎。他用掙來的錢買汽車、抽大麻、泡酒吧。后來,他竟然為了去墨西哥,狠心地拋下了懷孕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兒。和諧的夫妻關系應該相互扶持,而影片中的妻子無疑成了丈夫追求自由的犧牲品。

再次,友情的異化主要體現在迪安和薩爾對彼此的離棄。薩爾和迪安是一對好朋友。薩爾被迪安身上無窮的生命力所吸引,曾追逐迪安到了西部,而迪安也向薩爾學習寫作。二人一起旅行、一起吸毒,甚至分享同一個女人。即使別人眼中的迪安是一個虐待狂、精神病、不負責任的人和暴力狂,但對薩爾而言,朋友就是朋友,他從心底里認可這位朋友。然而,墨西哥之行后,薩爾染上痢疾。他滿頭流汗、渾身發抖,眼里充滿了絕望和無助。就在薩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迪安卻狠心地將薩爾拋下,并帶走了薩爾僅剩的救命錢,只留下孤獨絕望的薩爾躺在床上默默流淚。相對應的,影片最后,再次與迪安街頭相遇時,薩爾已是西裝革履,正急于赴高官音樂會之約。迪安忽然出現在薩爾的面前,此時的他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滿臉滄桑,向薩爾求助。身份和意識的轉變,讓兩人既熟悉又陌生,儼然成為兩個世界的人。薩爾在朋友的催促下最終上了汽車,和迪安告別。夜幕中,落魄的迪安孤零零地站在街道上,只是此時他流著淚對薩爾說的“我愛你,永遠!”是否是他發自內心對友情的懺悔?而薩爾從此之后再也沒有見過昔日的好友迪安。

影片真實地向觀眾展現了工業文明之下父母與子女、丈夫與妻子、朋友與朋友之間社會關系的異化,這種異化讓整個社會生態都陷入了失衡的狀態。這種異化的背后是人對生活的麻木和疲憊,是更深層次的精神危機。

三、影片反映的自我迷失與精神危機的精神生態

在人類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焦點問題,從“有神論”的“天定勝人”到“征服自然”的“人定勝天”。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站在大自然的對立面,并試圖借助科學和理性改造大自然,這極大地損耗了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在此過程中,人類似乎忘記了自己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最終迷失了本性。馬克斯·舍勒指出,僅僅依靠外力去征服自然和宇宙的外向型、功利性的現代社會造就了現代人精于算計的人格。個人的生活變得異常貧乏,人的“意志能量”不再“向上”仰望,而是“向下”墮落[4]。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很多西方人在精神信仰方面面臨新的挑戰:他們中的很多人由信仰上帝到懷疑上帝,而尼采最終宣稱“上帝死了”——人類敬信上帝的心死了。美國二戰后經濟繁榮,但是隨著物質的極度充裕造成了人們精神的空虛,導致了當時美國社會尤其是青年的頹廢,很多人自我迷失、精神錯位。影片中的很多人都信仰缺失,如行尸走肉一般在社會上游蕩。

影片的主人公薩爾生活在繁華的東部城市紐約,是一位孤獨落魄的年輕作家。在影片開頭,薩爾在父親的葬禮上萬分悲傷地說:“這一切都與我那種萬念俱灰的感覺有關?!彼_爾覺得自己靈感枯萎,寫不出任何東西,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黑暗。影片中數次出現他在老式打字機前的特寫鏡頭,穿過臥室的門,觀眾可以看到薩爾落寞地坐在打字機前的背影。他彎著腰,一動不動,忽然在打字機上打字,又猛然將打好的紙搓成一團,用力甩出門外。此時的薩爾對紐約壓抑的生活感到極其厭倦,開始渴望西部自由、狂野的生活。當迪安第一次出現在薩爾面前時,薩爾立刻被這個來自西部的英俊小伙子身上所具有的活力所吸引。他同迪安一起迷失在酒吧、毒品、性愛中。在迪安回到西部城市丹佛后,薩爾在迪安的邀請下決定去西部尋找迪安,尋找自己的未來。但是,薩爾對他的第一次西部之旅有些失望:西部的自然環境、風俗習慣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代表西部精神的具有英雄主義和神秘色彩的牛仔也變得同普通人一樣。薩爾的旅行中充滿了孤獨和苦悶,即便收獲了與特麗的短暫愛情,但其身體和心靈仍仿若游絲之魂,一直未有定所,直至薩爾重返家中才使其浮躁的內心暫時安定下來。

與生活在東部的薩爾不同,來自西部的迪安雖外表充滿活力,但其內心卻無比空虛,因此他只得尋求刺激來填補內心的空虛。經濟拮據的他偷汽車,在公路上開快車,以讓自己沉醉在快車帶來他的飛一樣的感覺中;他還吸毒,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他抽大麻的鏡頭。這充分體現了他在現實的世界中已經得不到滿足,他需要借助毒品的刺激在虛幻的世界中尋找精神支柱。而毒品和性往往又是聯系在一起的。迪安的性觀念十分開放。吸毒后的迪安常常和女人廝混在一起,在毒品和性的雙重刺激下尋求精神的滿足。汽車、毒品和性,便是迪安填補內心的空虛、尋找自我的途徑。

影片中的卡羅是一個同性戀詩人,他瘋狂地愛戀著迪安。與江郎才盡的薩爾不同,卡羅富有靈感,覺得自己的內心是一間充滿回音的房間,而正是這種靈感讓他看穿了社會的索然無味。跟迪安在一起時,卡羅也酗酒、吸毒、性濫交,生活糜爛且瘋狂。在被迪安傷透心后,他計劃追尋他所崇拜的詩人的足跡去非洲尋找未來。影片的最后,薩爾收到了卡羅寄來的詩集:“我寧可瘋了,遁去墨西哥,或讓海洛因流淌在我的血液;眼睛和耳朵充滿大麻,坐在邊境的茅屋地上吃仙人掌;或者拖動我的身體行在路上,在夕陽的餐廳哭泣;我寧可在辛辛那提的罐頭堆上赤裸爬行,或者在落基山脈鐵路邊的腐敗墓地里步履蹣跚”。詩荒誕夸張的句子真實地展現了美國年輕人萎靡放蕩的生活,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他們迷失自我的精神狀態。

電影《在路上》展示了二戰后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給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帶來的多方面影響,詳細刻畫了青年人的自我追求與迷失,對反觀現代社會有著重大啟示?!肮I化”是把雙刃劍,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把人們帶進枷鎖牢籠——自然環境破壞、人際關系破裂、自我迷失。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環境破壞已然成為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網絡等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隱患。如何有效利用工業和科技,如何在日漸物化的社會中尋找自我,無疑是現代人面臨的重大課題。

[1]胡志紅.西方生態批評研究[J].世界文學評論,2007(1):285.

[2]吳良紅.從生態批評視角解讀《瑞普·凡·溫克爾》[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8):66.

[3]魯樞元.生態文藝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德〕馬克斯·舍勒.舍勒選集[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5:24.

猜你喜歡
在路上迪安薩爾
德國薩爾鍛鋼廠
德國薩爾鍛鋼廠
阿維迪安黃金公司簡介
天價道歉信
對不起,我愛你
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的生態主義解讀
《在路上》中的父親形象解讀
他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